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5.玲玲的畫 教案.docx
5玲玲的畫教學目標1.會認15個生字,會寫10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學會解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習中明白“壞事可以變成好事”的道理。重點難點重點:會認生字、會寫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明白“壞事變好事”的道理。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教學掛圖。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教學步驟教學內容一、新課導入1.親愛的小朋友們,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麻煩:本來花費很多心血準備好的東西突然遭到破壞,讓我們感到很傷心。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小朋友也遇到了一個這樣的麻煩,她是怎樣解決的呢?讓我們一起去讀讀關于她的故事吧。2.板書課題:玲玲的畫。齊讀課題。二、整體感知1.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2.合作學習:同桌合作學習文中帶拼音的生字。(1)同桌互相交流認記生字的方法。(2)檢查生字認記情況。可以在給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戲中完成。3.寫字指導。4.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5.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經過、結果。全班同學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隨學生回答,教師板書。6.設疑:一件壞事怎么變成了一件好事呢?其中有什么奧妙嗎?三、認知貫通1.感悟“滿意”。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讀后評,感悟此時的玲玲對自己的畫很滿意,加深對“端詳”一詞的理解。(2)(師出示玲玲畫的畫)師:假設你自己就是玲玲,看著自己即將參加比賽的作品心情怎樣?(3)學生感悟到玲玲的“滿意”后,再讀第1自然段。(4)全班齊讀。2.感悟“哭了”。 (1)出示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玲玲傷心地哭了起來”和第6自然段的內容。師:一幅那么美的畫被弄臟了,玲玲這時該是多傷心啊!請你讀出傷心的語氣。(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3.感悟“笑了”。 (1)出示寫玲玲又笑了的句子。(2)師:玲玲為什么又笑了?多媒體出示兩幅畫,一幅是被弄臟了的畫,一幅是畫了小狗的畫,引導學生觀察后,體會這次的“笑”中多的是一種開心、一種成功的喜悅。四、課外作文抄寫本課生字、新詞。第2課時教學步驟教學內容一、復習提示1.聽寫生字。2.分段指名讀課文,再次整體感知課文。3.讀后,同桌之間交流。二、鞏固提升1.師:再讀課文,說一說。要求:畫出有關句子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讀。(1)爸爸拿起畫,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兒什么,不是很好嗎?” 師:為什么在“看了看”前面加上了“仔細地”? 生1:說明爸爸已經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并且想到了補救的辦法。生2:這位爸爸不僅細心而且還善于思考。(2)玲玲想了想,整張畫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滿意地笑了。師:她為什么要畫小花狗呢?生:根據弄臟部分的大小、形狀,另外還要蓋住弄臟的地方。(3)爸爸看了,高興地說:“看到了吧,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師:這里的壞事指的是什么?生:水彩筆掉到畫上,把畫弄臟了。師:好事呢?生:玲玲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畫同樣漂亮。師:大家找到把壞事變為好事的辦法了嗎?生:肯動腦筋,善于思考。2.出示玲玲和爸爸的對話,同桌分角色演一演玲玲和爸爸。3.師:讀了課文,特別是讀了爸爸后來對玲玲說的話,你們懂得了什么呢?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4.師小結。同學們,從課文中我們不難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在爸爸的指點下,她通過動腦筋,將壞事變成了好事。老師想知道,在你們的生活中,遇到過類似的事嗎?把你遇到過的事情經過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推薦小組中交流得好的同學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充分地說)三、句段解讀爸爸看了,高興地說:“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解讀爸爸通過這件事,告訴玲玲一個深刻的道理:只要肯動腦,壞事有時也可以變成好事。讀時要讀出爸爸高興的語氣。四、文章脈絡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玲玲畫了一幅畫準備參加第二天的評獎。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講玲玲不小心弄臟了畫,在爸爸的啟發下又畫了一只小花狗,覺得很滿意。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講玲玲的畫獲得了一等獎。5玲玲的畫滿意哭了笑了肯動腦壞事就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