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冷和熱》知識點總結.docx
2021新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知識點整理第一單元 冷和熱1.冷熱與溫度1.冷和熱是人類最早觀察和認識的自然現象之一,與冷和熱有關的現象稱為熱現象。2.用手測量溫度是不準確的。要想知道準確的溫度,必須使用溫度計。3.溫度計主要由液泡、液柱構成。(如右圖)4.用溫度來表示物體冷熱的程度,攝氏度是溫度的一種計量單位。5.國際上常用攝氏度作為溫度的計量單位來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6.溫度計的使用方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溫度計上端。將溫度計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沒在液體中,溫度計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側壁。待溫度計的液柱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視線與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7.溫度計是易碎品,使用時須輕拿輕放。8.正確的讀取溫度計示數的姿勢:9.熱水在變涼過程中,水溫是先快后慢地下降。10.在實驗中,如果發現結論與自己的假設不一致,也不要緊。因為假設僅僅是我們的主觀判斷,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所以我們的實驗結論與自己的假設不一致,這也是很正常的。1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溫度計:電子水溫計:用來測量各種液體的溫度,精度高,讀數方便。電子體溫計:用來測量體溫,讀數更方便。干濕溫度計:用來測量空氣的溫度和濕度。紅外線感應溫度計:探測物體的溫度時不需要接觸被測物,更方便、快捷。12.在“探究一杯熱水在變涼過程中水溫是怎樣變化的”實驗中,假如繼續觀測下去,水溫會怎樣變化?繼續觀察下去,會發現水溫下降速度越來越慢,達到某一個溫度(該溫度大多數情況下與室溫相同),這個時候,溫度就會停止下降,保持不變。13.探究一杯熱水在變涼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報告記錄。問題:熱水變涼過程中,溫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還是勻速下降,或是其他?假設:熱水變涼過程中,溫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實驗設計:安裝好測溫裝置。每隔2分鐘記錄一次水溫,連續記錄6次。把測得的數據記錄下來,在方格紙上描點并連成曲線。實驗記錄:時間/分024681012溫度/C98322319171615繪制水溫變化曲線圖。實驗結論:熱水變涼過程中,溫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2.熱脹冷縮1.下圖這兩支溫度計里的液柱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溫度計中的液泡具有熱脹冷縮的特點,當我們把溫度計放在熱水中,溫度計中的液泡受熱膨脹,液柱就會上升,放在冷水中,溫度計中的液泡受冷收縮,液柱就會下降。2.用酒精燈加熱時,要按正確的方法操作!3.酒精燈的使用方法:打開燈帽,將燈帽豎放在燈旁。用點著的火柴從燈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點燃酒精燈。把被加熱物體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熱。加熱完成后,用燈帽自燈芯右上方斜向蓋滅火焰,然后取下燈帽再蓋一次。4.絕大多數物體在受熱時,體積會膨脹;遇冷時,體積會收縮。這種現象叫作熱脹冷縮。5.絕大多數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而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6.用物體熱脹冷縮的性質解釋下列現象:輪胎在夏天容易爆胎。夏天溫度高,輪胎內的氣體受熱膨脹,容易爆胎。癟了的乒乓球放到熱水里能夠復原。把癟了的乒乓球放到熱水里,乒乓球內氣體受熱膨脹,可使癟的乒乓球重新鼓起來。夏天架電線時,電線不能拉得太緊。如果夏天架電線時拉得太緊,到了冬天電線遇冷收縮,就會繃斷。7.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與物體熱脹冷縮的性質有關?溫度計就是利用熱脹冷縮最簡單的例子。因為水銀的膨脹系數比較大,變化較明顯。人們就把水銀或酒精,導入密封的玻璃管,用來測量溫度。鐵路專家研究發現,鋼軌溫度每升降1,每1米鋼軌就會伸縮0.0118毫米。所以,鋼軌之間都預留了縫隙,中國鐵路的鐵軌接頭之間的縫隙在18毫米之內。人行道的地磚每塊之間還留有空縫。有的門在夏天很緊,開關不方便。8.