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歷史8《經濟體制改革》公開課課件(貴州部級優課).pptx
2018年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榮獲“改革先鋒”稱號。,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8課 經濟體制改革,學習目標,1.知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2.掌握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 3.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情況。,一、農村巨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改革原因,1.開始: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二)改革實施:,鳳陽地多不打糧,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 鳳陽花鼓詞,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作(坐)牢割頭也干(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 全國第一份分田到戶協議書,1979年秋收盤點后,中央對全國各地分田單干、包產包干等做法予以肯定和支持,統一命名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推廣。,集體的 土地等 生產資料 (公有),承包給,家庭(農戶),生產 自主權,剩余 歸自己,自負 盈虧,完成上交國家 和集體任務,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國慶游行時的標語“聯產承包好”,2.發展:1983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基本大全國農村普遍實行。,男勞力上工帶撲克,女勞力上工帶納鞋, 頭遍哨子不買帳,二遍哨子伸頭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眾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陳糧,燒陳草,個人富,集體富,國家還要蓋倉庫。”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流傳于農村的順口溜,3.意義:,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水果生產基地,紡織廠,花卉生產基地,茶葉生產基地,離土不離鄉, 進廠不進城 興辦鄉鎮企業,建國以來我國農村政策進行了怎樣的調整?,活動探究,地主私有農民私有,私有制公有制,“一大二公”,土地公有、包產到戶 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解放生產力,開辟農業發展道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挫傷農民積極性,調動農民積極性 農業快速發展,二、城市新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材料一 那年上海的天氣很熱,企業為了不影響生產,采取降溫措施。當時的降溫措施比較簡單,主要是風扇、鼓風機,但是企業即使采取這樣的措施也沒有主動權,要經過層層報批,當時經過11個部門的審批,要蓋11個圖章,等最后的圖章蓋完,夏天已經過去了。 廣州日報 材料二 “上班八點鐘來,九點鐘走人,十點鐘時,隨便往廠區大院里扔一個手榴彈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島電冰箱廠的,職權劃分:政企不分,企業沒有自主權,分配方式:平均分配,職工生產積極性低,2.內容:,單一公有,政企不分,平均分配,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3.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1.指導文件:,1984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4.意義: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海爾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典型,1992年,1993年,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屆 三中全會,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基本特征:市場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三、市場新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意義: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對現代化建設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現代企業的無人化操作,超市中琳瑯滿目的商品,課堂小結,推進,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依據本國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始,第8課 經濟體制改革,隨堂訓練,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B.引導分散的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 C.實行對個體農業的改造,建立農村集體經濟 D.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D,2.1984年3月24日,55位廠長、經理聯名在報紙上發出“請給我們松綁的呼吁。這55人呼吁的主要內容是( ) A.實施“一五”計劃 B.擴大企業自主權 C.進行三大改造 D.結束“文化大革命”,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