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一年級下冊美術《大牛和小牛》教案2.doc
大牛和小牛教案教學思路:1.了解并表現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2.能表現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場面。3.培養敬老愛幼的良好品德。教學重難點:重點:畫出老牛與小牛的不同特征。難點:能表現出老牛和小牛之間的親密關系。課前準備:(學生)收集的牛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常用的繪畫工具材料(教師)牛的圖片、錄像資料以及各種美術作品、課件教學過程:1.課前探究。(1)請學生收集牛的圖像、文字資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與人類的關系。(2)可提以下問題讓學生探究:你認識哪幾種牛?這些牛分別有哪些主要特征?牛有什么用處?你喜歡牛嗎?為什么?2.創設情境。(1)欣賞五牛圖,述說觀感。提問:你知道這幅畫嗎?你知道畫家為什么要畫這幅畫嗎?(2)“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3)展示有關牛的歷代民間工藝品,包括剪紙、繡品、陶藝、布飾等,說明牛作為勤勞奉獻的“形象大使”,歷來喜為人們贊賞。3.欣賞體驗。(1)觀賞教材范圖,作引題談話。(2)可提問:范圖主要表現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老牛、小牛象征著什么?(父與子或母與子。)圖中哪些地方表現了老牛與小牛親近的關系?你的父母是怎樣愛你的?你又是怎樣尊敬長輩的?4.把握特征。(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老牛:體大,牛角長而彎,尾巴長。小牛:體小,沒長角,尾巴短。(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課件范圖,也可在黑板上作動態造型。5.引導構思。(1)圍繞主題,作構圖指導。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們的姿態又是怎么樣的?老牛聽小牛說悄悄話,老牛的耳朵就要貼近小牛的嘴了。老牛在給小牛作跑步示范,撒開四肢跑得歡,還回過頭來看看小牛有沒有認真學。老牛和小牛吃驚地看著周圍那許多參觀牛場的小朋友,好像在說老牛和小牛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在進行選美比賽呢。啟發學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親密場景,如:一同嬉水、爭草吃等。(2)圍繞背景,做著色指導。課件展示:主體不變,作背景變換。(一會兒是青青的牧場,一會兒是強烈的色彩)6.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材料和表現方式,表現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們之間的親密關系。7.作業講評。(1)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畫編故事,評出“溫馨”獎。(2)課件播放斗牛等情景,鼓勵學生課后繼續探究、表現其他不同種類的牛。大牛和小牛教學聯想學生的作品要體現大牛和小牛之間的親情,大部分學生畫得不錯。拍了些學生作品,存在電腦里。看看這些畫,由牛聯想到我們老師。“呵,我想起了牛,想起了牛的形象和性格。年復一年,冬寒暑熱,汗灑田壟拉梨,背負重馱拉車。草料當食,牛棚做窩。要求嘛,很小,很少。貢獻卻很大,很多。如果沒有今天的耕耘,哪有明天的收割;如同沒有今天的譜曲呀,就沒有明天的凱歌。教師正是在播種明天,我們的勞動,決定著明天的收獲。教師的成就,是辛勤智慧的結晶;燦爛的未來,就在結晶中閃爍。”畫中的大牛仿佛成了老師,小牛就是學生了。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自我的世界,那是一個清澈純凈的世界,僅有的是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它好似一朵藍蓮花默默地綻放在心底,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