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7《做一個鐘擺》課件.ppt
做一個鐘擺,科學教科版 五年級下,新知導入,這兩個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擺繩長度一樣,擺錘重量不一樣,這兩個擺的擺動快慢一樣嗎?,新知講解,活動1: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根據我們對擺的研究,讓我們來制作一個鐘擺。,取兩根長度分別為20厘米、30厘米、粗細相同的木條(或塑料棒),豎直懸掛在支架上,讓其能自由擺動。觀察哪個擺動得快,哪個擺動得慢。,新知講解,注意事項,兩個擺的擺繩長度要一樣 擺動的時間要相同(15秒) 自由擺動,不能推擺 碰到支架需重新實驗 重復實驗三次,做好記錄,新知講解,15秒木條擺動觀察記錄,10次,10次,11次,15次,15次,17次,慢,快,新知講解,擺的快慢與木條 (或塑料棒)的長度有什么關系?,擺長是固定點到擺錘重心的距離。,擺長與擺繩,一個物體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看,可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做物體的重心。,新知講解,怎樣確定物體的重心?,重心的位置只跟物體的形狀有關。有規則形狀的物體,它的重心就在幾何中心上;不規則物體的重心,可以用懸掛法來確定。,均勻細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點,均勻球體的重心在球心,均勻圓柱的重心在軸線的中點。,新知講解,視頻:教你怎么找物體重心,新知講解,根據物體重心確定方法,指出木條重心。,比較擺長,20厘米木條的擺長比30厘米木條擺長短。,實驗證明:擺的運動快慢與擺長有關。擺長短擺的速度快,擺長長擺的速度慢。,新知講解,觀察并記錄它們在15秒內分別擺動多少次,如果在30厘米長的木條(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塊金屬圓片,這個擺的擺動快慢會變化嗎?,注意:擺繩和木條的長度保持不變。,新知講解,15秒內擺動次數記錄,16次,15次,16次,11次,10次,11次,新知講解,我們觀察到了什么變化?,無金屬圓片的擺擺動得快;金屬圓片固定在底端的擺擺動得慢。,新知講解,怎樣解釋這種變化?,擺長,擺長,有金屬圓片的擺長長,沒有金屬圓片的擺長短,所以沒有金屬圓片的木條擺動得快。,提示:可以采用懸掛法尋找重心。,新知講解,金屬圓片在木條(或塑料棒)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對擺動的快慢有影響嗎?,注意:木條長度、擺繩長度和擺錘重量不變。,把金屬圓片分別固定在木條的10厘米、20厘米、30厘米處的擺動周期,15秒內觀察擺的擺動情況,做好記錄。,新知講解,15秒內擺動次數記錄,20次,20次,22次,16次,16次,17次,10次,10次,11次,快,較慢,慢,新知講解,金屬片掛在10厘米處的擺,擺長最短,擺的速度最快; 金屬片掛在30厘米處的擺,擺長最長,擺的速度最慢。,請用畫圖的方法解釋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新知講解,活動2:做個“鐘擺”,利用木條(或塑料棒)、金屬圓片,我們能做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30次 的擺嗎?,工具與材料,木條(或塑料棒)、金屬圓片、鐵架臺、細繩、秒表,新知講解,用線把木塊綁住,一端在鐵架臺上,一端在木塊上,做成一個擺。 用適當幅度擺動單擺,然后測出60秒內擺動的次數,重復3次。,活動步驟,新知講解,若擺動的次數超過30次,就在長木條的最下端固定一塊金屬圓片反之,就在長木條的最上端固定一塊金屬圓片。 用適當幅度擺動單擺,然后測出固定住金屬圓片的擺60秒內擺動的次數,重復3次。,新知講解,若擺動次數不是30次,超過就把金屬圓片位置調下一些。 反之,就把金屬圓片位置調上一些。 用適當幅度擺動單擺,然后測出固定住金屬圓片的擺60秒內擺動的次數,重復3次。 直至擺動的次數為30次為止。,課堂練習,判斷題,(1)擺擺動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擺的幅度有關。( ) (2)我們自己做的擺,擺動時的方向會發生偏轉。( ) (3)做擺繩的材料需要有彈性,而且彈性越大越好。( ) (4)我們無法做出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20次的擺動。( ) (5)做擺時,如果擺不精準,只能調整擺繩的長短。( ) (6)擺繩的長度叫擺長。( ),拓展提高,教堂里的擺,伽利略18歲時,到教堂做禮拜。他發現吊燈擺動的幅度雖然慢慢地在變,但擺動一次所用時間卻沒有變化。他用自己的脈搏的跳動次數來測算。終于肯定了吊燈擺動周期與擺動的幅度無關,總結出單擺擺動的等時性規律。后來他這個原理制成了一個“脈搏計”判斷病人患病的情況。,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通過相同的繩長,擺錘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擺長的定義;用比較的方法研究鐘擺的擺動快慢;對比擺長不同會影響擺的快慢,調整擺長,做一個1分鐘擺30次的擺,讓我們認識到仔細觀察,善于思考,準確測量,積極動手的重要性。,板書設計,作業布置,做一個每分鐘擺動60次的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