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知識清單.doc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知識要點一、仰望天空1.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當我們仰望天空時,白天時常會看到耀眼的太陽(不能用眼睛直視太陽),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2.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恒星,太陽的直徑約是140萬千米。3.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4.月球環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測中,公認的觀點是隕石撞擊說。5.太陽上有太陽黑子,月球上有環形山。6.由于太陽和月球與我們的距離不同,所以我們看上去它們的大小比較接近;在真實的太空中,太陽比月球大得多。二、陽光下物體的影子1.太陽為我們送來光和熱。2.我們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個簡單的日晷,幫助我們找到影子變化的規律。3.操作步驟: (1)在一個平板上,貼上畫有同心圓的觀察紙,在紙板上標注方向。(2)根據太陽的照射角度,確定方向,把紙板放在平地。(3)在紙板的中心,豎直地立上小短桿。(4)每隔段時間觀察和記錄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長短。 每次記錄時,要標上觀察的時間。(5)觀察記錄紙,尋找影子變化的規律。4.日晷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5.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6.早上太陽在東邊,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在西邊;傍晚太陽在西邊,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在東邊。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觀測儀一日晷計時。三、影子的秘密1.利用手電筒和木圓柱模擬陽光下影子的變化實驗,其中手電簡模擬的是太陽,木圓柱模擬的是物體。2.影子的形成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屏幕。3.影子可以改變長短、方向和形狀。4.影子的長短、方向與光源的位置、方向有關。5.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6.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7.在天空中,有一.種天然的擋光物云,它變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8.在實驗中,讓影子發生變化可以改變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變木圓柱的擺放位置。9.太陽的位置與影子總是在物體的兩側。10.通過改變手形,我們可以變化出許多有趣的手影。11.像電燈這樣可以自已發光的物體叫光源。12.像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四、月相變化的規律1.我們可以觀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陽沒有這樣的現象,這是月球和太陽的一個明顯不同。2.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3.古代人們對月相有特別的稱呼,“初一”稱為新月,“十 五”稱為望月。4.月相在一個月中的變化規律是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由圓到缺。5.月相的變化經歷新月上弦月圓月下弦月 殘月 的過程。6.上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亮面在右側;下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側。7.月相成因示意圖。五、月球地球的衛星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它的半徑大約為地球半徑的,它的引力是地球的;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晝夜溫差310 。2. 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宇航員河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足跡。面對這樣的成就他說:“我邁出了一小步,但人類邁出了一大步。”3.月球又稱“月亮”。在伽利略發明望遠鏡之前,古代的人們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潔的明月。月球基本上沒有水,沒有空氣,晝夜溫差很大,聲音無法傳播。4.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幾十億年來一直陪伴著地球。5.月球小檔案:(1)年齡:約45億年。(2)直徑:約3500千米。(3)與地球距離:約38萬千米。6.模擬制造環形山需要的材料有托盤和細沙,大小不同的球。7.模擬制造環形山的步驟:(1)把細沙平鋪在托盤里。(2)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3)試著撞擊出大小重疊的“環形山”。8.環形山是月球表面最突出的一種結構。9.月球地貌最大特征,就是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形山。10.環形山的形狀大多是圓形,有單個的,有幾個擠疊在一起的,也有大環套小環的,有的直徑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徑能達到幾百千米。11.太陽和月球。12.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不適宜人類居住。13.月球對地球的影響有許多方面,一個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是潮汐。14.月球對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規律的漲潮和退潮。六、地球的形狀1.太陽和月球是兩個星球,它們的形狀都是球體,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是球體。2.很久很久以前。絕大多數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3.在海邊,人們用望遠鏡觀察遠方來的船.發現總是先看到帆頂,然后看到船身。根據這種現象推測地球可能是圓形。4.月食時,人們觀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總是圓形的。5.1519年,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地。根據這個事實,人們接受了地球是球形的觀點。七、地球水的星球1.地球是一顆有著豐富液態水的星球。2.科學家在探索太空時,星球上有沒有水的存在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因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3.地球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陸地占29% ;海洋占71%。4.我們可以采用數格子的辦法比較出世界地圖上海洋和陸地面積的大小區別。5.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體都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6.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八、太陽、月球和地球1.制作有關地球的主題海報步驟:(1)給太陽和月球涂上顏色并說明原因。(2)收集和選用與地球有關的圖片和文字資料。(3)小組討論和確定地球海報的主題色彩,可以是藍色、白色、綠色、彩色等。(4)制作海報。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圖片,用色彩表達我們對地球的認識。(5)展示和交流。在交流時,介紹海報所表達的內容。2.太陽表面溫度達6千多攝氏度,內部則達2000多萬攝氏度。3.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的八大行星(包含圍繞行星轉的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叫做太陽系。4.太陽的直徑是140萬千米,按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排列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木星是行星中體積最大的一個。5.自己能發光的星叫做恒星,圍繞恒星運轉的星叫做行星,圍繞行星運轉的星叫做衛星。6.人們把看起來相互之間距離保持不變的星星分成一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并以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狀命名,人們把這些區域稱為星座。其中有一個星座的流星雨特別有名,這個星座就是獅子星座。7.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就是我們熟悉的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8.在北部天空的小熊星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9.天空中閃亮的銀河光帶,實際上是由許許多多的恒星組成的恒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歐洲人稱它為Galaxy,它的直徑大約有10萬光年。10.銀河系還不是宇宙的全部,類似銀河系一樣的星系還有100億個,人們把它們統稱為河外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