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課題11.1 生活中常見的鹽 課件.pptx
第一課時,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第一課時,幾種常見的鹽,我們每個人家里都有一種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沒有它,什么菜都食之無味,你知道這種調味品是什么嗎?,溶洞中形態各異的石筍和鐘乳石讓人驚嘆!,在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你能說出這些石筍和鐘乳石是怎樣形成的嗎?,1. 知道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的組成、性質及主要用途。,2. 掌握檢驗碳酸根離子的方法。,3. 在學習中深入理解用分類的方法研究物質,學會“從組成分類性質鑒別”的角度研究化學物質的思路和方法。,【想一想】“食鹽是鹽,鹽就是食鹽” 這句話對嗎?,鹽是指含有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 的一類化合物。 食鹽(NaCl)是鹽類的一種。,下列這些常見的物質,根據它們的化學式分析它們的組成,判斷這些物質哪些屬于鹽類。,HCl,Ca(OH)2,NaCl,H2SO4,NaOH,Na2CO3,NaHCO3,CaCO3,鈉鹽,鈣鹽,根據陽離子的類別,NaCl,Na2CO3,NaHCO3,CaCO3,碳酸鹽,硫酸鹽,根據陰離子的類別,Na2CO3,CaCO3,Na2SO4,CuSO4,氯化鈉是重要的調味品,氯化鈉,生理鹽水,工業原料,選種,融雪劑,人體內所含的氯化鈉大部分以離子形式存在于體液中。 鈉離子對維持細胞內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進細胞內外物質交換起主要作用;如運動過度,出汗太多時,體內的Na+、Cl- 和K+大為降低,就會使肌肉和神經反應受到影響,導致惡心、嘔吐、衰竭和肌肉痙攣等現象。因此,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前后,需喝特別配制的飲料,以補充失去的鹽分。 氯離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鹽酸、幫助消化和增進食欲的作用。,氯化鈉與人體健康,(1)分布:氯化鈉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廣,除海水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外,鹽湖、鹽井和鹽礦中也蘊藏著氯化鈉。,(2)獲取:通過晾曬海水或煮鹽井水、鹽湖水等,可以蒸發除去水分,得到含有較多雜質的氯化鈉晶體粗鹽。當有大量粗鹽從海水、 鹽湖水等析出時,就會形成美 麗的鹽景。,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 質和不溶性雜質。粗鹽經過溶 解、沉淀、過濾、蒸發、結晶等處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純。,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的物理性質,蘇打、純堿,小蘇打,大理石、石灰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洗滌劑,造紙,碳酸鈉的用途,紡織印染,玻璃瓷磚,面點發酵劑,做中和胃酸的胃藥,碳酸氫鈉的用途,滅火劑原料,飲料原料,建筑材料,碳酸鈣的用途,補鈣劑,水泥原料,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侯德榜,在中國化學工業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 為祖國的化學工業事業奮斗終生,并以獨創的制堿工 藝聞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塊堅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國 現代化學工業的大廈,這位先驅者就是被稱為“國寶” 的侯德榜。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術上有三大貢獻: 第一,揭開了蘇爾維法的秘密。第二,創立了中國人自己的制堿 工藝侯氏制堿法。第三,就是他為發展小化肥(氮肥)工業 所做的貢獻。,碳酸鈉、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回顧】 請書寫出實驗室制取CO2的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CO3,CO2+H2O,根據上述反應,請問Na2CO3和NaHCO3能否與稀鹽酸反應?如果能反應,它們又會生成什么物質?,白色固體溶解,放出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碳酸鈉(或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了CO2氣體,向盛有少量碳酸鈉(或碳酸氫鈉)的試管里加入少量鹽酸,迅速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試管口,并將導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現象。,點擊圖片播放 視頻,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3,CO2+H2O,NaHCO3 + HCl = NaCl + H2CO3,CO2+H2O,【想一想】含有CO32- 或HCO3 的鹽都能與哪類物質反應,產生的氣體是什么?,1. 與酸反應,【想一想】如何檢驗CO32-或HCO3 ?,取少量待測樣品于試管中,加入少量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說明樣品中含有CO32- 或HCO3 。,向盛有少量碳酸鈉溶液的試管里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觀察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2.與堿反應,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點擊圖片播放 視頻,石筍和鐘乳石的形成,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慢慢變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氫鈣Ca(HCO3)2。 CaCO3+H2O+CO2=Ca(HCO3)2 當受熱或壓強突然變小時,水中碳酸氫鈣會分解,重新變成碳酸鈣沉積下來。 Ca(HCO3)2=CaCO3+CO2+H2O 在自然界里不斷發生上述反應,石灰巖逐漸變成碳酸氫鈣而溶解掉,形成溶洞;碳酸氫鈣不斷分解,生成的碳酸鈣逐漸沉積,形成千姿百態的鐘乳石、石筍和石柱。