研究液體、氣體、固體受熱和遇冷時體積的變化。問題一:水在受熱和遇冷時,體積會有什么變化?實驗現象:放入熱水中放入冷水中玻璃管內液面上升玻璃管內液面下降實驗結論:液體受熱時體積膨脹,遇冷時體積縮小。問題二:空氣在受熱和遇冷時,體積會有什么變化?實驗現象:放入熱水中放入冷水中氣球鼓起來了氣球變癟了實驗結論:氣體受熱時體積膨脹,遇冷時體積縮小。問題三:銅球在受熱和冷卻后,體積會有什么變化?實驗現象:加熱銅球冷卻銅球銅球不能通過鐵圈銅球又能通過鐵圈了實驗結論:固體受熱時體積膨脹,遇冷時體積縮小。3.水受熱以后1.冰、水、水蒸氣是同一種物質的不同狀態。冰是固態,水是液態,水蒸氣是氣態。冰、水、水蒸氣的相同之處:無色、無味、透明 冰、水、水蒸氣的不同之處:冰有固定形狀,不會流動,是固體;水沒有固定形狀,會流動,是液體;水蒸氣沒有固定形狀,會流動,是氣體。2.冰受熱后從固態變成液態,這種現象叫作融化。3.冰融化前,溫度持續上升。當溫度達到0C時,冰開始融化,并且在融化的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一直是0C。4.冰是水的固體形態,我們稱之為固態,水是液體形態,我們稱之為液態。從固態冰變成液態水,需要的條件就是加熱。5.在一般情況下,當溫度升高到100C時,水會沸騰,并產生大量氣泡。水沸騰時的溫度叫作水的沸點。6.滿壺的水燒開后會產生哪些現象?為什么?現象:水壺里的水變少了,產生了大量氣泡;在壺蓋和壺把手上有水珠形成。原因:分別發生了沸騰和凝結。7.畫出冰融化的溫度變化曲線圖,分析并回答問題。冰融化前,溫度是否持續上升?冰融化前,溫度持續上升。冰融化時的溫度是多少C?冰融化時的溫度是0C。冰融化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是怎樣的?冰融化的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8.畫出水沸騰前后的溫度變化曲線圖,分析并回答問題。水沸騰前,溫度是否持續上升?水沸騰前,溫度持續上升。水沸騰時的溫度是多少C?水沸騰時的溫度是100C。水沸騰以后,停止加熱前,溫度是否繼續上升?水沸騰以后,停止加熱前,溫度不再繼續上升。停止加熱后,燒杯中水面的位置會有什么變化?停止加熱后,燒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了。4.水遇冷以后1.露水一般什么時候出現?那時的氣溫在一天中是高還是低?露水大多出現在溫差較大的凌晨時分,這時候的氣溫在一天中比較低。2.水蒸氣遇冷后從氣態變成液態,這種現象叫作凝結。3.凝結的條件是遇冷。4.水結冰時的溫度是0攝氏度。5.在水結冰的過程中,溫度計的示數先是下降,然后不變,再下降。因為水的溫度降到零攝氏度時開始結冰,結冰的過程中,水的溫度一直保持在零攝氏度,一直到水完全結冰后,溫度就會又開始下降。6.在一般情況下,當溫度降低到0C時,水會結冰。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7.觀察并描述一般情況下,當溫度升高到100C,水會沸騰,而當溫度降低到0C時,水會結冰。8.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的現象。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瓶子外壁時,凝結成水珠,這是一種凝結現象。屋檐下掛滿冰凌。屋檐下掛滿冰凌,是因為融化的雪水在往下流的過程中遇冷凝固成冰凌。水缸里的水結冰后,水缸裂開。瓶子里的水結冰后,瓶子鼓脹。冬天水管易爆裂。缸里的水結冰后水缸裂開,是因為冬天室外溫度比較低,當達到零攝氏度時,水會結冰,體積膨脹,缸就會被撐破。瓶里的水結冰后、冬天水管容易爆裂,也是這樣的道理。冬天進入室內,鏡片上出現小水珠。冬天進入室內,鏡片上出現小水珠,這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鏡片時,會凝結成水珠。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態、氣態、固態三種狀態存在的物質。當外界溫度發生變化且達到一定程度時,水會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9.研究水蒸氣遇冷實驗:實驗方法:用鋁箔紙包住裝有溫水的燒杯口,在鋁箔紙上開個小洞。用酒精燈加熱燒杯中的水,直到水沸騰。在鋁箔紙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溫度較低的玻璃棒。實驗現象:實驗中,在玻璃棒上出現了流下來的水滴。實驗研討:從玻璃棒上流下來的水滴是怎樣形成的呢?水蒸氣遇到了溫度較低的玻璃棒的時候,就從氣態變成了液態,就在玻璃棒上凝結成了水滴。10.畫出水結冰前后的溫度變化曲線圖,分析并回答問題。1.水結冰時的溫度是多少C?水結冰時的溫度是0C。2.水結冰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是怎樣的?水結冰的過程中溫度是不會發生變化的,一直維持在零度,直到全部結成冰之后才會繼續隨著環境溫度降低而降低溫度。11.冰、水、水蒸氣是如何相互變化的?在括號里填寫變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