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2 聲音的特性 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doc
課時作業(六)聲音的特性(30分鐘 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如圖所示,根據聲音的波形判斷,屬于噪聲的是()2.(2012咸寧中考)我們學過的許多成語包含了聲現象,如:隔墻有耳、掩耳盜鈴、低聲細語、悅耳動聽、震耳欲聾。這些成語中描述同一聲音特征的是()A.B.C.D.3.(2012揭陽中考)如圖是樓梯中的一部分,從A到B是長短不同的鐵護欄。一個同學用一根小木棒迅速從B到A逐一敲擊鐵護欄欄桿,此過程中,一定發生改變的是聲音的()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音色和響度4.(2012南通中考)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為了研究()A.音調 B.響度C.音色 D.聲音的大小5.對于下列四幅圖,說法正確的是()A.小明敲鼓時用力越大,鼓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高B.廣口瓶中的空氣越稀薄,人聽到手機的響聲越大C.紙板劃得越慢,梳齒振動得越慢,發出的音調越低D.安裝“噪聲檢測儀”可以根治噪聲污染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9分)6.現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設置噪聲監測設備,若某一時刻該裝置的顯示屏顯示59.1,這個數字表示的是當時環境聲音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這個數字的單位是,當附近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字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7.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小華把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過對這兩個實驗現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發聲的物體在,小華同學用手敲桌子,桌子發出了聲響,第一次輕輕地敲,第二次用力敲,第二次使桌子振動的(選填“振幅”或“頻率”)大,發出的聲音的響度大,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 。8.甲、乙、丙三圖都是為了減弱噪聲而采取的措施,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圖是在減弱噪聲;乙圖是在減弱噪聲;丙圖是在減弱噪聲。三、簡答題(6分)9.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比如,我們用燒水壺往暖水瓶中灌開水時(如圖),就憑(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來判斷暖水瓶是否灌滿的。那么你知道具體是怎么判斷的嗎?請作出合理的解釋。四、綜合應用題(10分)10.( 2012岳陽中考)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場所的裝修會考慮聲學吸音效果。小明同學想比較幾種常見裝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來厚度相同的四種小塊材料(聚酯棉、軟木、泡沫和海綿),進行了圖示實驗:桌面上放一個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別放上待測試的小塊材料,將懸掛在細線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釋放去敲擊玻璃杯,仔細比較玻璃杯發出的聲音大小。(1)為控制實驗過程中敲擊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實驗數據記錄如表:材料種類聚酯棉軟木泡沫海綿玻璃杯發聲大小最小最大較大較小最強最弱較弱較強你認為表中空格處應填入;(3)小明實驗中的四種材料,僅從吸音性能的角度考慮,最適合隔音墻裝修的是 ;(4)你認為影響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種類,可能還有材料的(寫出一個即可)。答案解析1.【解析】選C。本題考查噪聲和樂音的判斷。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樂音是發聲體做有規律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噪聲是發聲體做無規則的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四幅圖形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只有C圖的振動圖形是無規律的,故選C。2.【解析】選D。本題考查聲音特征的區分。“隔墻有耳”,說明聲音可以通過固體進行傳播;掩耳盜鈴是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別人的鈴鐺,使自己聽不到鈴鐺產生的聲音,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低聲細語”的“低”指的是響度;“悅耳動聽”說明聲音音質比較好,指聲音的音色;“震耳欲聾”說明聲音比較大,指聲音的響度大。故選D。3.【解析】選A。本題考查影響音調的因素。由于敲擊長短不同的鐵護欄時,鐵護欄的振動頻率不同,聲音的音調將會發生改變,故選A。4.【解析】選A。本題考查影響音調的因素。紙片在木梳齒上劃過,劃得快慢不同,木梳齒的振動快慢不同。劃得快,木梳齒振動得快,發聲的音調高;劃得慢,木梳齒振動得慢,發聲的音調低,故A正確。5.【解析】選C。本題考查聲音的綜合應用。敲鼓時用力的大小,可以改變鼓皮振動的幅度,改變發聲的響度;空氣可以傳聲,是因為空氣的振動能夠形成聲波。空氣稀薄,形成的聲波減弱,傳聲的響度減小;紙板滑動減慢,使梳齒振動變慢,降低了振動的頻率,使發聲音調變低;安裝“噪聲檢測儀”可以幫助人們了解聲音的情況,但是沒有治理作用,需要人們從實際行動出發,根治噪聲。6.【解析】城市主要街道上設置噪聲監測設備,是為了反映當時環境聲音的響度,主要是監測噪聲的聲強,即提醒人們減弱噪聲,顯示屏上數字的單位是分貝(dB)。答案:響度分貝(dB)增大7.【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產生原因的實驗探究。(1)講話是聲帶的振動,音叉發聲使水振動,都能證明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2)第一次輕輕地敲,第二次用力敲,敲桌子的力越大,桌子的振幅越大,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大;(3)桌子是較大的物體,發聲振動不易觀察,可轉換成桌面上輕小物體的振動,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紙屑或放一些小泡沫球。答案:振動振幅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紙屑8.【解析】本題考查減弱噪聲的方法。甲:城區禁止機動車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乙:戴上防噪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丙:高速公路兩邊建隔音墻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答案:聲源處人耳處傳播過程中9.【解析】本題考查聲音在生活中的應用。往暖水瓶內灌水時,由于瓶內空氣柱振動發出聲音。往暖水瓶中灌開水時,瓶內水不斷增多,瓶內的空氣柱不斷變短,容易振動,振動頻率變大,音調變高,所以通過音調高低可以判斷瓶內水是否灌滿。答案:音調聲音是由空氣柱振動產生的,向暖水瓶中倒水時,瓶中空氣柱變短,音調變高,所以我們就是根據音調越來越高判斷水是否灌滿的。10.【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的探究實驗。(1)按照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實驗中必須控制敲擊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將懸掛在細線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釋放去敲擊玻璃杯。(2)本實驗是研究不同材料的吸音效果,因此表中空格處應該填入:材料的吸音效果。(3)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聚酯棉的吸音效果最強,所以僅從吸音性能的角度考慮,最適合隔音墻裝修的是聚酯棉。(4)根據生活經驗,可以從材料的厚度、硬度、大小等方面進行猜想。答案:(1)將懸掛在細線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釋放去敲擊玻璃杯(2)材料的吸音效果(3)聚酯棉(4)厚度、硬度或面積大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