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8.3.1維新變法運動(練習).doc
維新變法運動練習一、選擇題1. “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假如這位“小行家”賣的是我國近代第一份商業性報紙,那么他推銷的是( )A. 申報 B. 萬國公報 C. 新華日報 D. 國聞報2. 我國近代第一所由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是( )A. 京師大學堂 B. 燕京大學 C. 京師同文館 D. 清華大學3. 直接導致“公車上書”的事件是( )A. 馬關條約的簽訂 B.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C. 天演論敲響警世洪鐘 D. 清政府的腐朽統治4. “公車上書”里提出要“變法”,這里的“變法”是要建立資產階級( )A. 君主專制政體 B. 君主立憲制度 C. 民主共和政體 D. 三權分立制度5. 標志著維新變法運動拉開序幕的歷史事件是( ) A. 馬關條約簽訂 B. “公車上書” C. 維新派人士制造變法輿論 D. 1898年6月“明定國是”詔書頒布6.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誰的名言( )A. 譚嗣同 B. 康有為 C. 梁啟超 D. 楊深秀7. 關于戊戌變法的觀點不正確的是( )A. 是維新派發動和領導的一場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B. 變法鞏固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C. 變法受到開明地主的歡迎 D.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8. 某校學生就戊戌變法的歷史作用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如你也參與了,你會認為戊戌變法突出的歷史功績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發展社會經濟 C. 推動政治改革 D. 促進思想啟蒙9.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猶火器(武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武器?!碧岢鲞@一主張的中國近代政治派別是( )A. 頑固派 B. 洋務派 C. 維新派 D. 革命派10. 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中說:“吾國四千余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償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發憤,排眾議,冒疑難,以實行變法自強之策,實失膠州、旅順、大連灣、威海衛以后始也。”此段話中的“皇上”實行的變法之策包括( )發展農工商業 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 廢除科舉制度 開辦新式學堂A. B. C. D. 二、簡答題11. 材料一:在民族危機日趨深重和康有為屢次上書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這一年是農歷戊戌年,又稱戊戌變法。材料二:光緒帝按照康有為提出的辦法,發布了一系列變法令。主要內容有:發展農工商業;訓練新式陸海軍;創辦報刊,開放言論;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同時規定,今后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1)根據材料一,指出光緒帝宣布變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這次變法的內容涉及哪些方面?(不得摘抄原文)(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次變法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4)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次變法為什么會失???12. 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苯K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材料二:梁啟超在變法通義中敘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麥的一段話為“三十年后,日本其興,中國其弱乎?日人游歐洲者討論學業,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長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源,其在此乎”?(1)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李鴻章和梁啟超對中國貧窮和落后原因的分析有何不同?(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代表了哪一政治派別的思想?這兩大政治派別為了挽救國家的危亡,先后開展了什么運動?(3)運用所學知識概括這兩場運動分別對中國社會的近代化產生了什么積極作用?維新變法運動答案一、選擇題1. A 2. A 3. A 4. B 5. B 6.A 7. B 8. B 9. D 10. C 二、簡答題11. (1)光緒帝宣布變法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機日趨深重和康有為屢次上書警示。(2)戊戌變法的內容涉及經濟、軍事、文化教育、政治方面。(3)戊戌變法最主要的作用是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有利于社會的進步。(4)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極力反對,頑固派的力量過于強大;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12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1)李鴻章和梁啟超對中國貧窮和落后原因的分析的不同:李鴻章認為這個的貧窮和落后是因為科學技術不及西方;梁啟超則認為是中國的政治制度落后于西方。(2)材料一代表了洋務派的思想,材料二代表了維新派的思想。為了挽救國家的危亡,洋務派開展了洋務運動,維新派開展了戊戌變法。(3)這兩場運動的積極作用:洋務運動開始了中國的近代化,戊戌變法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
- 關 鍵 詞:
- 人教版八 年級 下冊 歷史 社會 8.3 維新 變法 運動 練習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