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一年級下冊美術《摹印紋理》教案2.doc
摹印紋理教案教學目標:1、了解摹印的基本原理,掌握摹印的基本方法與技巧、能摹印出清晰的紋理,為后續版畫教學打下基礎。2、觀察并感受摹印紋理的美,學會運用聯想、組織排列等方法將摹印紋理圖案化,提高想象力和表現力。3、通過摹印實踐,懂得關注生活中的紋理,體驗摹印的樂趣,留下美好的童年記憶。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學習摹印紋理的技巧和方法。教學難點:對摹印紋理進行創新性地表現。教學設計:課前準備:(學生)油畫棒或蠟筆、粗鉛筆或彩色鉛筆、普通白紙、一枚硬幣。(教師)課件、硬幣、油畫棒或蠟筆、粗鉛筆、彩色鉛筆、普通白紙。教學過程:1、游戲導入,引出課題大家玩過“印硬幣”的游戲嗎?請同學們拿出一枚硬幣,蓋上白紙,用彩鉛在上面來回涂色。展示學生印出硬幣紋理,揭示課題:摹印紋理2、作業觀察、探究原理出示印痕清晰的作業,想一想,為什么硬幣的紋理能夠清晰地印在白紙上?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因為硬幣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紋理。我們在用彩鉛涂顏色的時候,凸出的文字和圖案更貼近直面,很容易就被涂到,而凹進去的地方未貼近紙面,就不會或者很少涂到,最后,硬幣的花紋就在紙面上出現了。3、欣賞圖片,聯系生活(1)出示摹印圖片,猜一猜:這些摹印紋理是從什么地方引下來的?學生猜測,教師展示實物照片(2)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或物品可以直接摹?。繉W生表述,教師小結4、討論工具,探索技巧(1)出示四張不同工具模印的紋理,說一說它們用了什么工具材料?學生回答,教師出示相關工具:彩色鉛筆、油畫棒、圓珠筆、粗鉛筆、薄的紙張。討論工具的合適性。藤編、布面等小一點的紋理宜用彩鉛、圓珠筆等細尖的工具,也可用油畫棒表現。地磚、樹紋等粗獷一點的紋理宜用油畫棒、蠟筆等粗點的工具,細尖工具容易錯破紙張。(2)出示印得模糊的作業,想一想:這一張為什么會印得不清晰?原因是什么?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在模印的時候,蓋在硬幣上的紙和硬幣的位置不能移動,稍有移動引出的紋理就不清晰了。5、學生作業,實踐體驗。(1)尋找身邊適合模印的物品,利用合適的工具材料模印出清晰的紋理。(2)學生實踐,教師巡回知道。6、展示交流,二度作業(1)讓學生說出對自己作業的滿意度,探討如何讓模印紋理更加清晰,更加完整。(2)在時間允許的清空下可以進行二度作業。7、生活延伸、課外拓展(1)尋找生活中適合模印的物品進行模印練習。(2)收集一些適合模印的小型物品,如樹葉、布片、杯墊、供下節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