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物理4.4《光的色散》教案(云南部級優課).doc
第四節 光的色散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光的色散現象,知道太陽光(白光)能夠分解成七種單色光,了解光的混合; (2)了解物體的顏色是由什么決定的,能夠解釋簡單的有關物體的顏色現象。2、過程與方法:(1)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實驗能力,滲透通過實驗總結物理規律的方法;(2)通過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能討論得出光的色散,光的混合以及物體顏色有什么決定的規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初步形成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親和感; (2)養成主動關注周圍世界,樂于思考和想象的學習習慣;(3)形成樂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團隊意識。教學重點:光的色散現象,光的混合以及光的三基色,物體的顏色。教學難點:物體的顏色由什么來決定教學準備:演示實驗儀器:強光電筒,紅、綠、藍三個光源,不同顏色的花,三棱鏡,白色的屏幕小組實驗儀器:、紅、綠、藍、黃、橙、無色的透明玻璃紙,光比較強的手電筒,紅、綠、藍、黃、的不透明紙。教學設計:本節課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在教學中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注重引導學生聯想生活中實例,并且設計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從的實驗現象中總結得出結論,并加以應用,只是由于上課的教室沒有太陽光能夠直接進入,因此將兩個現象放在課前觀察,物體的顏色特別是不透明物體的顏色要求在非常暗的環境下,也就是沒有其他光源的條件下完成,實際做實驗的效果將會受到條件限制,就把一些實驗現象用多媒體課件很好的補充。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結論,并鼓勵他們能夠應用在生活中解釋相關現象。教學過程:1. 引入新課:師:我們生活在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大自然是最偉大的調色板,如圖片所示,有各種顏色的花朵,色彩鮮艷的煙花,金色秋天的景色:紅色的楓葉,金黃色夾雜綠色的書頁,青色的山,朦朧的霧,還有初春景色看出的生機勃勃。當然還有這幅賞心悅目的圖片,期中最顯眼的就是這道漂亮的彩虹,我們能在教室里面自己做出一道彩虹嗎?生:(疑惑,怎么可能?)利用桌上的三棱鏡和發出白光的強光電筒,動手試試!2.新課教學:師:(演示三棱鏡將強光電筒發出的白光分解成彩色光帶的情景,引導學生觀察顏色),這個現象很明顯說明三棱鏡把白光分成了漂亮的彩帶,這個現象在太陽光下更明顯,太陽光顏色最全,并且光比較強,但由于我們課堂限制,我們只能課前觀察,以下是昨天中午帶學生錄得視頻:播放視頻;課件輔助演示,仔細觀察色帶的顏色板書:一.光的分解:太陽光(白光)能夠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叫做光的色散現象。太陽光是復色光,其他七種色光為單色光。師:光的色散現象說明: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組成的。白光被分解成七種顏色后,經過另一個倒置的三棱鏡后,可以被合成白光,這個現象叫光的混合,最早是牛頓發現的。人們進一步研究發現,自然界中只有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不能由其他顏色混合得到,而其他任何一種顏色的光都可以由這三種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生:三個同學配合演示紅綠藍三種色光的混合并觀察得到實驗結論師: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并配合色光混合的演示視頻說明光的三基色的概念。(板書)二,光的混合:光的三基色:紅綠藍師:生活中有各種各樣顏色的光源,比如電腦屏幕,顯像管電視機的屏幕,手機屏幕,能發出各種各樣顏色的光,怎樣發出的?需不需要成千上萬種顏色的光源?生:不需要,只需要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源,就可以得到各種各樣的顏色。師:我們生活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物體五彩繽紛,絢麗多彩,但是他們大部分都不是光源,為什么會呈現豐富多彩的顏色呢?