,例(2019廣州)下列關于氯化鈉的認識,正確的是( ) A組成:含有鈉和氯兩種單質 B性質:與鹽酸類似,能與碳酸鹽反應 C用途:可用于生產金屬鈉 D生產:常用鈉與氯氣通過化合反應獲得,氯化鈉,C,例(2018 婁底)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現有以下物質(請選擇合適物質的序號填空): 稀硫酸 甲烷 小蘇打 石灰石 (1)工業上通常用來除鐵銹的是 ; (2)生活中常用作焙制糕點發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3)可以用來做建筑材料的是 ; (4)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 。,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0,0,0,0,碳酸鈉、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例(2019深圳)關系圖中“”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的轉化方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A反應放出熱量 B反應所得溶液可呈中性 C反應可得 NaOH D不能將圖中稀鹽酸換為稀 H2SO4,基礎鞏固題,1下列物質的俗名與化學式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干冰:O2 B純堿:CaCO3 C食鹽:NaCl D燒堿:Na2SO4,C,基礎鞏固題,2下列關于碳酸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B實驗室常用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制取CO2 C碳酸鈣可用作補鈣劑 D石灰漿粉刷墻壁,“出汗”后變成碳酸鈣,B,基礎鞏固題,3下列生活中常見的物質與其對應的用途描述不相符的是() A氯化鈉是常用的調味品 B氫氧化鈉可作爐具清潔劑 C碳酸鈉用于配制生理鹽水 D碳酸鈣可用作補鈣劑,C,基礎鞏固題,4小明、小剛等四位同學,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進行了探究,以下是他們對探究結果的描述,其中不正確的是( ),D,能力提升題,1性質決定用途,下列關于物質用途的說法正確的是() A石灰石可用作補鈣劑 B亞硝酸鈉可用作調味品 C燒堿可用于中和過多的胃酸 D氯化鈉可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積雪,D,能力提升題,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純堿屬于堿類,可用于玻璃、造紙、紡織、洗滌劑的生成 B. 小蘇打是制造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還可以治療胃酸過 多癥 C.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 胃酸中含有適量的鹽酸,幫助消化,增加食欲,A,第二課時,復分解反應,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化學反應的類型嗎?,這些反應類型中哪些是基本反應類型?還有一種基本反應類型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3. 認識和體會化學知識的廣泛應用。,1. 知道復分解反應的概念、發生的條件和實質,會判斷復分解反應是否能發生。,2. 通過討論、探究,培養收集處理信息、歸納總結的能力。,你還記得上節課學習的碳酸鹽與酸或堿反應的方程式嗎?,復分解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CO3,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3,NaHCO3 + HCl = NaCl + H2CO3,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思考:什么條件下復分解反應才能發生呢?,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特點:雙交換,價不變。,向兩支分別盛有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現象并填寫下表。,有少量藍色絮狀沉淀生成,有白色絮狀沉淀生成,CuSO4 + 2NaOH=Cu(OH)2+Na2SO4,CuSO4 + BaCl2=BaSO4+ CuCl2,點擊圖片播放 視頻,1. 上述兩個反應是否屬于復分解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有什么共同之處? 2. 前面學過的酸堿中和反應是否也屬于復分解反應?中和反應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 3. 碳酸鈉、碳酸鈣等含碳酸根的鹽與鹽酸發生復分解反應時,可觀察到的共同現象是什么?,有沉淀生成,有水生成,有氣體生成,酸、堿、鹽之間并不是都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只有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生。,【活動探究】 某些酸、堿、鹽之間是否發生反應,1. 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并利用有關酸、堿、鹽溶解性信息,判斷硫酸與下表中的四種化合物的溶液之間是否能發生反應。,反應,不反應,反應,反應,有水生成,無水、氣體或沉淀生成,有CO2氣體生成,有BaSO4 沉淀生成,酸、堿、鹽的溶解性(20),2. 設計實驗證明你的判斷。,向盛有NaOH溶液的試管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觀察現象,若原溶液中紅色褪去,則可判斷發生了反應,將稀硫酸和NaCl溶液混合于試管中, 觀察現象,若無明顯變化,則可判斷沒有發生反應,將稀硫酸和K2CO3溶液混合于試管中,觀察現象,若有無色氣體生成,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可判斷發生了反應,將稀硫酸和 Ba(NO3)2 溶液混合于試管中,觀察現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可判斷發生了反應,H+、Cl,Na+、CO3 2,Na+、Cl,反應前,反應后,溶液中離子種類發生改變,2HClNa2CO3 ,2NaCl + H2O+CO2,復分解反應發生時的離子變化,K2SO4 + NaNO3,Na+、SO42,K+、NO3,K+、SO42,Na2SO4 + KNO3 ,Na+、NO3,溶液中離子種類沒發生改變,反應前,反應后,鹽的水溶液的顏色 銅鹽溶液一般呈藍色 鐵鹽溶液一般呈黃色 亞鐵鹽溶液一般呈淺綠色 高錳酸鉀溶液呈紫紅色,離子的共存,離子共存的條件:相互之間不發生反應生成水、氣體、沉淀。