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一年級下冊美術《大牛和小?!方贪?.doc
大牛和小牛教案教學目標:1.了解并表現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2.能表現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場面。3.培養敬老愛幼的良好品德。教學重難點:重點:畫出老牛與小牛的不同特征。難點:能表現出老牛和小牛之間的親密關系。課前準備:(學生)收集的牛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常用的繪畫工具材料。(教師)牛的圖片、錄像資料以及各種美術作品、課件。教學過程:1.課前探究。(1)請學生收集牛的圖像、文字資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與人類的關系。(2)可提以下問題讓學生探究:你認識哪幾種牛?這些牛分別有哪些主要特征?牛有什么用處?你喜歡牛嗎?為什么?2.創設情境。(1)欣賞五牛圖,述說觀感。提問:你知道這幅畫嗎?你知道畫家為什么要畫這幅畫嗎?(2)“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3)展示有關牛的歷代民間工藝品,包括剪紙、繡品、陶藝、布飾等,說明牛作為勤勞奉獻的“形象大使”,歷來喜為人們贊賞。3.欣賞體驗。(1)觀賞教材范圖,作引題談話。(2)可提問:范圖主要表現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老牛、小牛象征著什么?(父與子或母與子。)圖中哪些地方表現了老牛與小牛親近的關系?你的父母是怎樣愛你的?你又是怎樣尊敬長輩的?4.把握特征。(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老牛:體大,牛角長而彎,尾巴長。小牛:體小,沒長角,尾巴短。(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課件范圖,也可在黑板上作動態造型。5.引導構思。(1)圍繞主題,作構圖指導。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們的姿態又是怎么樣的?老牛聽小牛說悄悄話,老牛的耳朵就要貼近小牛的嘴了。老牛在給小牛作跑步示范,撒開四肢跑得歡,還回過頭來看看小牛有沒有認真學。老牛和小牛吃驚地看著周圍那許多參觀牛場的小朋友,好像在說老牛和小牛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在進行選美比賽呢。啟發學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親密場景,如:一同嬉水、爭草吃等。(2)圍繞背景,做著色指導。課件展示:主體不變,作背景變換。(一會兒是青青的牧場,一會兒是強烈的色彩)6.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材料和表現方式,表現老牛和小牛不同特征及它們之間親密關系。7.作業講評。(1)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畫編故事,評出“溫馨”獎。(2)課件播放斗牛等情景,鼓勵學生課后繼續探究、表現其他不同種類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