(學生會對該問題有疑慮,他們認為物體的顏色就是由物體本身決定的)演示一束魅力的鮮花在不同的光照下呈現不同的顏色生:觀察到花和葉子在不同顏色光的照射下呈現不同的顏色。師:上周末布置了一項實踐活動,請大家去菜市場觀察賣肉和買西瓜的商販,都喜歡打一把紅傘,我們請兩位同學錄下了視頻(播放肉和西瓜分別在紅傘和太陽光下的情況)視頻演示豬肉在傘下和在太陽光下顏色的對比,并截屏對比圖片。師:由實例可知,物體的顏色確實跟光的顏色有關。有什么關系呢?自然界中的各種物體分成透明與不透明兩大類,我們分別對這兩類物體進行探究。三物體的顏色學生實驗一:探究透明物體的顏與什么因素有關?師:我們給大家準備了白光手電筒,還有紅綠藍橙黃和無色的透明玻璃紙,大家嘗試白光打在透明玻璃紙上,觀察顏色也就是透過光的顏色(要求打在天花板上)實驗1:用白光照射不同顏色的透明玻璃紙,觀察透過的顏色并記錄玻璃紙顏色紅色綠色藍色黃色橙色觀察到的顏色學生得出結論:透明物體透過的色光與物體顏色 ,其他顏色的光被物體 了。實驗2:不同顏色的光照在彩色玻璃紙上(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得到綠光?藍光?紅光?)照射光的顏色綠綠綠紅紅藍玻璃紙的顏色紅藍無色藍無色無色觀察到的顏色學生得出結論:透明物體的顏色由 決定,且無色透明的物體能夠透過 的光。師: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會跟什么因素有關?為什么?屏幕上有個紅色的蘋果,你們如何看到這個蘋果的?白光照在不透明物體上生:反射的光的顏色,因為人眼睛要看到物體必須有來自物體的光進入人的眼睛。學生實驗二: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照射光的顏色綠紅紅綠不透明紙的顏色紅藍紅綠觀察到的顏色師:這個現象大家只是能夠看到顏色變深了,師因為大家的光不夠強,物體也不見得是標準的紅紙綠紙,并且還有其他光源的干擾,所以大家只是看到物體顏色變深了。學生得出結論: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 決定。白色物體能夠反射 ,黑色物體能 所有光,幾乎不反射光。師:夏天大家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為什么?生:淺色特別是白色,因為白色不透明物體反射所有的色光。師:冬天喜歡穿什么顏色?為什么?生:深色特別是黑色衣服,因為黑色不透明物體吸收所有顏色的光,幾乎不反射光。師:回過頭來解釋,賣豬肉,賣西瓜的商販為什么喜歡撐一把紅傘?(提示透明物體與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生:紅傘可以看成半透明物體,可以透過紅光,而紅色的瓜瓤和紅色的肉反射紅光,紅光照上去就顯得更紅了。師:剛才演示的紅光,綠光,藍光照在鮮艷的花和綠葉上,解釋你觀察的現象生:紅光照在綠葉上,呈現接近黑色,因為綠葉反射綠光,紅光被吸收,所以呈現黑色;綠光照在綠葉上,看上去更加綠了。師:我們來看一個有趣的現象:屏幕上有一張我們初一年級集體舞比賽的照片,用你手上的彩色透明玻璃紙看這張照片。課堂小結:l 太陽光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l 光的三基色:紅 綠 藍l 透明的物體的顏色與透過光的顏色相同,吸收其他顏色的光;l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與反射光的顏色相同,吸收其他顏色的光。課堂反饋:1.一個園藝家,發現植物葉子多數呈現綠色,于是他將溫室的屋頂和四周都安裝上了綠色玻璃,只讓綠光照射植物,他認為植物喜歡綠光,這樣能讓植物生長更快,產量更高。可是園藝家失敗了沒過多久,他的綠色植物就死光了。為什么?2.投影儀的幕布為什么做成白色?課外拓展:黑色花為什么很少見?我們生活在姹紫嫣紅,色彩繽紛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們看到的黑色花卻很少.植物學家對四千多種花的顏色進行了統計,發現只有8種黑色花,而且還不是純正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原來花的顏色與太陽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關.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光的顏色不同,其熱效應不同.有色不透明物體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吸收與它顏色不同的光,黑色物體吸收各種顏色的光.花瓣比較柔嫩,為了生存,避免受高溫傷害,它們吸收熱效應較弱的光,而反射熱效應較強的光.這就是我們看到紅,橙,黃色花較多,而藍,紫色花較少的緣故.若吸收七種色光,受高溫傷害就更大,花也難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