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物理《光的折射》說課稿.doc
光的折射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我是高志遠,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現在大堿廠鎮初級中學,任教八年級物理。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3節光的折射。下面我將由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這四個方面來說明我對這節課的理解與設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是光的反射的后續課程,既能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光學的有關知識,又是后面透鏡及其應用的基礎,在教材中處于承上啟下的低位。光的折射現象學生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學生通過對光學現象的分析,可以豐富知識,開拓思維;培養密切聯系實際,運用科學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習慣和能力。2.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知道光的折射現象及折射光線和折射角;知道光的折射規律及在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能夠用光的折射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現象。通過演示實驗,指導學生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歸納規律,經歷規律的產生過程。通過探究光的折射規律的過程,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養成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學道理的習慣。3.重點難點我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光的折射規律;光路可逆。我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節課的難點:光線進入不同介質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運用光的折射解釋自然現象。二、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正處于發育、成長階段,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具有強烈的操作興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但是他們剛接觸物理,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掌握欠缺,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還需要直接經驗的支持。因此應以學生身邊事物和現象引入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直觀教學,逐步讓學生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三、教法與學法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實際情況,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景,引導啟發,分析討論,歸納結論。運用提問法、談話法、討論法、直觀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多重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引領學生的學習,展現學生的思維過程,使學生的思維過程得到自然合理的開發,最終達到學生掌握光的折射知識的目的。四、教學過程為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環節: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新課引入:演示:向透明水杯中倒入適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讓學生側面斜視觀察現象。請學生說出觀察到的現象,思考這是為什么?筷子似乎是折了,但從水中取出筷子,依然完好。由此引出新課,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很大的激發。第二環節:合作學習,探究新知。探究一:光的折射現象利用光具盤展示,一束光線從空氣中斜射入玻璃中情形。學生可觀察到進入玻璃中的光線在界面處改變原來的傳播方向,從而引出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得出光的折射的概念。為了便于交流要明確一下幾個概念:界面、入射光線、入射點、法線、入射角、折射光線、折射角。教師邊畫圖,邊對應講解,最后要求學生動手畫在筆記本上,既加深了印象,又練習了學生的作圖能力。然后請學生觀察光在玻璃中發生折射的軌跡,討論回答問題: 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三者之間有什么位置關系?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如何? 隨著入射角的變化,折射角如何變化? 當入射光線垂直于水面入射時,折射光線的方向如何?讓學生帶著問題觀察演示實驗,學生回答問題,師生合作總結出光的折射規律。通過師生合作學習,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作用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教學規律,使學生產生學習成就感,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探究二:光的折射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關系。改變入射角度,直觀顯示折射角度隨入射角度的變化關系。復習光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的實驗做法。教師演示實驗,指出:光在折射中光路也可逆。并提問:如果光線從水中到空氣中,那折射角是否小于入射角?繼續演示:光線從水中斜射進入空氣中學生觀察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結論: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偏離法線。進而總結:折射現象中,都是空氣中的角度大。繼續演示:讓光線垂直界面入射,學生觀察光傳播的徑跡。得出結論: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傳播方向不發生改變。第三環節:內化提高,鞏固練習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ABOC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4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56知識在做題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鞏固,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我設置了以下問題:1. 一束光線如右圖所示則入射光線是____,入射角是____;反射光線是_____,反射角是_____;折射光線是____;折射角是______2.古詩詞中有許多描述光學現象的句子,如“潭清疑水淺”說的就是光的 現象,“池水映明月”說的是光的 現象。3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向水面時,會發生光的____現象和____現象。當逐漸減小入射角時,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夾角將____。4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 A看到杯子中的筷子彎折 B教室里的同學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C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 D從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像通過解決以上問題,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使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并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第四環節:感悟收獲,課堂小結。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今天我們一起探究了哪些問題?你獲得了什么知識?通過問題式的小結,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重點,有利于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第五環節:布置作業,鞏固升華。課外作業是課內作業的延續,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有效地進行第二次學習,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我布置了以下作業:必做題:第49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1、2、3、4題選做題:插入水中的筷子為什么會彎折?并用折射規律加以解釋。設置必做題和選做題兩個層次的作業,滿足不同學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學生進行了基礎知識的訓練,又使學有余力的學生獲得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六、板書設計為了使板書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節課的重點,我設計了以下板書。第四節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折射規律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