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九章第二節 巴西 課件.ppt
第二節 巴西,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世界足球王國巴 西,巴西的國色:綠色和黃色,新課導入,拉丁美洲有一個面積遼闊的熱帶大國巴西。巴西人口眾多,最顯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種人數量多。,課堂講解,一、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東部,東瀕大西洋。北西南分別與南美洲大陸上12個國家中的10個國家和地區相鄰。,巴西大部分國土位于熱帶,最南部處于亞熱帶。,地形,北部平原, 南部高原, 全境地勢平坦。,北部:熱帶雨林氣候;南部:熱帶草原氣候。,氣候,巴西人口中,白種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種人約占40%,黑種人約占6%,印第安人不到1%,還有少數日本人和華人等黃種人。,混血人種的形成,殖 民 統 治 的 影 響,在這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里,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發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從15世紀末開始,葡萄牙的殖民者進入巴西。隨著巴西種植園的發展,大批非洲的黑人奴隸被販賣到這里。那時,葡萄牙人與黑種人,以及原住民印第安人通婚的現象比較普遍,他們的后代便成為混血種人。,閱讀圖文材料,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響,歡度狂歡節,喜歡跳桑巴舞,熱愛足球運動,1.這些文化現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巴西桑巴舞的起源,在巴西,有兩大活動令民眾狂熱:一是足球,二是桑巴舞。那么桑巴舞是怎么來的呢? 桑巴舞起源于非洲。據說奴隸販子在販運黑奴時,因路途遙遠,奴隸們在船艙中一窩幾十天,到岸時腿腳不靈便,擔心賣價低,中途就把黑奴趕到甲板上活動。,黑人就以敲打酒桶和鐵鍋為伴奏,跳森巴(桑巴的前身)活動筋骨,無意中就把舞蹈帶到了拉丁美洲,成為黑奴苦中作樂的活動。后來逐漸傳播到社會其他階層,風靡全國,成為“國舞”。,2.多元文化對巴西有哪些影響?受以下同學的啟發,談談你的看法。,我最喜歡巴西足球,我就是通過足球認識巴西的。,巴西的狂歡節太有趣了!我想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愿意前往觀賞。,不同文化相互學習,一定能夠促進文化的發展。,柑橘、濃縮橙汁:產量、出口量世界第一;,大豆:產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前三;,玉米:產量世界第三;,人均一頭牛。,咖啡豆:產量、出口量世界第一;,可可:產量世界第二;,甘蔗、蔗糖:產量世界第一;,巴西的農業,二、發展中的工農業,巴西大部分領土位于熱帶,氣候濕熱,地形平坦,具有種植熱帶作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從葡萄牙殖民者進入巴西,巴西的經濟長期依賴農礦產品的生產。,采伐森林,出口木材,16世紀,17世紀,18世紀,19世紀,20世紀,引進并種植甘蔗,制糖業興起。,先后發現黃金和金剛石,掀起了“采金熱”。,大量種植咖啡樹,成為世界上的“咖啡王國”。,橡膠樹種植興旺期,曾以“天然橡膠的故鄉”著稱于世。,巴西盛產木材、甘蔗、咖啡豆、天然橡膠、黃金和金剛石等農礦產品。其中一些農礦產品的出口,尤其是咖啡豆的大量出口,給巴西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外匯,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較為豐厚的資金。,收割甘蔗,采摘咖啡豆,19671974年,GDP值連續8年平均以10.1的速度遞增,創造了“巴西奇跡”。 工業種類齊全:鋼鐵(世界第六)、 汽車(世界第十)、 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 電力、紡織、制鞋 尤其是:核電、通訊、電子、飛機制造、信息、軍工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行列。,巴西工業發展,飛機制造廠,巴西新面貌,首都巴西利亞城市景觀,礦產及工業分布圖,化學工業,1.在圖中找出煤、鐵、石油的分布地區。,2.在圖上任找三座城市,完成下表。,城市名稱,工業部門,附近的原材料,累西腓,紡織、食品,甘蔗、棉花,薩爾瓦多,石油、汽車,石油,貝洛奧里藏特,紡織、鋼鐵,鐵、錳,三、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流經巴西北部。亞馬孫河流域分布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直受到世人的關注。