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版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第五課 滾水珠 課件.pptx
第五課 滾水珠,信息技術新世紀版 八年級下,學習要點:,1認識加速度傳感器及其作用。 2了解加速度傳感器的各種手勢(gesture)。 3進一步熟悉前面學過的 Python 命令,對加速度傳感器進行編程,編寫趣味程序。,重難點:,重點是對加速度傳感器進行編程,編寫趣味程序。 難點是理解滾水珠的算法。,課前導入,micro:bit上有一個加速度傳感器,它能檢測到搖晃、傾斜的方向等動作,利用它能做出很多有趣的游戲。,新知學習:加速度傳感器,認識加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測量加速度的傳感器。傳感器在加速過程中,通過對質量塊所受慣性力的測量,利用牛頓第二定律獲得加速度值。micro:bit 用的是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可以分別獲取 x、y、z 三個方向的加速度值,加速度傳感器:,accelerometer,在micro:bit的屏幕反面有標簽標注它所在的位置。,單擊 積木盒,可看到兩類積木:菱形積木、橢圓形積木,菱形積木,是一個邏輯值。,表示是否正在“搖晃”micro:bit,如果是,其值為True;如果不是,其值為False。代碼是accelerometer.is_gesture(“shake”),gesture,手勢的意思,該積木還可以檢測別的手勢,各種手勢的中英文對照:,與 類似,不過它用于檢測手勢是否發生過。代碼是accelerometer.was_gesture(“shake”) 它們的區別是:一個是“過去時”(was),一個是“現在時”(is),是一個字符串,表示micro:bit當前的姿勢(例如:face down)。代碼是accelerometer.current_gesture(“shake”),是一個數值,表示 micro:bit的三維坐標值。,演示操作,【例題5-1】編寫程序,讓micro:bit變成一骰子:搖動micro:bit,屏幕上隨機顯示16之間的數字。,積木如下:,代碼如下:,新知學習:滾水珠,滾水珠利用加速度傳感器檢測傾斜的動作,然后讓點亮的 LED 燈模擬水珠隨著側翻的動作移動。,思考:,要編輯滾水珠程序時,會用到哪幾個手勢。,左(left)、右(right)、上(up)、下(down) 移動micro:bit上亮的燈珠,好像我們通過側翻滾動板子上的水珠一樣。,演示操作,【例題5-2】編寫程序,通過通過左(left)、右(right)、上(up)、下(down)等手勢,移動micro:bit上亮的燈珠,好像我們通過側翻滾動板子上的水珠一樣。,程序展示積木模式:,程序展示代碼模式:,運行程序,將點陣屏幕左下角的“水珠”移到對角上去。比一比,誰的動作快!,將Micro:bit晃動,無論朝哪個方向晃動,條件都將滿足。,小技巧,如果想讓程序重新執行,只需要按micro:bit板上的復位按鈕,復位按鈕在LED屏幕的反面,USB插口旁邊。,課后作業,P26試一試1、修改【例題5-2】程序,使按鈕也能控制“水珠左右移動。”再與同學比一比,誰的動作更快!,程序展示代碼模式:,P26試一試2、你能利用micro:bit的加速度傳感器設計一個小游戲嗎?,程序展示“顯示當前的手勢”代碼模式:,程序展示積木模式:,向左傾斜 micro:bit,點亮屏幕上的四個角和中心點的 LED 燈。,程序展示代碼模式:,積木模式:,課堂小結,本節課學習了利用加速度傳感器編輯更有趣的編程,進一步熟悉了while True、if等語句的使用。,自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