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3《用水測量時間》課件(甘肅市級優課).ppt
用水測量時間,日晷,水 鐘,古代的水鐘,水鐘在我國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據滴水的等時性原理來計時的工具。滴水記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特殊容器記錄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接滿(受水型)。我國的水鐘,最先是泄水型的,后來發展到泄水型與受水型同時使用。,受水型水鐘,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圓筒,使得浮標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從而顯示流逝的時間。,泄水型水鐘容器內的水面隨水的流出而下降,就可以測出過去了多少時,實驗要求,1. 用一個量杯量300毫升水。 2. 把漏杯固定在鐵架臺合適的位置,漏杯蓋的正下方放另一個量杯。 3. 用手按住漏水孔,再把量好的300毫升水全部倒入漏杯中,然后松開手指讓水流入量杯中,同時計時,當積聚到100毫升水時停止計時,把時間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中。,實驗一:在瓶子中裝滿300毫升水,觀察并記錄從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時間?重復觀察幾次并記錄。溫馨提示:分工合作,細心操作,仔細觀察,認真記錄。,比較各小組的測量數據是否相同,如果不同,為什么?,滴漏孔的大小不同,實驗二 :用剛才的瓶子裝300毫升水,同樣讓水從瓶蓋的小孔 中漏出,并用量杯接住從瓶中漏出的水。測量積聚第一個100毫升、第二個100毫升、第三個100毫升各需要多長時間,漏完300毫升共需要多長時間?溫馨提示:1.先推測,把推測的結果記錄下來,再動手實驗。 2.分工合作,細心操作,仔細觀察,認真記錄。,對比兩次實驗結果,你有什么發現?,我們的解釋,原來跟水位的高低有關!水位越高,水流速度越快,當水位很低的時候,水流的速度變得很慢很慢,到最后以滴狀的形式漏水。所以,用的時間也就長了很多!,滴漏的滴水速度與( ) 和( )有關。,滴漏中水位高低,漏水孔的大小,我們的結論:,思考: 1.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嗎? 2.能讓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嗎? 3.古人是怎樣保持水鐘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不是的,越到后面越慢!,可以!我們可以保持漏水孔的大小不變和水位高低不變。,盛水漏斗中的錐體是用來控制流水孔的大小的,盛水漏斗邊上的泄水孔是用來保持水位高低的,滴狀可以穩定水流速度,我的收獲,1.在一定的裝置中水保持固定的速度往下流,人們根據這一特點制作水鐘。 2.滴漏的滴水速度與漏水孔的大小和水位的高低有關。 3.漏水孔越大,水流速度越大;水位越高,水流速度越快
- 關 鍵 詞:
- 用水測量時間 教科版五 年級 下冊 科學 3.3 測量 時間 課件 甘肅 市級優課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