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3.1《太陽系大家庭》.docx
1.太陽系大家庭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1課。本課的教學內容隸屬于小學科學課程標準13.4.1中的“知道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了日、地、月系統(tǒng),本課在此基礎上擴大研究范圍,研究太陽系這個“大家庭”。教科書探索板塊中主要安排了三個活動。第一個活動,學生在活動手冊上添加除了太陽、地球、月球以外自己所知道的天體,補充完善太陽系的天體信息,然后與同學交流。第二個活動,學生將重點了解太陽自身的一些特點。第三個活動,了解太陽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體。通過這三個活動,學生在收集、整理、匯報、完善信息的過程中對太陽系有了更科學、系統(tǒng)地認識。【學生分析】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對日、地、月系統(tǒng)已有一定的認識,在本課中,學生需要通過收集資料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太陽及太陽系。所以學生需要有較強的證據意識,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提取關鍵材料來構建太陽系的概念。由于學生對太陽系的認識程度不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前概念情況及教學條件,提供充足的資料輔助學生完成本課的學習。【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及其衛(wèi)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體組成了太陽系,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科學探究目標1.收集資料,認識和了解太陽。2.能夠根據資料提煉太陽系的相關信息。科學態(tài)度目標來源:學科網認識到在討論交流中對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對于豐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認識是必要的。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感受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會更深化。【教學重難點】重點: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組成了太陽系。難點:學會從收集、處理、完善信息的科學學習過程中認識太陽系。【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太陽系的基本資料單、學生活動手冊等。教師準備:班級記錄表。【教學過程】一、聚焦1.看圖引入。教師出示日、地、月系統(tǒng)圖,與學生一起回顧日、地、月系統(tǒng)的相對運動關系和主要特點。明確:太陽是一顆恒星,地球是一顆行星,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2.導入問題。教師提問:“除此之外,太陽系中還有哪些天體?”預設:除此之外,太陽系中還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天體設計意圖:通過日、地、月系統(tǒng)的回顧拋出問題,喚醒學生對太陽系的原有認知,引發(fā)學生對于太陽系的大小、空間等問題的思考,為學生全面認識太陽系奠定基礎。來源:學科網ZXXK二、探索1.畫一畫你知道的太陽系。(1)出示學生活動手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和交流。(2)說一說我們要怎樣記錄,要注意些什么。例如:天體應該如何來表示?應該畫在什么位置?來源:Zxxk.Com來源:學科網(3)完成記錄后,與其他同學交流。2.了解太陽。(1)出示太陽資料單,學生進行閱讀。資料單上可包含太陽的質量、大小、構造、演化、太陽活動等基本資料。(2)學生對資料進行篩選和整理,提取相關數據信息,進一步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3)教師根據學生提取的信息,歸納總結并板書太陽的基本信息。3.了解太陽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體。學生根據記錄匯報自己所知道的太陽系中的天體,并對這些天體進行簡單的分類。有些天體可以直接觀察到,如月球、木星、金星等;有些天體比較小或者距離地球比較遠,需要借助天文望遠鏡才能更好地觀察,教師可以出示它們的圖片或視頻資料。設計意圖:通過第一、第二個活動,學生可以經歷對太陽系的信息收集、篩選、提取、加工過程,能充分了解太陽系;第三個活動引導學生用肉眼觀察看得見的天體以及借用工具觀察距離很遠的天體,啟發(fā)學生對天體的相對大小、與地球的相對距離等問題進行初步的思考。三、研討1.交流和分享自己所畫的太陽系大家庭中都有哪些天體。2.說說這些天體的相對大小、形狀、軌道、顏色等特征。來源:學科網預設:太陽系中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等天體,它們都是行星,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冥王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矮行星;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有些行星也有衛(wèi)星環(huán)繞它們運行;太陽系中還有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小天體。設計意圖:通過研討的兩個問題,學生將會認識到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與同伴交流信息的重要性,并且學生將更加全面了解這些天體的各種特征。四、拓展1.出示彗星的相關資料,展示彗星繞太陽運轉的軌道。2.介紹太陽系的邊界和范疇,讓學生認識到太陽系整個系統(tǒng)的空間概念。設計意圖:彗星是一種在扁長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天體,認識彗星的運轉軌道旨在讓學生對太陽系的空間概念有一個大概的感知。【板書設計】【活動手冊使用說明】本課的活動手冊有兩個記錄要求:一是讓學生畫一畫他所知道的太陽系中的天體;二是經過全班研討后,對太陽系天體圖進行修正和補充。活動手冊上標注太陽和地球兩個天體,在添加其他天體時,由于受到空間限制,只需要讓學生用圓點表示天體,并寫出名稱,天體間的相對大小和相對距離不是本課的重點研究范疇。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匯總表匯總各小組匯報的信息,從而得到一張相對比較完整的太陽系天體圖。學生可以用另外一種顏色的筆在活動手冊上記錄經過全班研討后的新收獲,將太陽系天體圖補充完整。此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與同伴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 關 鍵 詞:
- 太陽系大家庭 2021 新教 六年級 下冊 科學 教學 設計 3.1 太陽系 大家庭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