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青島版(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6.《聲音的變化》教學設計.doc
聲音的變化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各種各樣的聲音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下冊聲音的秘密單元的第三課時。本節(jié)課結合生活中學生聽到的各種各樣的聲音,以聲音的高低、強弱變化和為主線,指向引起聲音高低、強弱變化的原因。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觀察、實驗、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在與同學相互合作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分享、交流。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呈現了問題:“為什么彈奏古箏時,古箏能發(fā)出高低起伏、強弱不同的聲音呢?” 材料包鋼尺、木板。這兩種材料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材料。指導學生思考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為課上探究活動準備相應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動過程,此過程包括三個活動。活動一:感受自然界中聲音的變化。用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圖片,呈現了瀑布、流水、動物、人等可能會發(fā)出聲音的場景。指導學生通過比較聽到的多種多樣的聲音,了解聲音有高低、強弱之分。活動二:怎樣改變聲音的高低、強弱?通過呈現學生分別撥動伸出桌面長度不同的鋼尺和用不同力量敲擊鼓面的場景圖。指導學生通過兩組對比活動了解聲音高低、強弱不同的原因。活動三:制作水杯琴。通過呈現制作、調試水杯琴的場景圖。引導學生敲擊裝有不同量液體的水杯,觀察其聲音的變化。第三部分拓展活動,“查找資料,了解我國古代五弦琴”引導學生了解五弦琴的發(fā)聲原理,加深對聲音產生高低變化的認識。本課通過設計活動,引領學生了解聲音高低、強弱變化的秘密,提高學生對聲音變化的認識。【學生分析】四年級學生對聲音的高低、強弱變化有初步的認識,能初步的知道聲音有大有小,也就是聲音有強弱之分。但對聲音對聲音高低的變化以及引起聲音高低、強弱變化的原因等還不熟悉,需要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理解和掌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聲音有高低和強弱之分。2.知道振動的變化會使聲音的高低、強弱發(fā)生改變。科學探究目標:1.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對聲音高低、強弱的原因進行探究.2.在教師引導下,能通過制作能產生不同高低、強弱聲音的水杯琴,進一步探究聲音變化的原因。科學態(tài)度目標:1.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有關聲音高低、強弱的探究,體會創(chuàng)新樂趣.2.能接納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探究活動.3.能分工協(xié)作,進行合作探究學習。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了解聲音高低、強弱變化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重 難 點】聲音高低、強弱變化的原因。【器材準備】學生準備:鋼尺、木板、玻璃杯、記錄單等教師準備:課件、小鼓等【教學過程】一、活動準備PPT 2出示為什么彈奏古箏時,古箏能發(fā)出高低起伏、強弱不同的聲音呢?引導學生思考,并通過聽音樂感受,比較不同的聲音。并對不同的聲音進行交流。提示學生為上課做好材料的準備。二、導入新課請一位熟悉樂器的同學演奏一首曲子,其他同學認真傾聽,感受聲音的高低、強弱不同。三、探究過程(一)感受自然界中聲音的變化。1.PPT 3出示 聽聲音,談感受。出示強弱不同的鼓聲和高低不同的古箏聲。2.談談聽到聲音后的感受。學生聽后讓學生談感受:有的聲音大,有的聲音小;有的尖銳,有的低沉等3.PPT 4 出示出示總結:聲音有高低、強弱之分。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聲音的強弱叫“音量”。(二)怎樣改變聲音的高低、強弱?1.PPT5出示 你能想辦法用鼓、鋼尺、皮筋等制造強弱不同的聲音嗎?2.在鼓面上放上一些碎紙屬,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敲鼓面的同一位置,聽一聽鼓的聲音,觀察紙屑的振動情況。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并做好記錄。學生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小結:擊鼓力量越大,紙屑跳的越高,聲音也大,也就是聲音強;擊鼓力量越小,紙屑跳的越低,聲音也下,也就是聲音弱。3.用手撥動松緊一樣的橡皮筋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并做好記錄。學生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小結:撥動的幅度越小,皮筋發(fā)出的聲音越小越弱。撥動的幅度越大,皮筋發(fā)出的聲音越強。4.PPT 6出示出示“思考:聲音的強弱和什么因素有關?”5.總結: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6.PPT 7出示“猜一猜:聲音的高低與物體的什么有關?”和“討論:怎樣用鋼尺、皮筋制造出高低不同的聲音?”7.PPT 8出示實驗記錄單“用不同方法讓鋼尺、皮筋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8.PPT 9出示 撥動伸出桌面長短不同的鋼尺和思維導航。9.用手撥動伸出桌面長短不同的鋼尺,觀察鋼尺的振動有什么不同?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并做好記錄。學生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小結:伸出桌面較長的鋼尺振動較慢,發(fā)出的聲音比較低;伸出桌面較短的鋼尺振動的比較快,發(fā)出聲音的聲音比較高。10.PPT 10出示出示撥動橡皮筋11.拔動松緊不同的橡皮筋,觀察傾聽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并做好記錄。學生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小結:橡皮筋越緊,振動得越快,發(fā)出的聲音比較高;橡皮筋越松,振動的越慢,發(fā)出的聲音比較低。12.PPT 11出示 出示“想一想:聲音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分析得出: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振動的越快,聲音越高;振動的越慢,聲音越低。物體振動快慢受物體的大、小;長、短;粗、細和松、緊等影響。引申:男女發(fā)出的聲音高低不同的原因男生的聲音一般比女生沉悶、渾厚,即聲音低。因為女生的聲帶短而狹,發(fā)聲時振動快,聲音高。男生的聲帶長而寬,振動慢,聲音低。總結:改變物體振動的快慢,就能改變聲音的高低。(三)制作水杯琴1. PPT 12出示 制作水杯琴,感受聲音高低的變化。2.先準備七個相同的圓柱形杯子,在里面倒入高度不同的水,并按水位高低順序排列。敲擊并聽聲音發(fā)現:杯子里的水越多,杯子發(fā)出的聲音越低。調整水面高度,可以發(fā)出音樂中1234567七個音高。展示:讓學生用它嘗試敲擊出簡單的樂曲。3.動手試試:往暖水瓶中灌水,并注意傾聽。發(fā)現:注入的水越多,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因為分析:注入的水越多,空氣越少,空氣柱振動的越快,聲音越高。)可以以此來判斷,水瓶里的水是不是快滿了。四、拓展活動1. PPT 13出示出示五弦琴的資料。2.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改變聲音高低、強弱的一些方法。課下請同學們查找資料,了解我國古代的五弦琴。【板書設計】聲音的變化聲音強弱改變物體振動的幅度。聲音高低改變物體振動的快慢
- 關 鍵 詞:
- 聲音的變化 新版 青島 六三制 四年級 下冊 科學 聲音 變化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最新標簽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第10課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教學設計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教案
- 跨學科主題小型擴音系統(tǒng)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第14課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15
- 控制系統(tǒng)中的干擾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第11課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11控制系統(tǒng)中的干擾
- 自主可控意義大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14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第12課
- 主題活動空調中的控制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10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13
- 主題活動汽車定速巡航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第5課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第9課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6
- 反饋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