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5.搭石 教案.docx
5搭石教學目標1.認識生字新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感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純樸的民風,體會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作者難忘的鄉(xiāng)情。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教學重難點品讀語言,感悟優(yōu)美語句中包蘊的美好心靈,美麗畫面。學習作者生動描寫的方法。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教學步驟教學內容課時目標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2掃清生字障礙,正確認讀生字,識記“暴、惰、衡”字形。3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體會搭石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劉章是當代詩人,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對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劉章來到大城市工作,當他看到人們搶著擠公共汽車的時候,看到人們無序地忽然橫穿馬路的時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鄉(xiāng)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于是1980年,他寫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長留的那份景、那份情傳達給我們。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劉章的家鄉(xiāng),去看看給作家劉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疏通生字障礙1.生自由練習讀文,讀準生字詞。2生詞學生認讀。指導暴、惰、衡的寫法。3指名輪讀課文,師隨時正音。三、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孩子們,如果你是劉章的鄉(xiāng)親,你能不能用書中的話語告訴大家什么是搭石?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xiāng)的人們這就是搭石。抓住“方正、二尺左右”體會人們精心選擇搭石,細心擺放搭石。2如果沒有搭石,人們日常生活會怎樣?扣住“脫鞋挽褲”反復朗讀去感受。四、再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1.默讀課文,簡要地說一說每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內容?(“擺放”搭石的畫面、“調整”搭石的畫面、一行人走搭石、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2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讀給老師同學聽。五、作業(yè)設計練習有感情地讀文。抄寫生詞3遍。第2課時教學步驟教學內容課時目標1.抓住關鍵句,想象畫面,感知課文,尋找由搭石構筑的風景,讓學生從鄉(xiāng)親們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一、回顧舊知,說搭石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隨作家劉章一起認識了搭石。誰來為大家讀一讀什么是搭石。二、細讀文本,品搭石(一)品讀: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1這篇課文的題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話寫出了搭石很美,誰能找出來?(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細讀課文,邊讀邊想,搭石構成了怎樣的風景呢?你看到了怎樣的風景?邊想邊畫出相應的句子,如果有感受及時寫出來。2學生讀出做標記的句子。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嗒嗒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1)在你們的理解中,“協(xié)調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樣的動作才是協(xié)調有序?(2)文中的“協(xié)調有序”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我們自由地再讀一讀這兩句話。3你還可以從什么詞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清波漾漾,人影綽綽”)(1)綽字在字典中有這樣幾種解釋:A寬裕B(體態(tài))柔美C外號在“人影綽綽”中,“綽”是什么意思呢?還有一個詞語叫“綽綽有余”,“綽”又是什么意思?(2)讀一讀這兩個詞,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溪水,溪水中怎樣的人影?(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我們可以由詞聯(lián)想到畫面,同樣可以由畫面聯(lián)想到詞:出示畫面:楊柳()白雪()明月()4閉上眼睛聽老師讀,同時想象:你還看到什么?還聽到了什么?(學生說說自己腦海中出現(xiàn)的畫面。藍天、白云、晚霞、綠樹、青草、紅葉、夕陽人們的歡笑的聲音,談話的聲音,孩子歌唱的聲音)(二)品讀: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lián)結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1統(tǒng)觀全文,文中還怎樣評價了搭石?學生讀出這樣的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lián)結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2“搭石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你從文章的語句中體會到了這樣的情感嗎?你從哪兒體會到的呢?畫一畫句子,想一想感受以備交流。(1)上了點兒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xiàn)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老人踏上了不穩(wěn)的搭石,心里會怎樣想?表情動作會是怎樣的呢?你此刻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學生發(fā)揮想象自由表達;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二、細讀文本,品搭石(續(xù))(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兩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從“總會”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招手示意、說家常話是一種習慣;鄉(xiāng)親們謙讓的品格、和睦的情感。)(3)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A這里描寫年輕人動作的詞“伏”。這個字的意思是:趴,臉向下,體前屈。學生站起身做一下這個動作,師:你伏下身子準備做什么?你伏下身子時是什么心情?(尊敬老人)你為什么要背老人過搭石?你期待老人感激你嗎?因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B假如你是一位身強體壯的年輕人,你還愿意幫助誰,并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在這里你又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尊老愛幼)引讀:經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如果假如三、關注寫法,總結拓展本文的作者劉章,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他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寫出了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你能說說作者是如何把搭石的美呈現(xiàn)出來的嗎?(作者寫出了看得見的美:一道風景;看不見的美:美好的情感。)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傳遞。雕塑大師羅丹說過:“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像搭石上發(fā)生的那樣平平常常的小事。它們雖小,卻時時溫暖著我們。今天,老師走進我們四年級學生中間,看到同學們一張張笑臉,你們非常熱情地歡迎我這個陌生的老師,讓老師的心情放松了許多。這是一種美。有一天下課時,老師又看到兩個女同學彎著腰睜大眼睛,仔細認真地幫一位小妹妹找她丟失的一個發(fā)卡,就像是在干一件什么大事。這也是一種美這樣的美還有很多很多,請同學們也睜大發(fā)現(xiàn)的眼睛,找找身邊的美吧!四、作業(yè)設計1.摘抄文中你喜歡的句子。2寫一寫你發(fā)現(xiàn)的生活中的美。5.搭石一道風景: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美好的情感:為他人著想謙讓和睦尊老愛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