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8章第2節第1課時 液體壓強的產生、特點及計算 教案(含教學反思).doc
第二節 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第1課時 液體壓強的產生、特點及計算【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通過觀察實驗,認識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及液體內部壓強的方向2.通過實驗探究,解釋液體壓強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3.能熟練地運用液體壓強的公式p=hg進行計算二、過程與方法1能聯系生活實際,感知液體壓強是一種客觀存在2.根據固體壓強的概念,設計出證明液體壓強存在的實驗方法3.能通過實驗探究體會到液體壓強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觀察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對學習的過程、知識和方法進行總結,梳理所學知識,學會反思【教學重點】知道液體壓強的特點【教學難點】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塑料袋、側壁和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 ( 紅顏色) 燒杯、水、液體壓強計、鹽水、刻度尺、鐵架臺.【教學課時】1課時【鞏固復習】教師引導學生復習上一節內容,并講解學生所做的課后作業(教師可針對性地挑選部分難題講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新課引入】多媒體展示潛水艇及潛水員潛水視頻,要知道潛水艇為什么要用厚鋼板制成,潛水員潛水時為什么要穿抗壓很強的潛水服?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節“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課堂導學】【指導預習】閱讀課本P148P151頁的文字內容和插圖,在基本概念、定義、規定及規律上,用紅筆做上記號,并完成學案中“課前預習”部分.各小組交流討論,提出預習疑問.【交流展示】1.各小組代表舉手發言,報告“課前預習”答案,教師評價訂正.2.學生質疑,教師指導釋疑.【拓展探究】知識點1流體壓強的產生及特點一、教師演示下列甲、乙、丙三個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交流,回答下列問題:師上述三個實驗中的現象分別是什么?這些現象證明了什么?生:甲、乙橡皮膜向外凸出,證明液體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動性,對容器底和側壁有壓強;丙中越往下的孔噴出的水越遠,說明越深的地方水的壓強越大.二、教師講解課本圖8-19 U形管壓強計的作用、構造、原理后,學生分組實驗,多媒體展示下表,引導學生實驗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師生互動歸納總結: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各處、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隨液體深度的增加,壓強隨之變大;不同的液體,產生的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知識點2公式phg的推理及計算一、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本圖8-20,證明phg.二、學生小組討論回答下列問題.師1.公式pgh各物理量的單位怎樣?計算中應注意什么?生:1.(1)密度的單位是kg/m3,深度h的單位是m,壓強p的單位是Pa,1Pa=1 N/m2.(2)pgh計算中應注意:液體內部壓強公式pgh中的“h”不是高度,是液體中某研究點到液面的豎直深度公式p=FS是壓強的定義式,適用于一切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壓強計算;而公式p=gh只適用于液體壓強的計算解決壓強綜合題時,一定要先分清是固體壓強還是液體壓強,一般情況下,解決固體壓強問題時先計算壓力(用F=G總),后考慮壓強(用p=F/S),解決液體壓強時,先分析壓強(用p=gh),再求壓力(FpS).師2.深海潛水必須穿特制的潛水服,水壩下部修建得總比上部寬些的原因是什么?生:2.從公式pgh可知水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課堂小結指導學生歸納總結本節課學到了什么.課后作業1.請同學們完成課本P154頁作業1.2.請同學們完成課時對應訓練教材習題解答(P154)1.甲 丙1.在引導學生學習液體壓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關注學生生活,引導學生從分析日常生產、生活中的事例入手,聯系以前學生的知識進行類比分析,同時注重探究方法的滲透和傳授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理念,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是有用的、有趣的,物理是好學的2.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學生的興趣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出發,設計合理的教學環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讓學生自己設計探究方案,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研究液體壓強特點的實驗,教師適當的引導,學生小組實驗探究,分析、討論得出結論,然后進行交流在推導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的過程中,為了降低難度,教師以提綱的形式引導學生分析、推導,這樣既使學生熟悉了前后知識的聯系,又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
- 關 鍵 詞:
-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8章第2節第1課時 液體壓強的產生、特點及計算 教案含教學反思 滬科版八 年級 一冊 物理 課時 液體 壓強 產生 特點 計算 教案 教學 反思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