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doc
課時作業(五)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30分鐘 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不能產生聲音的是()2.下列生活中的現象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A.我們聽到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B.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C.將要上鉤的魚被岸邊的說話聲嚇跑D.人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3.解放軍報刊發題為亞丁灣,記者體驗護航“十八般兵器”的報道稱,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的護航艦艇上,出現了一種神秘的聲波武器“金嗓子”,對索馬里海盜構成了有效威懾。若要阻擋這一武器的襲擊,可以用薄薄的一層()A.半導體網 B.磁性物質網C.真空網 D.金屬物質網4.(2012徐州中考)暖水瓶的瓶膽夾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來探究真空能否傳聲。他把音樂賀卡里的電子發生器放入瓶中,根據聽到的聲音進行判斷。在他設計的下列幾組比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進行比較B.把瓶膽放在近處和遠處進行比較C.用一個完好的和一個已經漏氣的瓶膽進行比較D.將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膽中進行比較5.下表列出了相同條件下不同物質的密度,聲音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根據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空氣氧氣鋁鐵鉛物質的密度/kgm-31.291.432700790011300聲音傳播的速度/ms-1330316510050001300A.聲音傳播的速度隨著物質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聲音傳播的速度隨著物質密度的增大而減小C.聲音在金屬中傳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氣體中傳播的速度D.聲音在金屬中傳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氣體中傳播的速度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6分)6.(2012柳州中考)人們說話時聲帶在。宇航員在沒有空氣的月球上對著山崖喊話,(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回聲。7.學業水平測試考場里,開考前監考老師正在強調考試要求。老師的聲音是由于聲帶的產生的,是通過傳入考生的耳朵的。8.(2012普寧中考)我國古書夢溪筆談中記載: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的敵人的馬蹄聲,其原因是能夠傳聲,且比空氣傳聲的速度。三、簡答題(6分)9.王聰和李明在學過有關聲的知識之后,做了一個實驗:王聰在裝滿水的長鐵管一端用錘敲擊一下,李明在另一端一只耳朵靠在鐵管上,你認為李明最多能聽到幾次響聲?分別是通過什么介質傳播到耳朵中的?四、實驗探究題(7分)10.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條件,有人做了以下幾個實驗:(1)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把鐘罩內的空氣抽去一些后,鈴聲明顯減小。(2)使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濺起水花。(3)在吊著的大鐘下固定一支細小的筆,敲響鐘后,把紙在筆尖下迅速拖過,紙上便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請你想一想,能說明聲音產生條件的實驗現象是哪一個或哪幾個? 。五、綜合應用題(6分)11.八年級一班同學在國慶期間到某大山游玩,小黃在半山腰發現了一個山洞,幾個同學都圍在洞口,出于安全考慮,他們不能隨便進去,但很想知道山洞大概有多深,這時,小黃盯住手表(電子表)朝洞內大喊一聲,正好4 s后聽到比較清楚的回聲,請你計算這個山洞有多深?(設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 m/s)答案解析1.【解析】選C。本題考查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敲擊水瓶琴,水瓶振動發出聲音;真空罩中響鈴的鬧鐘振動發聲,只是聲音沒有被傳播出來;關閉的立體聲收音機,不會產生聲音;吹著的哨子,里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2.【解析】選C。本題考查聲音的傳播。我們聽到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和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以及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都是通過空氣傳播進入耳朵的,只有水中的魚聽到的說話聲是通過水這種液體傳播的。3.【解析】選C。本題考查聲音的傳播。因為真空不能傳聲,故可以用薄薄的一層真空網來阻斷聲音的傳播。4.【解析】選C。本題考查控制變量法的應用。探究真空能否傳聲,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只用一個真空的瓶膽和非真空的瓶膽比較,C選項合適。5.【解析】選C。本題考查聲速。根據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出,鉛的密度最大,但是聲音在鉛中的傳播速度要小于在鐵和鋁的傳播速度,故A說法錯誤;鋁、鐵等一些固體的密度大于空氣、氧氣氣體的密度,在固體中的速度也大于在氣體中的速度,故B說法錯誤;鋁、鐵、鉛都是固體,空氣和氧氣是氣體,鋁、鐵的密度大于空氣、氧氣的密度,故聲音在金屬中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C說法正確,D說法錯誤,故選C。6.【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當人在講話或唱歌時,聲帶會振動。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是真空的,故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對著山崖喊話不能聽到回聲。答案:振動不能7.【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老師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產生的,它是通過空氣傳入考生耳朵的。答案:振動空氣8.【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的傳播。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聽到夜襲的敵人的馬蹄聲,說明聲音通過大地可以傳播到耳朵中,說明固體可以傳聲。且聽到的聲音要比在空氣中早,說明大地傳播的速度比空氣的快。故可以說明固體傳播速度比空氣傳播快得多。答案:固體(大地)快9.【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的傳播。敲擊聲可以沿鐵管、水和空氣傳播,由于鐵管傳播聲音的速度最快,水其次,空氣最慢,所以沿鐵管傳播的聲音最先到達人耳,沿水傳播的聲音第二到達人耳,沿空氣傳播的聲音最后到達人耳,李明會聽到三次響聲。答案:李明最多能聽到三次響聲。傳播介質分別是鐵管、水、空氣。10.【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的產生。解答本題必須了解聲音的發聲條件,一是要有發聲物體,二是發聲物體要振動。(1)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把鐘罩內的空氣抽去一些后,鈴聲明顯減小,進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2)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濺起水花說明音叉發聲時在振動。(3)鐘響時能拖出彎曲的細線,說明鐘發聲時在振動。(2)(3)能夠說明聲音的產生條件。答案:(2)(3)11.【解析】本題考查回聲的有關計算。朝洞內大喊一聲到聲音被反射回來用時4 s,故聲音傳播到洞最深處的時間是124 s=2 s,山洞的深度s=vt=340 m/s2 s=680 m。答案:68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