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課題2 溶解度第1課時教案.doc
課題2 溶解度第1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課題2 溶解度第1課時單元第9單元 學科化學年級九年級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建立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方法;3了解結晶現象。重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方法。難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在我國西部地區分布著許多美麗而奇特的鹽堿湖,其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食鹽和純堿。有趣的是,當地人在生活實踐中總結了一條規律,就是“冬天撈堿,夏天曬鹽”。你知道為什么“冬天撈堿,夏天曬鹽”嗎?這其中蘊含著什么科學道理呢?積極參與,發表觀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講授新課知識1:溶液【活動1】溶液【教師】呈現視頻,以及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師生小結】操作向20mL水中加入5gNaCl攪拌再加入5gNaCl攪拌再加入15mL水攪拌現象全部溶解燒杯溶液中有未溶解固體未溶解的固體又溶解了結論20mL水能完全溶解5gNaCl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10gNaCl增加溶劑的量可將未溶物質溶解分析NaCl不能無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2、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操作現象結論加入5gKNO3攪拌全部溶解溫度可以影響KNO3的溶解能力再加入5gKNO3攪拌有固體剩余加熱全部溶解再加入5gKNO3攪拌全部溶解冷卻有晶體析出【活動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教師】呈現PPT資料,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師生小結】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的溶液,叫這種溶質的的不飽和溶液。概念: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 還能 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的溶液,叫這種溶質的的不飽和溶液。2、概念理解:(1)對飽和與不飽和溶液應明確前提條件: “一定量的溶劑里”和“一定溫度下” ,因為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互相轉變。 (2)應明確溶質的種類:因為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形成的某溶質的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這種物質,但還能溶解其他溶質(3)飽和與不飽和溶液不是固定不變的,外界條件改變時,溶液的飽和狀態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3、小結: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方法__增加溶劑_、_減少溶質_、_改變溫度_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增加溶質_、_減少溶質_、_改變溫度_4、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依據(1)當溶液中有固態溶質時,若固體不再溶解,那么該溶液是飽和的,若固體還能溶解,那么該溶液是不飽和的;(2)當溶液中沒有固態溶質時,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應的溶質,若溶質不變,則原溶液是飽和的,若溶質增加,則原溶液是不飽和的。【師生反思】5、與濃稀溶液的關系(1)對不同溶質來說:飽和溶液_不一定__是濃溶液; 不飽和溶液__不一定_是稀溶液。(2)對同種溶質來說:在相同條件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__濃_。【活動3】結晶及其方法【教師】PPT呈現視頻,并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歸納總結】1、熱的溶液冷卻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硝酸鉀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這一過程叫做結晶。稱為冷卻熱飽和溶液。2、蒸發結晶: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使溶質結晶。一般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的固體物質,如NaCl。3、海水曬鹽人們利用以上原理從海水中提取食鹽,并得到含有大量化工原料的母液(叫做苦鹵),其大致過程如下:海水 貯水池 蒸發池 結晶池 食鹽母液【跟蹤練習】1、要使固體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最簡單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增大壓強 B升高溫度C降低溫度 D增加溶質【答案】D【解析】飽和溶液是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質的溶液叫該物質的飽和溶液,反之為不飽和溶液。所要使固體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最簡單最可靠的方法是增加溶質。2、下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的是()A稀溶液B降溫后會析出晶體的溶液C蒸發水后會析出晶體的溶液D投入溶質后溶質質量分數仍在改變的溶液【答案】D【解析】A、不飽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故A錯誤;B、降溫后會析出晶體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故B錯誤;C、蒸發水后會析出晶體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故C錯誤;D、投入溶質后溶質質量分數仍在改變,說明投入溶質的還能繼續溶解,所以該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故D正確。故選:D。3、常溫下,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進圖示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實驗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B實驗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鈉的溶解度大C實驗2后,甲中溶液為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D實驗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質質量相等【答案】B【解答】A、實驗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正確,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B、實驗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鈉的溶解度大錯誤,因為溫度不變,溶解度不變,錯誤符合題意,故選項正確;C、實驗2后,甲中溶液為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正確,因為加入了溶劑,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D、實驗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質質量相等正確,因為乙中的溶質不再溶解,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故選:B。【課堂檢測】1、在室溫時,向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鈉晶體,則 ( )溶液質量增加;溶質質量增加;溶劑質量不變;晶體質量不變; 晶體質量減少A B C D【答案】B【解析】飽和溶液是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質的溶液叫該物質的飽和溶液,向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鈉晶體,晶體質量不變,溶液、溶質、溶劑都不變。2、在一定溫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飽和的氯化銨溶液,如果想把它變為不飽和溶液,下列可采取的措施有(已知氯化銨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降低溫度,升高溫度,加氯化銨固體,加溶劑,恒溫蒸發溶劑()A B C D【答案】C【解析】在一定溫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飽和的氯化銨溶液,氯化銨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溫度,氯化銨的溶解度增大,能變為不飽和溶液;溫度越低,氯化銨的溶解度減小,氯化銨飽和溶液降溫后會析出晶體,仍然是飽和溶液。加入氯化銨固體,不能繼續溶解,溶液仍為飽和溶液。加溶劑,氯化銨能繼續溶解,能變為不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溶劑,有氯化銨析出,溶液仍為飽和溶液。故能將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3、將硝酸鉀不飽和溶液Wg,恒溫蒸發至有一定量的晶體析出。下圖能正確表示該過程中溶質的質量分數(A%)與蒸發時間(t)的關系是()ABCD【答案】C【解析】A項,硝酸鉀不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能為0,故起點不對,且一旦飽和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最終應是水平線,錯誤;B項,硝酸鉀不飽和溶液一旦飽和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最終應是水平線,錯誤;C項,硝酸鉀不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能為0,恒溫蒸發至有一定量晶體析出的過程中,溶液由同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變成了飽和溶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變大,但達到飽和后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正確;D項,恒溫蒸發至有一定量晶體析出的過程中,溶液由同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變成了飽和溶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變大,錯誤。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B溶質均以離子形式分散到溶劑中C同一溫度下,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濃D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后溶質質量分數一定變小【答案】C【解答】A、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故選項說法錯誤。B、溶質不是均以離子形式分散到溶劑中,也可能是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劑中,故選項說法錯誤。C、同一溫度下,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濃,故選項說法正確。D、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可能采用的是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所得溶液仍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活動1】仔細觀看視頻,認真閱讀課本,然后認真完成學案。【活動2】請同學們仔細觀看PPT,認真閱讀課本,然后認真完成學案。學生組內討論認真觀看視頻,仔細閱讀課本,完成學案。請同學們獨立完成以下題目學生獨立完成!【活動1】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活動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學生合作探究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培養學生交流合作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閱讀能力和歸納能力。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檢測本節學習效果。課堂小結一、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1、定義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互相轉化3、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二、結晶1、冷卻熱飽和溶液法2、蒸發溶劑法學生獨自回顧本節所學能容。查漏補缺。鍛煉學生歸納能力板書
- 關 鍵 詞:
-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課題2 溶解度第1課時教案 人教版 九年級 下冊 化學 課題 溶解度 課時 教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