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一年級下冊美術《奇妙的昆蟲》教案2.doc
奇妙的昆蟲教案教材分析: 昆蟲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動物類群之一,也是學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一類動物,本節內容,以蝴蝶、家蠶、蝗蟲三種動物為例,介紹了三個概念:變態發育、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學情分析: 昆蟲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動物類群之一,也是學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一類動物,但要讓學生對昆蟲的生殖和發育具體過程進行準確的概括和描述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本節教學注重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積極引用他們所熟知的并及時進行有效拓展,使教學過程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通過觀察圖片,說出家蠶和蝗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2)聯系生活實際,說出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發育。能力目標:(1)通過本節課的探究活動,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思考能力得以逐步提高;(2)通過觀察圖片,視頻等相關資料,學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得以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1)在小組活動中,建立小組活動秩序,學習與他人合作;(2)引導學生辯證認識昆蟲與人類關系,學會用生物學知識分析解釋自然現象。教學重難點:(1)說出常見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2)舉例說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特點。觀察家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理解家蠶完全變態發育的真正含義;學生體驗到科學探究方法。課前準備:教師準備:(1)將學生分為4人一組,選出小組長。(2)布置學生收集飼養家蠶的資料,并相互交流。(3)準備好”蝴蝶的一生”、”蟬的一生”的視頻資料。學生準備:(1)觀察前,收集并相互交流有關飼養家蠶的資料。(2)調查、訪問或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蝗災的情況。(3)收集有關常見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的資料。教學過程:1、觀看圖片,欣賞;2、四人一組討論,然后發表自己的看法;3、觀看圖片,弄清蝴蝶和毛毛蟲的關系。屏幕出示問題:美麗的蝴蝶是從哪兒來的?為什么冬季幾乎見不到蒼蠅、蚊子?看了蝴蝶的圖片,大家一定還有很多的疑問,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近神秘的昆蟲世界,看看它們到底是怎樣生殖發育的!以觀看圖片的方式引領學生進入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昆蟲的多樣,感受昆蟲世界的神秘,以此來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心生疑問,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使學生處于一種新奇、興奮的狀態。4、板書設計:畫出一幅昆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