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七單元7.3復式折線統計圖 教案
第三課時 復式折線統計圖教學內容:冀教版五年級下冊教材86至88頁教學目標:1、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征,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回答有關問題,能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2、在讀統計圖,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的過程中,了解數據中蘊含的信息,發展數據分析意識,能從統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體會數據的作用。3、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體驗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體會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必要性。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看懂復式折線統計圖,從統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難點:學會在有橫軸、縱軸的方格圖上用折線表示相應數量的多少和變化情況。教具學具:教具:多媒體課件、三角板學具:三角板,方格紙。教學過程:一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聯系生活激發興趣。師:同學們,我們國家如今大約有多少人?生:14億左右。師:祖國從成立到現在,共進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面是六次人口普查結果統計表。(表中數據不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單位:億人年份195319641982199020002010合計5.746.9510.0811.3412.6613.33女2.773.884.895.496.126.51男2.973.575.195.856.546.82看完圖片,你想說什么?仔細觀察統計表,你發現了那些信息?(找學困生回答簡單的數學信息,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獲得數學信息,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師:如果想要清楚地表示六次人口普查總人數的變化情況,應該用什么統計圖?說一說你的理由。教師引導學生回答:折線統計圖相比條形統計圖更能看出數據的上下波動。我們在折線統計圖上不僅能看到準確的數據,還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情況。板書:容易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通過具體情況,合理地選擇統計圖,進一步體現折線統計圖的優越性。二 自主學習,小組探究。課件展示六次人口普查總人數變化的單式折線統計圖,讓學生讀統計圖,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我國人口的變化情況。師:如果要清楚地表示六次人口普查男女人數的變化情況,怎么辦呢?生:用兩個單式折線統計圖表示。師:好,那我們用兩個單式折線統計圖表示。(出示課件)現在請同學們試著在這兩幅圖中觀察我國男女人數的差距有什么變化?學生交流討論。師:老師觀察到一個細節,當同學們回答問題時一邊看左邊的統計圖,一邊看右邊的統計圖,你感覺到這樣比較麻煩嗎?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生:放在一幅圖中。師:怎么放在一幅圖中?生1:把男生人數的折線畫在女生的圖中。生2:也可以把女生的折線畫在男生的圖中。師:在這幅圖上就同時可以反映男女人數的變化,便于比較。設計意圖: 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體會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必要性。師:怎樣區分哪條線是男生人數變化或女生人數變化呢?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線段或用實線、虛線進行區分。(師結合回答板書“-男”、“女”)并指出這叫做圖例,起到解釋說明的作用。一般標在坐標圖的右上角。師:一條折線統計圖叫單式折線統計圖,那么這幅圖呢?生:叫復式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復式折線統計圖你能將兩個單式折線統計圖繪制成復式折線統計圖,請同學們繪制在你的方格紙上?3、課件展示:友情提示(1)繪制男生或女生時,先描點,然后連線。(2)注意用不同顏色的線段或實線、虛線對男女生加以區分。(3)標題因該變為“六次人口普查男、女人數統計圖”(4)在每一個點的旁邊寫上相對應的數量。(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設計意圖:通過對男女人數的對比,使學生感受到單式折線統計圖的局限性,體會引入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必要性。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哪位同學把你的作品展示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大部分同學完成后,找出繪制的不同的統計圖分別用實物投影展示他們的復式折線統計圖,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出示教材87頁議一議中的三個問題,小組討論交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你還能想到哪些問題?三 鞏固練習,強化新知教材87頁練一練1、2、3題四 達標反饋上圖是某啤酒廠1999至2002年啤酒產量統計圖。請根據統計圖完成下面的統計表。五 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能不能在生活中得到應用?先由學生說一說本節課在學習知識方面有什么收獲?你學會了那些技能?教師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同學們要認真思考,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統計圖,讓它幫助我們更好的處理數據,分析、比較數據。板書設計:復式折線統計圖不僅能反映出數量的多少,還能清楚的看出熟練的多少。便于比較、分析數據教學資料包 教學資源(1)表示A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