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4水遇冷以后教案.docx
第一單元 冷和熱4水遇冷以后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與描述,知道水遇冷以后形態會發生變化。2.通過測量與分析,知道在一般情況下,當溫度降低到0C時,水會結冰。3.知道水會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并能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教學重點了解凝結和凝固的條件。教學難點利用曲線圖,分析水結冰過程中溫度變化的規律。教學準備教師材料:鐵架臺、酒精燈、溫度計、燒杯、鋁箔紙、玻璃棒、冰塊、試管、試管夾、秒表。學生分組材料:實驗記錄單。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上一節課,我們探究了水受熱以后的變化,那么水遇冷以后,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4水遇冷以后二、學習新課活動一:交流露水的形成時間及氣溫,做水蒸氣遇冷實驗1.教師引導:你們見過露水嗎?你在什么時候見過露水?那個時候的氣溫在一天中是高還是低?2.出示課本第10頁上面兩幅有關露水的圖片,喚起學生對露水的回憶。生回答:露水大多出現在溫差較大的凌晨時分,這時候的氣溫在一天中比較低。3.教師提問:為什么露水會出現在早上呢?下面我們來繼續探究4.研究水蒸氣遇冷以后的變化(1)出示課本第10頁下面的兩幅圖片,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并讀一讀旁邊的文字,了解本次實驗的材料、方法以及注意點。(2)全班交流實驗材料:燒杯、酒精燈、鋁箔紙、玻璃棒等等。實驗方法:用鋁箔紙包住裝有溫水的燒杯口,在鋁箔紙上開個小洞。用酒精燈加熱燒杯中的水,直到水沸騰。在鋁箔紙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溫度較低的玻璃棒。教師強調,在實驗過程中,要正確使用酒精燈,避免意外的發生,時刻注意安全,不要被水蒸氣燙傷。(3)學生分小組實驗,注意觀察實驗現象,完成實驗報告。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實驗情況,并做相應的指導。(4)全班交流,組織學生交流:水蒸氣遇冷以后,會發生什么變化?說一說在玻璃棒上,出現了什么?預設:實驗中,在玻璃棒上出現了流下來的水滴。(5)全班研討:從玻璃棒上流下來的水滴是怎樣形成的呢?(6)學生討論,教師小結:水蒸氣遇到了溫度較低的玻璃棒的時候,就從氣態變成了液態,就在玻璃棒上凝結成了水滴。(7)出示課本第10頁下面的一句話水蒸氣遇冷后從氣態變成液態,這種現象叫作凝結。學生認真的讀一讀這段話,了解什么是凝結?凝結的條件是什么?活動二:做水結冰實驗,觀察、記錄并分析水結冰狀態轉化的特點1.出示冰的圖片,引導:大家見過水結冰嗎?水結冰前后溫度和體積又會有怎樣的變化呢?2.請同學們想一想,猜一猜水在什么溫度時就會結冰?學生猜測水結冰的溫度。3.出示課本第11頁上面研究水結冰前后溫度和體積變化的實驗圖片,學生認真觀察圖片,并讀一讀旁邊的實驗設計,初步了解本次實驗的材料、方法以及注意點。全班交流實驗材料:試管、試管夾、水、溫度計、加了鹽的水、冰等等。實驗方法:在試管中加少量水,插入溫度計,再記下水面的位置。把試管連同溫度計放到加了鹽的碎冰中,每隔1分鐘讀取溫度,直到溫度降到-2C時為止。觀察試管中冰面與原來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實驗注意點:在本次實驗中,要注意溫度計不能碰到試管的底部和內壁,水要浸沒溫度計底部的紅色液泡。完成實驗后,要繪制出水結冰前后的溫度變化曲線圖,并且思考下面的兩個問題。問題1: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是多少?問題2:水在結冰的過程中,溫度是怎么變化的?4.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做好實驗記錄。教師巡視,提醒學生可以采用分批次在碎冰中加食鹽并攪拌的方法,降低碎冰的溫度,使冰的溫度盡可能的低一些。5.全班交流,各小組說一說本小組實驗觀察到的現象以及得出的實驗結論。6.出示課本上學生繪制的水結冰前后的溫度變化曲線圖,引導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并回答曲線圖下面的兩個問題。預設:水結冰時的溫度是零攝氏度。在水結冰的過程中,溫度計的示數先是下降,然后不變,再下降。因為水的溫度降到零攝氏度時開始結冰,結冰的過程中,水的溫度一直保持在零攝氏度,一直到水完全結冰后,溫度就會又開始下降。7.出示課本第11頁下面的一段文字在一般情況下,當溫度降低到0C時,水會結冰。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8.學生認真的讀一讀這段文字,了解水結冰的溫度以及水結冰前后體積會有怎樣的變化。活動三:解釋生活中的凝結和凝固現象,歸納總結水的三態變化1.教師引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2.出示課本12頁上面的6幅插圖,學生觀察這6幅插圖,了解六幅插圖的內容。預設:圖片1: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圖片2:屋檐下掛滿冰凌。圖片3:水缸里的水結冰后,水缸裂開。圖片4:冬天進入室內,鏡片上出現小水珠。圖片5:瓶子里的水結冰后,塑料瓶鼓脹。圖片6:冬天水管容易爆裂。3.同學們,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呢?大家能夠運用今天所學到的知識來解釋這些現象嗎?預設:圖片1: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瓶子外壁時,凝結成水珠,這是一種凝結現象。圖片2:屋檐下掛滿冰凌,是因為融化的雪水在往下流的過程中遇冷凝固成冰凌。圖片3:缸里的水結冰后水缸裂開,是因為冬天室外溫度比較低,當達到零攝氏度時,水會結冰,體積膨脹,缸就會被撐破。圖片5瓶里的水結冰后,塑料瓶鼓脹,圖片6冬天水管容易爆裂,也是一樣的道理。圖片4:冬天進入室內,鏡片上出現小水珠,這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鏡片時,會凝結成水珠,這與圖片1是一樣的道理。4.出示課本12頁下面的一段文字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態、氣態、固態三種狀態存在的物質。當外界溫度發生變化且達到一定程度時,水會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學生認真讀一讀這段文字,了解水的三態液態、氣態、固態是怎樣轉化的。5.出示學生活動手冊的第2題,學生認真思考并且在括號里填寫變化的條件。全班交流,共同完成這一道題目,歸納總結水的三態變化,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水三態變化的條件。三、課堂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了解了水蒸氣、水和冰轉化的過程,了解了凝結和凝固的概念,認識了生活中的一些凝結與凝固現象,懂得了水在自然界中以液態、氣態、固態三種狀態存在,當外界溫度發生變化并且達到一定程度時,水就會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課后,請同學們繼續觀察身邊的水的各種狀態及水的三態轉變的現象,并試著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去解釋這些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