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2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doc
課時作業(二)長度與時間的測量(30分鐘 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2012南寧中考)下列數值中,單位應該是厘米的是()A.課桌的高度約為0.8B.一支鉛筆的長度約為18C.一張試卷的厚度為70D.小明身高約為1.682.(2012廣州中考)為了檢驗人躺著和站立時身體長度是否有差異,選用下列哪種尺最合適()A.量程3 m,分度值1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3.(2012鹽城中考)下列圖中,關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確的是()4.下列測量中采用了比較合理的方法的是()A.測量物理課本一張紙的厚度時,先測出200頁同樣紙厚,然后除以200B.測乒乓球的直徑時,直接測量就可以了C.測量地圖中鐵路線長度時,用一根有彈性的棉線和曲線重合來測量D.測數學書中一張紙的厚度時,先測出200頁同樣紙厚,然后除以1005.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測量誤差,某同學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測得練習冊的長度是18.0 cm,18.1 cm,18.3 cm,18.1 cm,那么練習冊的長度最接近于( )A.18.1 cm B.18.2 cmC.18.3 cm D.18.125 cm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12分)6.(2012隨州中考)如圖測量橡皮擦的長度,為cm。7.觀察如圖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s,此時的秒表所表示的時間是s。8.判斷下列說法的正確與錯誤。(1)零刻線被磨損的刻度尺就不能再使用了。 ;(2)求平均值時,小數點后面保留的位數并不是越多越好。;(3)無論使用多么精密的測量工具,無論測量多么認真,誤差總是存在的。 。三、綜合應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9.(8分)小麗欲測量一根長為L的細銅絲的直徑,她的實驗步驟如下:A.將細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的長度LB.用刻度尺測出圓鉛筆桿上細銅絲繞圈總長度L1C.用細銅絲的長度L除以細銅絲的圈數n,即得細銅絲的直徑dD.將細銅絲緊密排繞在圓鉛筆桿上E.數出排繞在圓鉛筆桿上的細銅絲的圈數n(1)以上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步驟是,錯誤的步驟是,還缺少的步驟F是。(2)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應是。10.(5分)(2012河南中考)步行不僅是一種簡易的健身運動,而且還能方便地對一些長度進行估測。(1)人正常步行時,步距變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為身體上的一把“尺子”。為了使這把“尺子”更可靠,請你說出一種測量步距的方法。(2)小華測出自己的步距為0.5 m,他從教學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步,則教學樓的長度是多少m?答案解析1.【解析】選B。本題考查長度的單位。課桌的高度約為0.8 m,一支鉛筆的長度約為18 cm,一張試卷的厚度約為70m,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8 m。2.【解析】選A。本題考查刻度尺的選擇。人的高度大約在1.8 m左右,為了測量得準確,要一次測出人的身高,選用最大測量值為2 m以上的,躺著和站著的長度相差不大,準確到毫米就可以了;所以根據題中的選項,要用最大測量值是3 m,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3.【解析】選D。本題考查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錯;要從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或其他整刻度線開始測起,所以B錯;放置刻度尺時,刻度尺有刻度的一側應緊貼被測物體,所以C錯;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體,起始端從零開始,故D正確。4.【解析】選D。本題考查特殊測量長度的方法。200頁同樣的紙,是100張紙,因此一張紙的厚度等于200頁紙的厚度除以100。故A錯誤,D正確。由于乒乓球直徑的端點位置不易確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測量。需借助三角板測量,故B錯誤。測量地圖中鐵路線長度時,應用一根無彈性的棉線和曲線重合來測量。故C錯誤。5.【解析】選A。本題考查減小誤差的方法。由4次測量的數值以及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可以知道:此時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 cm,所以4次測量所得的數值的平均值為:18.0 cm+18.1 cm+18.3 cm+18.1 cm4=18. 125 cm18.1 cm。6.【解析】本題考查長度的測量。使用刻度尺時,首先看清量程分度值,在讀數時,需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記錄結果必須由數字和單位組成。起始刻度為3.00 cm,末刻度為6.12 cm,故橡皮擦長度為6.12 cm-3.00 cm=3.12 cm。答案:3.12(3.113.14)7.【解析】本題考查秒表的使用。使用任何測量工具都要先觀察量程和分度值,由圖可知該秒表的分度值為0.1 s。秒表的示數為小盤的分鐘數加大盤的秒讀數等于1 min 11.2 s即為71.2 s。答案:0.171.28.【解析】本題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和誤差。(1)零刻線被磨損的刻度尺可以重新選取零刻度使用,所以這種說法是錯誤的;(2)求平均值時,小數點后面一般保留與測量數值相同的位數,所以這種說法是正確的;(3)測量過程中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存在差異,即誤差總是存在的,所以這種說法是正確的。答案:(1)錯誤(2)正確(3)正確9.【解析】本題考查特殊方法的長度測量。細銅絲的直徑用一般刻度尺無法測出,應該采用特殊的方法即積短為長、測多算少的方法。答案:(1)AC算出細銅絲的直徑為d=L1n(2)D、B、E、F(D、E、B、F)10.【解析】(1)人正常步行時的步距差距雖然不大,但只測量一步的步距可能存在較大的誤差,我們可以測量出多步的步距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可以測量出10步的步距,然后除以10便可以得到步距。(2)教學樓的長度為:L=0.5 m84=42 m。答案:(1)用刻度尺測出沿直線運動10步的距離,再除以10即得步距(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