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3《用水測量時間》課件(30張PPT).ppt
用水測量時間,科學教科版 五年級下,新知導入,用太陽鐘測量時間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太陽光影之所以能夠被用來計時,是因為太陽光影是有規(guī)律地運動著的。可是太陽鐘只能白天使用,夜間、陰天、雨天等卻無法使用。,新知導入,古人想出許多計時方法。(播放視頻),視頻:我國古代的計時工具,新知講解,在古代,人們曾經(jīng)利用流水來計時,他們是怎樣設計這種計時工具的?,水鐘在我國古代又叫做“刻漏”,是根據(jù)滴水的等時性原理來計時的。,活動1:古代的水鐘,新知講解,水鐘分為兩種,“泄水型”水鐘和“受水型”水鐘。,這兩種水鐘是怎么工作的?(播放視頻),視頻:“泄水型”水鐘和“受水型”水鐘,新知講解,“泄水型”水鐘:容器內(nèi)的水面隨水的流出而下降,從而測出過去了多少時間。,新知講解,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圓筒,使得浮標會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從而顯示流逝的時間。,“受水型”水鐘,新知講解,古人是怎樣想到用流水來制成計時的工具的?“水鐘”的制作必須解決什么問題?,活動2:滴漏實驗,實驗器材:塑料瓶、秒表、量筒、鐵架臺,新知講解,實驗準備,把一個透明塑料飲料瓶去掉底部,倒過來盛水,在瓶蓋上扎一個小孔,讓水可以從小孔中緩慢流出。,新知講解,扎孔技巧,用錐子在瓶蓋上扎的孔,先讓它小一點,然后再擴大,直到水成線狀細流緩緩流出為止。,新知講解,實驗一:漏出100毫升水需要的時間,把漏杯固定在鐵架臺合適的位置,漏杯蓋的正下方放另一個量筒。 用手指抵住漏杯的小孔,再把量好的300毫升水全部倒入漏杯中,然后松開手指讓水流入量杯中,同時計時。 觀察并記錄從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的時間。 重復觀察做好記錄。,新知講解,孔的大小不變; 瓶中水量不變(300毫升) 重復觀察2-3次, 做好記錄。,注意事項,新知講解,100毫升水流出時間記錄表,59秒,1分1秒,60秒,如果孔的大小不改變,同樣流完100毫升水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約1分鐘左右)。,新知講解,實驗二:漏出10毫升、50毫升水需要的時間,用剛才的瓶子裝300毫升水,同樣讓水從瓶蓋的小孔中漏出,并用玻璃量筒接住從瓶中漏出的水。量筒內(nèi)的水積聚到10毫升和50毫升時,分別需要多少時間?,新知講解,5秒,6秒,5.5秒,27秒,29秒,28秒,10毫升和50毫升水流出時間記錄表,如果孔的大小不改變,同樣流完10毫升和50毫升的水所需的時間是大約分別需要5.5秒和28秒。,6秒,30秒,新知講解,實驗三:300毫升水全漏完需要的時間,如果漏完全部的300毫升水,需要多少時間?,實驗要求,先根據(jù)前面的實驗進行猜測然后實驗驗證 分析原因,新知講解,300毫升水全部流出時間記錄表,180秒,188秒,190秒,189秒,如果孔的大小不改變,同樣流完300毫升水所需的時間大約是189秒鐘。流完全部的300毫升水的時間要大大超出僅流掉前100毫升水時間的3倍。,新知講解,杯底孔的大小沒有變,水的流速怎么會不斷變化?,由于水位高低的變化,引起了水流速度的變化。水位高時,水流較急;水位越低,水流就越緩,漸漸地從流變成滴,甚至不再往下漏。,新知講解,能讓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嗎?,漏水孔大小不變,水位的高低不變,新知講解,古人是怎樣保持水鐘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盛水漏斗中的錐體是用來控制流水孔的大小的,盛水漏斗邊上的泄水孔是用來保持水位高低的。通過控制水位高低和流水孔的大小就能使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新知講解,古人制作的水鐘里的水為什么是一滴一滴往下滴?,算一算,水每分鐘流掉100毫升,1小時流掉多少升?一天流掉多少升?如果水鐘一天換一次水,這些水需要多大的儲水裝置?,新知講解,在同樣的瓶子里裝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的時間將怎樣變化?,同樣多的水,由于流速不一樣,它所能計量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新知講解,滴漏的滴水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漏水孔的大小,水位的高低,課堂練習,判斷題,1.由于流速不一樣,水鐘計量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 ) 2.滴漏的滴水速度與漏水孔的大小和水位的高低有關。( ) 3.水位高時,水流較急;水位越低,水流就越緩。( ) 4.古人利用流水的滴漏來計時。 ( ) 5.盛水漏斗中的錐體是用來保持水位高低的。( ) 6. 300毫升水全流完的時間是流掉前100毫升水時間的3倍。( ),拓展提高,宋朝的蘇頌、韓公廉等人設計制造的古代天文儀器,集天文與報時為一體,其中的報時裝置是用水來測量時間的。整座儀器相當于一個四層樓高的木質(zhì)建筑這臺儀器的制造水平堪稱一絕,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富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水運儀象臺,課堂總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wěn)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jù)這一特點制作水鐘用來計時。在科學探索中,記錄100毫升水緩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時間;根據(jù)100毫升水流完需要的時間,推測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的水流完需要的時間;初步理解流水為什么能夠用來計時,以及存在的問題。,板書設計,作業(yè)布置,課外,設計制作一個每分鐘滴約60滴水的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