,亞馬孫河,被譽為“河流之王”,亞馬孫河全長6440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條,與干流共同組成了總長度達6萬余公里的亞馬孫河水系,其流域面積705萬平方公里,約占南美大陸總面積的40%,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約6600立方千米,相當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總水量的1/6。,亞馬孫河是南美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積和流量最大的河流,在世界河流中位居第二,僅次于長6695公里的尼羅河。亞馬孫河每秒鐘把116000立方米的水注入大西洋。,地球之肺,印第安人,刀耕火種,因人口少,開荒規模小,對熱帶雨林的影響較小。,巴西,修建公路,開辟大型農場和牧場,采礦,辦工廠,建城鎮,亞馬孫熱帶雨林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生存危機,掠奪式遷移農業砍樹燒荒,播種農作物,耗盡養分,外國公司濫伐森林1000000棵天,熱帶雨林嚴重破壞,惡果,影響全球氣候,(每8秒鐘消失一個足球場的面積),面對開發熱帶雨林產生的問題,巴西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對雨林的保護。,閱讀材料,巴西保護熱帶雨林的措施舉例,設立“印第安人保護區”“生態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各種形式的雨林保護區。雨林保護區的面積占巴西境內熱帶雨林面積的38%。,采取新的首段控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亂砍濫發行為,如利用衛星遙感系統,對有關地區和城鎮實行監控,提供實時、高質量的信息。 與聯合國相關組織聯合提出一項全球行動計劃減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其目標是從發達國家籌集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毀林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近些年,雨林破壞程度逐年降低。衛星影像顯示,2010年,巴西熱帶雨林的砍伐率比2004年降低了85%。,討論雨林應該開發還是保護,采伐雨林,保護雨林,下面是三位學生的對話。請你加入他們的討論,談談你對開發和保護熱帶雨林的看法,寫下你的論點和論據。,聽有關人員說,如果不開發熱帶雨林,必須開發巴西高原東北部的半干旱地區。要在那里修建灌溉系統,需要巨大的投資,政府可能承受不了。,人口的增長,導致對糧食和木材需求的增加,我們必須開發熱帶雨林。,熱帶雨林面積已經比原來縮小了1/5,造成了那么多環境問題?,F在應該停止一切開發活動。,論點:保護為主,開發為輔。 論據:亞馬孫流域的熱帶雨林地區,對全球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要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并且在開發時也要特別注意對當地原有環境的保護。如可以開發生態旅游,這樣既可以獲得經濟效益,又不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結構梳理,巴西,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南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緯度位置:絕大部分位于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屬于熱帶,自然地理,地形與氣候,南部 巴西高原 熱帶草原氣候,河流:亞馬孫河,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向東注入大西洋,人口:眾多,混血種人數量多,但以白種人為主,各民族、人種相融合形成獨特的巴西文化,北部 亞馬孫平原 熱帶雨林氣候,巴西,經濟,農業:主要生產熱帶作物,如咖啡豆、甘蔗、柑橘等,居世界首位,工業,礦產:鐵礦,工業部門:鋼鐵、汽車、飛機制造等,熱帶雨林,經濟效益:提供木材、藥材、食品等,環境效益,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調節全球氣候,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保護土壤,防止土壤侵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銳減、影響全球氣候等,課堂練習,1.巴西最顯著的人口特征是() A.白種人約占40 B.黃種人數量多 C.黑種人數量最多 D.混血種人數量多,D,2.在亞馬孫熱帶雨林中,毀林開荒,采礦辦廠對巴西本國環境造成直接影響的是() 影響全球氣候 水土流失加劇 生物多樣性銳減 促進經濟發展 A.B. C.D.,B,3.巴西生物資源豐富,曾經作為一段時間的經濟支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曾大量采伐森林,出口木材 B.是咖啡的故鄉 C.引種甜菜,制糖業發展很快 D.從東南亞移植來天然橡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