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版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第三課 呼吸燈(教學設計).doc
新世紀版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第三課呼吸燈教學設計課題 呼吸燈單元第三課學科信息技術年級八年級下冊學習目標1進一步熟悉 for 循環語句,理解 for 循環需要遍歷語句中的。2掌握 range() 函數的用法。3掌握函數的定義和調用方法。重點是掌握函數的定義及調用方法。難點理解循環的控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課前導入呼吸燈是指燈光“由暗到明,再由明到暗”,不斷循環的燈。1、 提問: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可以見到呼吸燈?2、怎樣才能做出呼吸燈的效果呢?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通過提問培養學生思維,能過圖片展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新知學習:for 循環1、將燈光的亮度由0變到9,再由9變到0,如此反復循環,就可以讓LED燈呈現出呼吸燈的效果。我們使用for循環來設計呼吸燈。2、for 循環是編寫程序必須掌握的命令。理解for循環語句的作用通過學習學生理解for循環語句的作用三、演示操作并探究1、【例題3-1】將LED點陣屏幕上正中間的燈設計成呼吸燈。操作步驟:第一步 新建硬件作品,進入圖形化編程模式。選擇micro:bit確定選擇新建硬件作品進入micro:bit編輯界面第二步 編寫如下積木程序:2、問題探究:運行程序,你在micro:bit上看到了什么效果?3、程度效果展示觀看老師演示學會用積木模式進行編程并運行觀察運行結果回答問題通過演示,學會用積木模式進行編程四、小博士for循環語句的格式如下:for in :可以是列表,或者是一個字符串,或者是range()函數產生的序列。for語句的循環次數為列表或序列中的元素個數,或者字符串中字符的個數。依次取列表或序列中的元素為值,或者依次取字符串中的字符為值。range()函數的完整格式是range(a,b,c),其作用是創建一個從整數a開始,公差是c,到整數b結束(不含b)的數的序列。例如:range(9,-1,-1)表示序列9,8,7,6,5,4,3,2,1,0;for i in range(9,-1,-1)的作用是:使程序循環10次,每次i對應的值分別是9,8,7,6,5,4,3,2,1,0。range(a,b,c)中的a和c都可以省略,如果a省略,默認為0;如果c省略,默認為1。例如:range(10)實際上就是range(0,10,1)。學習for循環語句的格式,range() 函數的用法。通過學習理解 for 循環需要遍歷語句中的并掌握 range() 函數的用法。五、 小組探究完成任務1、P13試一試1:修改【例題3-1】編寫程序,使micro:bit的四個角上交替顯示呼吸燈。(1)程序展示:運行程序,可以看到micro:bit上的四個角交替顯示呼吸燈。(2) 程序運行效果展示2、P13試一試2:仔細閱讀下面的倒計時程序:from microbit import *go=for i in range(9,-1,-1):si=str(i)go.append(si)display.show(go,delay=500,wait=True,loop=False,clear=True)(1) 將程序復制到micro:bit上,運行的效果是什么樣的?(2) 程序運行效果展示小組合作探究完成任務培養小組合作的能力,通過探究進一步熟悉 for 循環語句,理解 for 循環控制六、新知學習探究:函數1、提問:(P13試一試1)的程序重復代碼太多,有沒辦法可以將代碼優化呢?使用函數:調用函數lamp2、演示操作:【例題3-2】編寫程序,使micro:bit的四個角上交替顯示呼吸燈。(1) 操作步驟(2) 第一步打開【例題3-1】編寫的程序。(3) 第二步:進入積木編程模式,單擊函數積木盒,定義lamp函數(4) 第三步調用函數lamp(x,y),使micro:bit的四個角上交替顯示呼吸燈。(2)程序展示:(3)程序運行效果展示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觀察并學習函數的定義和調用方法通過提問引發學生思考引出函數lamp演示操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習函數的定義和調用方法七、小組完成任務探究1、(P16試一試1)編寫程序,讓呼吸燈在LED點陣屏幕上隨機閃耀。程序展示:2、(P16試一試2)修改【例題3-2】程序,使micro:bit四個角上的LED燈同時顯示呼吸燈。程序展示: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培養小組合作的能力,通過探究進一步掌握函數的定義和調用方法九、課堂小結本課學習了for循環、range() 函數的用法。for in :可以是列表,或者是一個字符串,或者是 range() 函數產生的序列。通過 micro:bit 編程,進一步熟悉以前所學過的for命令小結鞏固知識十、板書第三課 呼吸燈for in :range(a,b,c)l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