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六單元綜合檢測題(含答案解析).doc
單元綜合檢測(五)第六章 (45分鐘 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1.(2012安徽中考)以下描述的各力中,兩物體必須接觸才能發生相互作用的是()2.下列物體中重力最接近1N的是()A.一袋方便面 B.一張學生桌C.一枚大頭針 D.一輛小汽車3.下列各種力的作用效果中,改變物體形狀的是()4.關于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可直接測量力B.必須先校零C.指針沒有指正零,測量時會出現誤差D.它的原理是彈簧的長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5.(2012青島中考)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的關系”的是()ABCD6.雜技節目表演中,一位雜技小丑穿著很長的大皮鞋,站在水平舞臺上向觀眾鞠躬致意,雙腳不動上身沒有躬下,而是整個身子筆直緩慢向前傾斜卻不倒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小丑的鞋子可能很重,有助于降低重心B.小丑的鞋子長,支承面擴大了,使重心在支承面以內C.小丑的鞋底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D.小丑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小丑的支持力大小相等7.(2012無錫中考)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對桌面有壓力,下列有關“茶杯對桌面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茶杯發生形變而產生的B.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C.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就是重力D.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生形變而產生的8.(2012德州中考)圖中為了增大摩擦的是()A.磁懸浮列車被軌道上的強磁場微微托起B.氣墊船的船底與水面之間有一層空氣墊C.在軸承中加滾珠D.輪胎上制有花紋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空2分,共22分)9.(2012隨州中考)如圖是測量某石塊在空氣中的重力為N。10.鉛球落到泥土地面時,變為靜止。鉛球因受到地面的作用力改變了;地面陷下一個坑,地面因受到鉛球的作用力改變了。11.甲、乙兩同學的質量之比是109,則他們的體重之比是,若甲同學的質量為50kg,則其體重是,乙同學的體重為。(g=9.8N/kg)12.汽車在緊急剎車過程中總要滑行一段距離才能停下來。當雨天路面有水時,輪胎與地面間的摩擦變,在同樣車速條件下,汽車緊急剎車后滑行的距離比路面沒有水時變,因此,司機駕車要注意“雨天路滑,小心慢行”。13.目前我國正在實施“登月工程”,月球表面沒有空氣,沒有磁場,引力為地球的六分之一,宇航員登上月球,輕而易舉地提起150kg的物體。(選填“能”或“不能”)14.如圖所示,利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在水平面上勻速向右運動,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N。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增大為4N時,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N。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0分)15.(5分)如圖所示,均勻金屬圓環被吊在空中,請畫出金屬圓環所受重力的示意圖。16.(5分)請在圖中畫出彈簧測力計對石頭的拉力的示意圖。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8分)17.(12分)(2012桂林中考)如表是小華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實驗中得到的實驗數據。測量對象質量m/kg重力G/N比值g/Nkg-1物體10.10.989.8物體20.21.969.8物體30.32.949.8(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和。(2)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將g值取為9.8N/kg。但經過精確測量,發現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著微小差異。如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區的g值大小。根據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g值相同的城市是 。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我國與許多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在這些往來的貨物運輸中,發貨單上所標示的“貨物重量”,實質上應該是貨物的 。18.(16分)(2012福州中考)小佳同學利用運動鞋進一步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的定量關系”。(1)如圖所示,他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運動鞋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N。(2)再往鞋子里添加砝碼并均勻擺放,改變的是鞋對桌面的,重復上述實驗步驟進行多次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中。實驗次數壓力F/N測力計示數/N12.323.32.634.33.445.34.2(3)請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中作出運動鞋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關系的圖像。(4)分析圖像可得結論: 。(5)若他拉著運動鞋勻速前進的速度由0.02m/s變為0.04m/s,在其他情況不變時鞋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答案解析1.【解析】選C。本題考查對力的理解。地球對人的引力、磁極間的作用力、兩帶電氣球間的斥力,這三個力不接觸也能產生;支架對磁鐵的支持力必須接觸才能產生。2.【解析】選A。本題考查力的估測。由公式m=Gg=1 N10 N/kg=0.1kg=100g,結合題中給出的物體可知,一袋方便面大約為100g,故選A。3.【解析】選C。本題考查力的作用效果。A項力使人運動起來,B項力使足球運動起來,C項力使物體彎曲,D項重力使蘋果向下運動;A、B、D項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C項改變物體的形狀。4.【解析】選B。