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xué)4.莖和葉 課時練習(xí)題(含答案).doc
四年級科學(xué)下冊4 莖和葉 一課一練 (教科版2017)1、 填空題。探索:莖的運輸作用1. 植物的葉子平展且在莖上交叉生長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植物莖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的作用。3. 植物葉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的作用。4. 植物莖的分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莖既能____________運輸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也能從____________運輸葉吸收陽光制造的養(yǎng)料。(填“從下向上”或“從上向下”)。6. 種子的____________發(fā)育成了莖和葉,____________發(fā)育成了根。7. 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8. 植物的____________具有支撐作用。2、 判斷題。1. 不同植物的莖生長方式也不同,像西瓜的莖是纏繞莖。( )2. 剛出土?xí)r鳳仙花的莖很軟,隨著鳳仙花的生長,會變得又粗又硬。( )3.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在最初的幾周內(nèi),鳳仙花的莖生長較快,后來莖不再長高。( )4. 植物的莖只能由下向上運輸水和養(yǎng)料。( )5. 植物的葉大部分是綠色的,因為里面含有葉綠體。( ) 6. 植物的養(yǎng)料全部來自于植物的根。( )7. 所有植物的莖都是垂直于地面向上生長的。( )8. 我們吃的土豆屬于植物的根。( )9. 把一段新鮮芹菜插在裝有紅墨水的燒杯中,一天后,發(fā)現(xiàn)芹菜的莖變紅了,說明芹菜的莖有運輸水分的作用。( )10. 植物的根、莖、葉的特點和植物生活的環(huán)境相適應(yīng),如仙人掌的葉退化為刺,減少了葉蒸騰水分的作用,適合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區(qū)。( )11. 生活中,我們吃的馬鈴薯實際上是它的莖。( )12. 垂直于地面生長的植物的莖稱為攀緣莖。( )3、 選擇題。1. 葉子在植株上交叉生長,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為了( )。A.更加美觀 B.保持植株平衡 C.接受更多陽光2. 植物的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方向是( )。A.從下向上 B.從上向下 C.沒有方向3. 植物各部分所需的養(yǎng)料是由( )來完成運輸?shù)?。A.根 B.莖 C.葉4. 鳳仙花的葉在莖上的排列是( )。A.交叉生長 B.整齊排列生長 C.雜亂無章生長5. 取一株有莖和葉的植物插入紅色水中,過一段時間后,這株植物的莖和葉( )。A.無變化 B.變得更綠了 C.變紅了6. 仙人掌適合生活在( )環(huán)境中。A.熱帶雨林 B.干旱的沙漠 C.寒冷的北極7. 植物的葉子交叉生長,伸向四面八方,是為了更好地( )。A.展現(xiàn)植物的美麗 B.減少水分的蒸發(fā) C.吸收陽光8. 植物的葉子具有吸收陽光和( )水分的作用。A.吸收 B.運輸 C.蒸騰9. 小明在葉子上套上一個干燥的塑料袋,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塑料袋內(nèi)壁上有大量的小水滴(如下圖)。這說明葉具有( )。A.吸收陽光的作用B.蒸騰水分的作用C.運輸水分的作用10. 小雅將植物上的一片葉子用黑色紙遮住,使它見不到陽光。3天后,小雅觀察到被遮住光的這片葉子變黃了(如下圖)。這說明葉具有( )。A.吸收陽光的作用B.蒸騰水分的作用C.運輸水分的作用11. 小科了解到香蕉樹的葉子很大,他可以推測香蕉樹適合生活在( )的地區(qū)。A.多雨 B.寒冷 C.干旱。12. 松樹長得比較高大而且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間是因為它的莖具有( )作用。A.固定 B.支撐 C.運輸13. 樟樹的莖是( )。A.攀緣莖 B.直立莖 C.纏繞莖4、 根據(jù)植物莖的生長特點連線。鳳仙花的莖 纏繞莖紅薯的莖 直立莖牽牛的莖 攀緣莖葡萄的莖 匍匐莖5、 探究題。材料分析。葉吸收陽光的作用光合作用多數(shù)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養(yǎng)料,滿足植物自身生長需要。這些養(yǎng)料是由植物綠色的葉依靠陽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如圖)。1.綠色植物都能自己制造養(yǎng)料,植物制造養(yǎng)料的主要結(jié)構(gòu)是( )。A.根 B.莖 C.葉2.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是( )。A.葉 B.根 C.莖3.莖從上向下輸送的是( )。A.根吸收的水分 B.根吸收的無機鹽 C.綠葉制造的養(yǎng)料參考答案探索: 淡紅色 紅色的線狀 紅色的點狀 運輸水分1. 可以獲得更多的陽光 2. 運輸 支撐植物3. 吸收陽光 蒸騰水分4. 直立莖 匍匐莖 纏繞莖 攀緣莖 變態(tài)莖5. 從下向上 從上向下6. 胚芽 胚根7. 葉8. 莖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1. C2. A3. B4. B5. A6. C7. B8. C9. C10. A11. A12. B13. B四、五1. C2. A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