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2.1《哪里有空氣》優質教案(新疆省級優課).docx
湘科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課哪里有空氣教學設計1、 設計意圖空氣是賴以生存的物質,但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的。設計本活動,主要是通過學生自由地進行科學探索活動,從面了解空氣的存在,幫助學生獲取一些有關空氣與人類的關系,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二、教學目標通過嘗試活動,讓學生感知空氣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2、培養學生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致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3、培養學生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三、教學準備課件、氣球、黑色塑料袋、注射器、石子、粉筆、吸管、扇子等四、教學過程:活動一:袋子里有什么游戲引入,觸覺感知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3個袋子(標上1、2、3編號),里面裝的什么呢,我不告訴你。在不打開袋子的前提下,你有能想到什么辦法來猜一猜?請3 位手舉得端正的孩子上臺來揭秘。注意,不能直接打開袋子。生1上臺用手摸,我覺得1號是橙子。師:嗯,他的辦法是摸一摸。生2搖動袋子用耳朵聽2號是水瓶。生3覺得3號袋里什么也沒有,是空的。(或者是空氣)師:他們的猜測是正確的嗎?咱們一起來揭曉答案。老師打開3個袋子(去掉外面的黑色袋子),拿出用透明袋子裝著的橙子、水和空氣。師:1號袋子是蘋果,恭喜你判斷正確了。2號袋子是水也判斷正確了。3號袋子里面什么也沒有嗎?真是空的嗎?生:是空氣!師:是空氣?但是看不見摸不著,你能怎么證明里面有空氣?(不能)師:能感覺得到嗎?誰來試一下。生上臺來摸。軟軟的感覺。師:如果里面什么也沒有,那袋子就不會鼓起來。所以里面一定有東西存在。你還有其它辦法證明嗎?能聽到嗎?請一位孩子來聽一聽。師:你有什么感覺?生:涼涼的風的感覺。還有聲音。師:聽到空氣從袋子里跑出來的聲音了。你有什么辦法能看到空氣是怎樣跑出來的嗎?可以找水來幫忙嗎?孩子你來試一試。仔細觀察,321。(老師把扎了孔的空氣袋放進水里,有氣泡冒出。)師:原來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我們可以借助其它物體來感覺、觀察到它。除了剛才袋子里有空氣,你能說一說哪里還有空氣呢?生:到處都有空氣。師:接下來咱們就利用工具來找一找身邊的空氣吧!活動二:找空氣第一階段:自己利用手中的器材找空氣師:先來看看都有什么工具?(PPT出示器材:泡泡水、扇子、氣球、口袋,注射器,吸管)師:請大家動腦,動手,利用我們手中的工具找找哪里有空氣,最后將你找空氣方法畫在泡泡圖上。師:為了更好地進行實驗,老師要提醒大家注意三點:1、一人選用一個工具。2、畫出找空氣的方法。3、悄悄說話,注意安全。請班長給讀一遍,再次提醒大家。師:組長拿出桌子下面的白色袋子,里面裝著我們的工具。師:比比哪個小組找得最快,畫得最好。孩子們,開始玩吧!學生進行實驗。(5分鐘)師:1 2 3,坐好了。游戲時間結束,組長收好工具。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給大家介紹一下。請你,孩子。學生上臺展示畫的方法,不太清楚的可以用講臺器材演示說明。(評價)師:孩子們的方法可真多,你們的空氣是哪里找到的?第二階段:找指定物體里的空氣師: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到了周圍的空氣。我想問一下,老師手中的海綿里面有空氣嗎?生:有空氣,因為海綿可以吸水。師:仔細觀察一下,海綿表面可以看到什么?生:小孔。師:你是一位善于觀察孩子。那你能想個辦法來證明一下嗎?生:把海綿放在水里。師:出現什么現象是有可以判斷有空氣呢?(有氣泡)那我們就用水來檢驗這些物體里有沒有空氣。一起來看看老師帶來的物體:海綿、粉筆、磚頭、木棍。師:先預測一下,如果認為有空氣,就在預測一欄畫勾;反之,認為沒有空氣,就畫叉。說出你們預測的理由。小組用1分鐘完成預測。師:123坐好了。來說說你們的預測情況。生:我們認為海綿里面有空氣,因為有小孔。粉筆,磚頭,木頭師:其他小組有不同的預測嗎?生:我們認為師:大家的預測有所不同,到底誰是正確的呢?怎么辦?生:做實驗。師:為了更好地進行實驗,老師要提醒大家注意兩點,請一位孩子來為大家朗讀:1、將物體輕輕地放入水中,仔細觀察,做好記錄。2、一件物體觀察完畢后,拿出來再放入其它物體。學生實驗。指導用多感官感受空氣,如聽氣球放氣的聲音。師:完成了的小組舉示意老師。哪個小組先來說說你們的實驗結果。生匯報。師:你們有什么發現?生:這些物體里面都有空氣。師:你們的實驗結果和預測不完全相同,并不代表預測沒有意義。所以下次你不需要修改你的預測。五、總結:師:孩子們,你現在知道哪里有空氣了嗎?生:到處都有。物體里面也有。師:我們周圍的空間充滿了空氣。那是因為地球表面被一層厚厚的空氣包圍著,人們把它叫作大氣層。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地球的大氣層吧。圖片展示。師:關于空氣還有很多有趣的問題,孩子們在生活中可以留心觀察。表現最積極的小組,可以把你們的實驗器材帶回家繼續研究。六、板書:哪里有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