,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滴加稀鹽酸,現象:,有氣泡產生,通入澄清石灰水,現象:,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滴加硝酸鋇,現象:,生成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現象:,沉淀不溶解,幾種常見離子的檢驗,石灰水變渾濁,銨根離子的檢驗,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現象:,有氣泡產生,用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現象:,試紙變藍,氯離子的檢驗,滴加硝酸銀,現象:,生成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現象:,沉淀不溶解,迄今為止,在初中化學中,我們已經學習了關于空氣、氧氣、水、二氧化碳、氧化銅、鐵、鋁、硫酸、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一系列物質的知識。為便于記憶和進一步深入學習,可以按組成和性質對學過的物質進行整理和分類,例如: 1.根據物質組成是否單一,可以把物質分成幾類? 2.在純凈物中,根據組成元素的異同,可以把它們分成幾類? 3.在單質中,可以按性質的差異把它們分成幾類? 4.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組成的差異把它們分成幾類?,物質,純凈物,混合物,單質,化合物,金屬,酸,氧化物,非金屬,堿,鹽,例( 2019臨沂)下列物質混合,能發生化學反應且現象不明顯的是( ) A. 鋁與硫酸銅溶液 B. 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 C. 澄清石灰水與純堿溶液 D. 硫酸鈉溶液與氯化銅溶液,復分解反應,B,0,0,基礎鞏固題,1下列各組物質在溶液中發生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NaOH與稀硫酸 BCaCO3 與稀鹽酸 CCuSO4與KOH DAgNO3與NaCl,D,2檢驗碳酸鹽的正確方法是( ) A. 滴加鹽酸,產生使木條火焰熄滅的氣體 B. 滴加BaCl2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C. 加熱,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D. 滴加鹽酸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D,基礎鞏固題,3下列各組物質中,能發生復分解反應且反應前后溶液總質量變小的是() A鋅和稀硫酸 B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 C硫酸和氯化鋇溶液 D氯化鉀溶液和硫酸鈉溶液,C,基礎鞏固題,4下列離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AFe3+ Na+ NO3 Cl BK+ Na+ OH SO42 CH+ K+ SO42 OH DBa2+ NO3 CO32 Cl,B,基礎鞏固題,5酷愛化學和卡通的小玉同學在復習碳酸鈉時,發現碳酸鈉“神通廣大”,它竟然能與酸堿指示劑、酸、堿、鹽都反應!她畫出卡通如圖所示。 【溫馨提示】氯化鋇溶液顯中性。 (1)碳酸鈉的俗名是 (寫一種)。 (2)寫出一個用碳酸鈉溶液制取少量 氫氧化鈉的化學方程式。,純堿,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基礎鞏固題,(3)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鈉溶液中不斷逐滴加入氯化鋇溶液,直至反應完全可以觀察到的現象為: (4)若氯化鈉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鈉,小玉同學選擇了一種酸將碳酸鈉除去了,她選的酸是 。,出現白色沉淀,溶液逐漸由紅色變為無色。,鹽酸,基礎鞏固題,能力提升題,1. 已知:常溫下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向含有HCl與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過量的X,溶液pH與滴入X的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則X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A水 B氫氧化鈉溶液 C純堿溶液 D硝酸銀溶液,C,2在無色溶液中,下列各組物質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氯化鈉、氫氧化鈣、稀鹽酸 B硝酸鉀、氯化銅、氫氧化鈉 C硝酸鈉、氫氧化鉀、氯化鋇 D碳酸氫鈉、氯化鉀、稀硫酸,C,能力提升題,3某固體可能含有CaCl2、Na2SO4、CuSO4、KNO3、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對其進行如下實驗: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適量蒸餾水,固體完全溶解,得無色透明溶液;在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在白色沉淀中加過量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氣泡產生。 下列對原固體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有Na2CO3和Na2SO4,可能有KNO3、CuSO4、CaCl2 B一定有Na2CO3,Na2SO4和CuSO4兩種物質中至少有一種 C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aCl2,可能有KNO3、CuSO4 D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uSO4和CaCl2,可能有KNO3,D,能力提升題,1.鹽溶液的酸堿性不確定。(如NaCl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堿性,NH4Cl溶液呈酸性),鹽的化學性質,鹽 + 金屬 = 新鹽 + 新金屬,鹽 + 酸 = 新鹽 + 新酸,鹽 + 堿 = 新鹽 + 新堿,鹽 + 鹽 = 新鹽 + 新鹽,復分解反應,3.復分解反應:AB + CD AD + CB 發生條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作業 內容,教材作業,完成課后“練習與應用”題目,自主安排,配套練習冊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