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七單元7.1單式折線統計圖 教案
第一課時 單式折線統計圖教學內容:冀教版五年級下冊教材82至83頁教學目標:1、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知道折線統計圖既可以反映數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數量增減變化。2、在讀統計圖、分析、比較統計圖特征的過程中,會看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升降的現實意義,培養學生從統計圖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進行合理推測的能力。3、主動參與觀察、交流活動,體會折線統計圖在描述和交流數據中的作用,激發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教學重點: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及優勢,并能根據折線統計圖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教學難點:能夠根據統計圖數據的變化趨勢,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彩色粉筆教學設計一 情景引入,遷移感知課件出示數據。1月:9.7 2月:12.8 3月:17.4 4月:22.6 5月:25.5 6月:29.3 7月:32.8 8月:34.4 9月:30.1 10月:25.511月:19.6 12月:14.2 師:這是老師收集的2014年石家莊地區每個月平均氣溫的數據。像老師這樣整理數據的方法好嗎?你想怎樣整理這些數據?(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師:你能說說用統計表或條形圖來呈現數據有什么好處嗎?:1:統計表更清楚,更有條理。生2:條形統計圖更形象直觀。師: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經常用什么方式來表示氣溫變化的情況呢?指出:人們通常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氣溫的變化情況。(揭示課題:折線統計圖)板書:折線統計圖師:這個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它表達了哪些信息呢?我們先聽一聽氣象播報員是如何介紹近期天氣變化情況的。(課件播放)師:從折線統計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生:這幾天的氣溫變化很大。追問:你是通過什么了解到這幾天氣溫變化很大的?生1:從氣象播報員的提示中知道的。生2:從統計圖中也可以看出來。二 情景延續,感悟新知1 讀懂圖意。師:看來折線統計圖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這個折線統計圖嗎?(出示教材82頁折線統計圖)請同學們先與同桌互相說一說,折線統計圖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它是怎樣表示數據信息的?學生活動,教師組織全班交流。提問:表示這一年平均氣溫最高的點在哪里?這一年的平均氣溫最高是多少攝氏度? 2 數據分析。談話:你能回答下面的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出示教材82頁的問題,全班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3 小結。師:人們在表示氣溫變化情況時,為什么選用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生:不僅能夠看出每一天的最高溫度,而且還能清楚地看出一段時間里氣溫的變化情況。師生總結:折線統計圖可以更清楚地反應數據的變化情況。(板書)三 鞏固練習教材83頁練一練1,2題四 達標反饋小洪把室內氣溫的變化畫成下面的統計圖(1)小洪每隔_____時測量一次氣溫(2)從這一天8:00到18:00的氣溫從總體上說是如何變化的?_____答案:2從8:00到14:00氣溫一直上升,從14:00到18:00氣溫一直下降五 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六 布置作業(1)這是一個_____統計圖(2)這五年平均年降水量是_____毫米(3)最接近平均年降水量的是_____年(4)2005年的降水量比2008年多_____%(百分號前保留整數)答案:(1)折線 (2)802 (3)2007 (4)20板書設計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可以更清楚地反應數據的變化情況。教學資料包 教學資源如圖是航模小組制作的兩架航模飛機在一次飛行中飛行時間和高度的記錄。(1)甲飛機飛行了( )秒,乙飛機飛行了( )秒,乙飛機的飛行時間比甲飛機短( )。(2)從圖上看,起飛后第25秒甲飛機的飛行高度是( )米,起飛后第( )秒兩架飛機處于同一高度,起飛后大約( )秒兩架飛機的高度相差最大。答案:(1)40,35,;(2)25,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