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評卷含答案.docx
課時掌控 六年級 上冊 語文 六年級語文(上)期末測評卷(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題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總分得分一、請把劉禹錫的浪淘沙默寫在下面方格里,相信你一定寫得端正又美觀。(41分)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二、讀拼音,寫詞語。(8分)三、下列帶點字讀音全對的一項是(A)(2分)A冠冕(un)直奔(bn)稀薄(b)蒙古包(mn)B扁舟(pin) 參差(cn) 仿佛(f) 明晃晃(hun)C悶雷(mn) 供品(n) 怒號(ho) 目的地(d)D屏風(pn) 勉強(qin) 綠蔓(wn) 入場券(qun)四、辨形組詞。(4分)五、按要求填空。(11分)1選詞填空。(3分)(1)是什么力量使這些小昆蟲這么( 勤勉 )地奔忙呢?(2)娜娜學習非常( 勤奮 ),我們都以她為榜樣。(3)他( 勤懇 )敬業的精神,獲得大家一致的稱贊。(4)那時我有點( 驚訝 )了,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5)同學們一個個睜著( 驚奇 )的眼睛,看著魔術師的表演。(6)( 驚慌 )的人群你擁我擠地往南跑。2請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再完成練習。(8分)全神( 貫 )注斬釘( 截 )鐵別出心( 裁 )居高( 臨 )下 一望無( 垠 ) ( 襟 )飄帶舞(1)請寫出畫“____”詞語的反義詞: 三心二意 。(2)請寫出畫“”詞語的近義詞: 直截了當 。(3)形容構思、設想與眾不同,可以用詞語: 別出心裁 。(4)選用一個詞語造句。示例:教室里的同學們都在全神貫注地聽講。六、按要求寫句子。(6分)1我們在修改作文時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錯別字。(修改病句)“改正”與“找出文章中的錯別字”互換。2讀書,是與作家親切地握手;讀書,是與博學之人傾心交談。(仿照畫線句子,將語句補充完整)3“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為強化大家的環保意識,請你以“水、空氣、花草、動物、土地”其中之一為對象,擬一條環保標語。示例:讓花兒含笑,讓草兒傳情,讓心兒綻放。七、日積月累。(6分)1每當聽到“飛奪瀘定橋”“巧渡金沙江”的故事,我就會想起毛澤東的詩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2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一詞中,既運用以動襯靜的寫法,又預示了豐收的年景的詩句: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3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中,贊揚了湖陰先生勤勞、愛潔凈的詩句: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八、語文實踐。(4分)下面是一份對200名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統計表,請你根據這份調查表呈現的數據,回答后面的問題。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統計表閱讀內容漫畫詩文雜志武俠小說文學名著人數112323026百分比56%16%15%13%1.從表中數據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看漫畫書的小學生最多,而閱讀文學名著的小學生最少。2看了這一統計結果,你對同學們的建議是:建議大家多讀一些文學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九、古文賞析。(8分)管寧與華歆,俱為漢末人。初二人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視而不見,與瓦石無異。華捉而見喜,竊見管神色,乃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華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爾非吾友也。”【注釋】軒冕:指車子。寧割席分坐:后人以“管寧割席”喻朋友斷交。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1)竊見管神色( 偷偷地 )(2)爾非吾友也( 你 )2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3分)管揮鋤,視而不見,與瓦石無異。管寧繼續鋤草,就好像沒看見一樣,跟看到一塊瓦片石頭沒有區別。3管寧為什么要和華歆斷交呢?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看法。(3分)因為管寧從這兩件事情中看出,華歆是一個貪圖名利、心浮氣躁的人。十、閱讀短文,完成練習。(16分)冬季到臺北來看雨來時,便聽說臺北是個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非同凡響,為世界上許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專門到臺北來看雨的,我從家鄉來,我說家鄉話,我唱家鄉戲,我帶著家鄉情來看家鄉人。為兩岸的文化交流,我們一行20人,應臺灣名伶劉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請,到臺灣演出河南豫劇。演出盛況空前。觀眾有的是驅車200里趕來的,有的是坐輪椅被推進劇場的;有的一來便當起了“義工”,貼海報、打水掃地、搬運工具,看到活兒都搶著干。“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一時間,鄉音鄉韻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場面十分感人。對臺北河南老鄉來說,來看家鄉戲,主要是來找家鄉情的。一位叫賈文斌的老人,頭一天看戲,緊緊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他顫巍巍地說:“我一聽到這梆子敲板胡響,就想回家”80歲的老人說著說著就像小孩一樣哭了起來。一位麻老先生對我們說:“我吃過臺灣的幾十種水果,世界上近百種水果,哪一種也沒有家鄉的榆錢和柿子有味,幾十年不嘗了,想啊!”臺北河南同鄉會的喬律師說:“我是喝黃河水長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們跟我們談這些的時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鏗鏘的聲音,不正是深沉的思鄉情愫的袒露嗎?他們的生命源頭在故鄉,那里有生養他們的老祖宗,那里有他們的根啊!舞臺上,一出賣苗郎、幾句尋兒記就使臺下看戲的老鄉們大哭失聲幾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鄉父母?是想起了年輕時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結發妻子?還是想起了當年揮淚“十八相送”的情景?數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劇情勾起了他們人生際遇中最深刻的記憶,他們怎能不悲傷,不痛哭呢?屋外的雨還在無休無止地下著。雨如信使,傳達著一種情思,創造著一種愴然悲涼的氣氛。我們歸來時,老鄉們冒著雨來送行。車開了,透過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勁揮動的手,卻無法看清他們臉上流的是雨還是淚我在心里向老鄉呼喚: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錢,晚輩們會采下讓您嘗鮮;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邊,柿子黃澄澄紅丟丟的一片,晚輩們摘下送到您手邊。再聽幾回地道的家鄉戲吧!原湯原水原汁原味臺北的雨不停不歇地下著。1本文作者來臺北干什么?在這里他看到了什么?(4分)應邀到臺灣演出河南豫劇;看到了河南老鄉懷念家鄉的一片深情。2第段“緊緊”“抓”“久久”和“顫巍巍”四個詞語,表現了賈文斌老人怎樣的感情?(2分)思鄉心切,看到家鄉人激動的心情。3文中“黯然”“鏗鏘的聲音”表現了什么?(3分)“黯然”的神情和“鏗鏘的聲音”袒露了他們深沉的思鄉情愫。4聽了賈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喬律師的話,“我”會說些什么?(3分)示例:回鄉去看看吧,家鄉人民歡迎您!5第段中畫橫線的句子與文中哪句話相呼應?(2分)第段“臺北的雨不停不歇地下著。”6文中“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肥嘟嘟”等詞句,十分通俗、口語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請你從文中再找出兩例。(2分)“黃澄澄紅丟丟”“其情深深,其意切切”“有味”“大哭失聲幾回”等。十一、習作。(30分)在六年的小學生活中,你一定有許多充滿酸甜苦辣的回憶,請以我的小學生活二三事為題目寫一篇習作,可用列小標題等多種新穎的形式表達。要求情感真切,語句通順,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寫具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