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6《陶罐和鐵罐》教案(新疆省級優課).docx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陶罐和鐵罐是部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強,寓意深刻,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兩個罐子的故事。鐵罐自以為堅硬,看不起陶罐,經常奚落它。而陶罐卻不與它計較,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而鐵罐卻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待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理解課文說明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二是繼續學習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一單元的課文是寓言故事、感悟課文寓意。本課訓練重點是學生能夠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抓住課文中描寫陶罐、鐵罐神態和語言的語句,充分地去體會陶罐和鐵罐的不同性格。再分角色朗讀課文,最后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結局中體會寓意。學情分析:學生經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已經具備了必須的識字量,進行了必須量的閱讀的學習與訓練。三年級學生進入了心理發展的新階段,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知識量的增多,他們的求知欲更強了,思維更活躍了。教學要尊重學生自主選取學習資料、學習伙伴、學習方式的權利;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用心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透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思想資料,并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潛力。教學目標:1、能積累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2、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中讀懂課文內容,明白其中的道理。3、自主學習,會認10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等詞語。教學重點:指導朗讀,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教學難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9段,理解課文講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教學策略與手段: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用心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所以整堂課我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利用課文資源,圖文結合,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1、直觀演示法: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陶罐和鐵罐神態和語言,初步體會性格的不同。2、朗讀感悟法: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陶罐和鐵罐性格的不同。3、情境教學法: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感知、理解課文資料和所表達的情感。課前準備:課件教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看圖揭題,激發興趣1、出示課件,看圖猜成語故事。2、教師導語:生活中我們讀過許多成語故事,看誰猜得最多。(設計意圖:激發了學生愛讀書、探究的欲望,生活中養成愛積累成語故事的好習慣。)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2、老師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狀況,糾正讀音。3、學習多音字:處(處理)(好處)4、指導寫字虛:半包圍結構、第三筆是橫勾。(1)同桌交流。(2)生匯報。(3)師小結。(4)生自己讀一讀。(設計意圖:把識字寓于誦讀課文的過程中,力求在讀書過程中認識生字,用識字的成果促進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難讀的句子讀通順)三、再讀交流,讀中悟情1、 學習第一自然段2、 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誰?(陶罐和鐵罐)他倆的關系怎樣?(不好)從哪里可看出?(奚落)誰來談談奚落什么意思?(設計意圖:以談話形式,降低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 從文中學習奚落,找出幾次對話?(一)共品第一次對話師:請同學們讀課文的29自然段,找出描寫了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看看有幾次對話?生:鐵罐和陶罐一共四次對話。1、出示第一次對話:“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不敢,鐵罐兄弟。”陶罐謙虛地回答。師:誰來讀讀鐵罐和陶罐的第一次對話?生讀。師:你為什么這樣讀?生:我通過傲慢和謙虛體會到語氣不同。師:是呀,鐵罐特別傲慢,而陶罐謙虛,(板書:謙虛傲慢)師:什么是傲慢?能做個動作嗎?嘴角高高撅起,眼睛斜視這就是傲慢的神態。 (設計意圖:通過神態讓生更好的理解傲慢,將詞語簡單化,易懂。)2、指導朗讀師:你還從哪兒發現了鐵罐的傲慢?生:你敢碰我嗎?鐵罐稱陶罐為“陶罐子”。“子”是大人對小孩的稱呼。從稱呼中可見鐵罐多么沒有禮貌,很輕視陶罐。(設計意圖:通過抓住人物的語氣和標點符號體會傲慢)。師:而陶罐呢(謙虛)生活中謙虛的人是怎樣跟別人說話的(心平氣和)你能讀一讀嗎?師:你還從哪兒發現了陶罐的謙虛?生:不敢,鐵罐兄弟3、指導朗讀老師覺得我們班男生聲音比較渾厚,女生聲音比較溫柔,我們試著分角色來讀一讀。師:剛才我們抓住了描寫陶罐和鐵罐神態和語言的詞語,體會到了它們不同的特點。下面我們繼續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后面三次對話。(二)自品二至四次對話自學提示:1、自己先默讀課文4-9自然段畫出陶罐和鐵罐神態的詞語。2、小組討論陶罐和鐵罐性格有什么不同?3、再分角色朗讀課文。(三)四人小組討論1、 各小組沒人分配任務(分工要明確)2、 A類孩子可以擔當組長。(abcd)3、B類孩子找出描寫神態的詞語。4、C類孩子試著說說陶罐和鐵罐有什么性格特點。5、D做補充。(四)細品第二次對話(小組匯報學習成果)B類孩子:我找的“輕蔑、惱怒”。師板書。C類孩子:從“輕蔑”這個描寫神態的詞語中你感受到了鐵罐非常驕傲。D做補充(1:原來它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它瞧不起陶罐。1:鐵罐變得更傲慢了。2:鐵罐從心里瞧不起陶罐。)A類孩子:陶罐不懦弱。從“爭辯”這個詞中就可以看出來。師板書“爭辯”。(它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不是相互碰撞的。說起盛東西陶罐并不比鐵罐差。)師:以它們的作用、大小來爭辯。)C類孩子:(1、我的微笑比你的微笑還要好看。2、我的身上也有花紋,比你更漂亮。3、我不會生銹。師小結:原來陶罐和鐵罐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所以(生答)應該正確的看待優點和缺點。你能學著陶罐的樣子讀一讀?指導朗讀。(點評:這是一個不卑不亢的陶罐子;這是一個謙虛但并不懦弱的陶罐子;這是一個對自己充滿自信的陶罐子)(五)再品第三次對話師:可是,陶罐的這滿肚子的理由還沒有說完,就被鐵罐粗暴的打斷了。(出示第三次對話)(小組匯報交流)C類孩子:惱怒.師:還有嗎?B類孩子: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師:你能想象著鐵罐當時的表現,帶上動作讀讀這段話嗎生帶著動作和表情朗讀。(設計意圖:通過動作表演深刻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師:(出示陶罐的話)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呢?C類孩子:友好地說、心平氣和地說。師:是啊,友好地交流,心平氣和地在一起就是哪個詞語的意思?(相機理解“和睦相處”相處的平安和諧、不爭吵。)師:你能用友好的語氣來讀讀陶罐的話嗎?指名分角色朗讀。(六)品讀第四次對話師:快聽,陶罐的話音剛落,鐵罐又發話了,這一次它的態度又如何?(出示第四次對話)請你自己來讀。生讀。師:文章里面沒有寫鐵罐的態度,請同學們自己讀讀,想象著它當時的樣子,把它的神態補充上。(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B類孩子:火氣沖天。C類孩子:火冒三丈。(設計意圖:教師創設語境,引導反復朗讀,體會鐵罐此時的心情。)師:陶罐此時怎么說的?D類孩子:(它很失望。保持沉默。陶罐不再理會,板書)。(設計意圖:設計意圖:留足時空,讓學生在自主讀書、思考的過程中感受語言和神態、體驗情感。同時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對話教學中溝通交流,互相啟發,互相學習。互相進步。)(七)分角色朗讀四次對話。(設計意圖:充分體會抓住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和語氣不光可以幫助我們把人物說的話讀好,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情以及人物的性格,品質等,今后同學們要多關注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和語氣以幫助自己更好地進行閱讀,理解。四、小結今后同學們要多關注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和語氣以幫助自己更好地進行習作。五、作業1、作業完成第六課字帖2、熟讀課文。六、板書設計: 6、陶罐和鐵罐謙虛 傲慢友好 輕蔑寬容 惱怒不再理會 惱羞成怒神態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