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級人·自然·社會第17課 人民的好總理 課件(14張ppt).ppt
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周恩來(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淮安。 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 他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來同志的卓著功勛、崇高品德、光輝人格,深深銘記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總理燦爛的笑容,周總理和鄧穎超周恩來和鄧穎超倆人半個世紀相依相伴,患難與共,心心相印,恩深愛重,真不愧為一對模范革命夫妻。,1939年夏天,周恩來在延安去楊家嶺中央黨校作報告,將要過河時,天已黃昏,看不見路,馬受驚,周恩來從馬上跌了下來,磕在石頭上,摔壞了右臂。由于醫療設備簡陋,將折骨錯位接好。拆去石膏后,周恩來右臂已經不能伸直。黨中央決定送周恩來去蘇聯就醫,批準了夫人鄧穎超陪同去照料的申請,但此時她還在重慶。 周恩來出國就醫前,有很多材料要送往重慶。于是,他指揮同志們整理東西,將材料逐一裝進袋子,請書記員代寫了給各方面的信,但唯獨給鄧穎超的信,堅持自己用左手寫。 周恩來十分體貼鄧穎超此時的心情,勸她別著急上火。鄧穎超收到信后,心中非常激動,讀了一遍又一遍,雖然擔心,但卻很鎮靜,她以最快速度從重慶趕回延安,陪周恩來去蘇聯治病。,周恩來從小立下了什么壯志?,少年立志,為中華之崛起 而發憤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1910年,少年周恩來隨同伯父到東北,在沈陽東關模范學堂瀆書。一天,魏校長上課時間問大家:“同學們,你們為什么而讀書啊?” 一個書香門第的學生回答說:“為明禮而讀書。” 一個官家子弟回答說:“為做官而讀書。” 一些家境貧窮的學生回答說:“為掙錢,為吃穿!”“為不受欺負!” 老校長皺著眉頭,在教室里踱來踱去,轉身問道:“周恩來,你為什么到學校來讀書?” 周恩來從容不迫地站起來,清晰有力地答道:“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老校長高興地說:“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應當學習周恩來啊!”,周恩來在中學時的一篇作文中寫到:“鴉片之役,英人侵我;越南之戰,法人欺我;布楚之約,俄人噬我;馬關之議,日人凌我;及乎庚子,褚國協力以謀我。瓜分豆剖,蠶食鯨吞,岌岌乎不可終日。” 根據這段文字,請你簡單敘述一下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并談談周恩來在字里行間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這段話涉及多個近代中國被迫和外國列強簽署的不平等條約,當然也涉及多個歷史事件了。 這些事件和條約,是中國走向半殖民地社會的開始,也是列強瓜分中國的開端和高潮。 從此,中國的革命先驅,仁人志士,便開始了救國救民之路的探索。 周總理這幾句話,顯示了他要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豪情壯志,以及救中國出水火的迫切愿望。,他的自信,他的風度,通過外國人的眼神就能看出來!他被國際上稱為最難對付的政治家,1917,日本求學,接觸馬克思主義。 1921,加入共產黨,堅定了共產主義信仰。 1927,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1936,迫使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實現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獻身革命,為民族之復興而不畏艱險,朱殿華師傅為周總理理了二十多年的發,深得周總理信任,而朱殿華也一直將為周總理理發視為極大的榮耀。有一段時間,周總理隔了好長時間都沒來理發,朱殿華多次表示想去看望周總理也沒有被批準。 朱殿華有些忐忑了:周總理是不是對自己的手藝不滿意了,不用自己了呢?那段時間,他的心情很沮喪。幾天后,周總理的秘書來找他,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周總理最近病得很嚴重,住院了。我們把你想去看望他的意思說了,周總理說:你瞧我病成這個樣子,老朱給我理了這么多年的發,他見了我會難受的,所以才特意讓你這段時間不要來。他還囑咐我們:一定把我的話帶給老朱,別讓他多心。” 聽罷,朱殿華淚如泉涌:“我還一直誤會是周總理不想用我了,差點誤解了周總理的一番良苦用心!”,周總理良苦用心,1955,“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表明了新中國反帝反霸的和平外交政策。 1976,周恩來在北京逝世。十里長街,萬人佇立,自發形成規模巨大而又秩序井然的送葬隊伍,為總理送行。 一夜的工作十里長街送總理,日理萬機,為祖國之強大而鞠躬盡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