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7.1工業革命(教案).doc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下第七單元第1課工業革命教案課題 工業革命單元七學科歷史年級八年級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工業革命的發明家及其創造發明,理解這些發明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過程與方法:分析相關資料,知道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的原因及其工業文明的影響。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工業革命時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對推動社會變革的作用。重點知道工業革命的發明家及其創造發明,理解這些發明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難點知道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的原因,理解工業革命的影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恩格斯說:“當革命風暴橫掃整個法國的時候,英國正在進行一場比較平靜的但威力并不因此減弱的變革?!?這場“變革”指的是什么?本課將學習這些內容預習課本,思考問題拋出問題,為引出正課做鋪墊。講授新課一、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1.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也叫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時期由工場手工業向大機器生產的一次飛躍。主要是以機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產領域里的一場大變革,又是社會關系方面的一場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2.閱讀下列材料,探究工業革命發生的背景條件及工業革命為什么率先從英國開始?政治原因:17世紀末,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以后,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隨著國內外市場的不斷擴大,于是工業革命興起。直接原因:(經濟原因)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國內外對棉紡織品需求迅速增長,工場手工業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必須在技術上突破。展示:日不落帝國 1921年英國殖民地二、工業革命的進程1.珍妮機的發明及運用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Spinning Jenny)”的手搖紡紗機?!罢淠輽C”一次可以紡出許多根棉線,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率。珍妮機 哈格里夫斯故事背景: 事情要從1764年里的一天說起。英國蘭開郡有個紡織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那天晚上他回家,開門后不小心一腳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紡紗機扶正。但是當他彎下腰來的時候,卻突然愣住了,原來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變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可以一下子紡出更多的紗了嗎?哈格里夫斯非常興奮,馬上試著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1764年制成以他女兒珍妮命名的紡紗機。工業革命開始后,機器數量不斷增多。人們常常把工廠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利用水利帶動機器。但是,仍有很多地方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不能使用機器。于是,人們開始尋找更加方便有效的動力。2.瓦特及蒸汽機1776年制造出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后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辟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把功率的單位定為“瓦特”(簡稱“瓦”,符號W)。觀看視頻加拿大博物館里的瓦特蒸汽機 解剖模型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閱讀下列材料,動腦筋想一想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有什么影響。1819年,在瓦特的訃告中,對他的改良蒸汽機這樣評價:“它武裝了人類,使虛弱無力的雙手變得力大無窮,健全了人類的大腦以處理一切難題。它為機械動力在未來創造奇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將有助并報償后代的勞動?!闭羝麢C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它解決了工廠對水力能源的依賴問題。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最終確立。三、交通工具的革新。19世紀中期,輪船成為歐洲與美國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富爾頓 (美國工程師) 富爾頓是1765年11月14日出生的美國著名工程師,他制造的第一艘以蒸汽機作動力的輪船,長21.35米,1803年在法國的塞納河試航成功,但當晚為暴風雨所毀。后來他得到J.瓦特的支持,于1805年3月獲得新的更大的船用蒸汽機主體。兩年后,富爾頓在美國造成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脫”號,長45米,于1807年8月18日在紐約州的哈得遜河上作歷史性的航行,航速為1.61公里/時。1825年,史蒂芬孫設計的蒸汽機車; 1830年、英國掀起了投資鐵路的狂潮到1851年時,英國建成了總長約1萬千米 的鐵路網。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四、工廠的確立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工廠與工場的區別:工廠以機器生產為基礎,工場以手工勞動為基礎。工業革命正是以“工廠”取代“工場”,以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過程。7. 工業革命的影響從18世紀后期起,其他西方國家紛紛開始學習英國的先進技術和生產經驗。法國、美國、德國等西方國家先后進行工業革命。分條講解:工業革命的影響閱讀下面的材料,綜合如圖,簡述工業革命的影響。資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進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1840年,英國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開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難、探索、斗爭的歷程。工業革命給我們的啟迪是什么?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使國家繁榮富強,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科技,我們要堅持“科技興國”戰略;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們勇于創新、探求科學奧秘的精神。五、課堂小結。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對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掌握較好;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探究中,學習氛圍較好。學生對工業革命的影響掌握較差,不能夠聯系中國歷史進行理解。觀看圖片、資料,總結回答問題學生分小組討論回答,教師進行評價??梢赃M行小組分工合作,總結出答案;稍后教師再做總結思考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思考問題, 此環節要求學生通過自學,掌握工業革命的知識點。學習新知識讓學生閱讀材料和圖畫,通過分析材料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反思歷史的意識和能力。介紹比爾蓋茨,了解一定的名人事跡突出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探究欲望,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閱讀能力還概括能力培養學生了解歷史事件的能力引起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這一段設計了幾個問題,層層遞進,引發學生思考。以學生活動為主,避免教師一講到底,以鍛煉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以史為鑒,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探究歷史。課堂練習1、 18世紀,有利于打破把工廠建在靠近河流的格局的發明是( B )A. 珍妮機B. 蒸汽機C. 發電機D. 內燃機2、“火車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為現代生活的準則?!弊匪輾v史,1825年,名為“旅行者號”火車機車的試車成功,開辟了陸上運輸的新紀元,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疖嚈C車的發明者是( A )A. 史蒂芬孫B. 瓦特C. 哈格里夫斯D. 卡爾本茨人物鏈接:哈格里夫斯(約17201778),英國人,織工,發明了“珍妮紡紗機”,他是一個夏季當木工,冬季當織工的工匠.瓦特(17361819),英國人,父親是一個熟練的造船裝備工人,由于家庭貧窮,瓦特身體也不好,在受完初等教育后就輟學了.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漫長歷程,終于實現了蒸汽機的徹底革命.富爾頓(17651815), ,美國人,出身農民家庭,曾做過首飾店學徒.后開始對有關船舶推進的新發明產生興趣.發明了“克萊蒙”號,這是第一艘正式使用的蒸汽船。史蒂芬孫(17811848),英國人,出身礦工家庭,沒有受過學校教育他工余參加夜校學習并堅持自學.1814年,研制了一臺蒸汽機車,被稱為”火車之父”。板書工業革命以結構圖的方式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