本題考查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由題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沒有指正零,不能直接測量,否則會出現錯誤的結果,因此,使用這個彈簧測力計前應先校零;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而不是彈簧的“長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故選B。5.【解析】選B。本題考查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由于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所以用圖像來表示應該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故B項正確。6.【解析】選C。本題考查提高穩度的方法。提高穩度的方法是增大支承面,降低重心。小丑的鞋子可能很重,有助于降低重心,提高穩度;小丑的鞋子長,支承面擴大了,使重心在支承面以內,也提高了穩度;小丑靜止在地面上,小丑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小丑的支持力二力為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鞋底與地面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故小丑的鞋底沒有受到地面的摩擦力。7.【解析】選A。本題考查力的理解。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實質是彈力,是由于茶杯發生形變而產生的,桌面發生形變產生的彈力是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A項正確,D項錯誤;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受力物體是桌面,故作用在桌面上,B項錯誤;茶杯對桌面壓力的施力物體是茶杯,作用在桌面上,茶杯受到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作用在茶杯上,兩者不是同一個力,C項錯誤。8.【解析】選D。本題考查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A、B兩項中都是使兩接觸面彼此分離,可以大大減小摩擦;C項中是將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可以減小摩擦;D項中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9.【解析】本題考查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因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故示數為4.0N。答案:4.010.【解析】本題考查力的作用效果。鉛球由動到靜是運動狀態改變了,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坑說明地面的形狀發生了改變。答案:運動狀態形狀11.【解析】本題考查重力與質量的關系。重力的大小跟其質量成正比,且比值為一定值,根據G=mg可知,體重之比等于質量之比109,根據G=mg可以算出甲的體重為G=mg=50kg9.8N/kg=490N,甲、乙體重之比為109,可知乙的體重為441N。答案:109490N441N12.【解析】本題考查摩擦力的知識。當下雨天的時候,會在路面上形成一層水膜,這樣會減小地面的粗糙程度,從而造成摩擦力的減小;地面的摩擦力減小了,剎車距離會增加。答案:小長13.【解析】本題考查重力的理解與計算。150kg的物體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G=16mg=16150kg9.8N/kg=245N,成年人可提起500N的物體,所以可以輕易提起245N的物體。答案:能14.【解析】本題考查測量摩擦力的方法。利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在水平面上勻速向右運動時,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由題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6N。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之間的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增大為4N時,接觸面之間的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沒有改變,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也不變,仍是3.6N。答案:3.63.615.【解析】本題考查了重力的方向和作用點。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金屬圓環的重心在圓環的圓心上,大小用G表示。答案:如圖所示16.【解析】本題考查力的示意圖的畫法。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3N,說明彈簧測力計對石頭的拉力是3N,這個力的作用點在石頭上,拉力的方向沿彈簧測力計向上。答案:如圖所示17.【解析】本題考查重力與質量的關系。(1)實驗室測量質量和重力的工具分別是天平和彈簧測力計。(2)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重力增加的倍數和質量增加的倍數相同,是成正比的。(3)從表格數據知g值相同的城市是武漢和上海,地理位置不同,g值也在發生相應變化。根據G=mg,同樣質量的物體,在不同的地方其重力是不同的,為了交易方便,發貨單上應當標注貨物質量。答案:(1)天平彈簧測力計(2)重力和質量成正比(重力和質量的比值是個定值或重力和質量的比值是9.8N/kg)(3)武漢和上海地理位置(“地理緯度”或“地球的吸引力不同”)質量18.【解析】本題考查摩擦力大小與壓力關系的探究。(1)當運動鞋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等于摩擦力,測出了拉力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大小;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1.8N,摩擦力等于1.8N;(2)往鞋子里添加砝碼,鞋子的重力增加,對桌面的壓力增大;(3)先根據表中數據描點,再連接成線;(4)分析圖像可知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成正比;(5)摩擦力大小只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的速度無關,故當速度變大時,摩擦力大小不變。答案:(1)便于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1.8(2)壓力大小(3)(4)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成正比(5)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