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0章第5節(jié)第1課時 認識機械效率 教案(含教學反思).doc
第五節(jié) 機械效率第1課時 認識機械效率【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能結(jié)合實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2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思考和討論,知道W有、W額外、W總的含義并清楚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2通過觀察、分析和討論,理解額外功產(chǎn)生的原因,知道機械效率W有,所以1,因此機械效率必然小于100如果有人告訴你某機器的大于1或大于100%,那肯定是錯誤的(二)學生自主完成教材例題練習有關(guān)機械效率的簡單計算,規(guī)范解題格式,能正確找出使用機械時所做的有用功和總功教師選部分同學的解題過程,利用實物投影進行展示,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并及時糾正.例 如圖所示,用滑輪或滑輪組(單個滑輪的型號、重力相等)提起同一重物,其中機械效率最高的是( )解析:機械的自身重力影響機械效率的大小,那么用定滑輪、動滑輪分別提起同一物體時,定滑輪的機械效率大些答案:B課堂小結(jié)教師指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本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課后作業(yè)1.請同學們完成課本P205頁作業(yè)3、4.2.請同學們完成本課時對應(yīng)的練習.教材習題解答(P205)3.(1)建筑工人所做的有用功W有Gh=500 N2m=1103J;(2)因為建筑工人使用的是定滑輪,所以s=h=2m,則建筑工人所做的總功W總Fs=600N2 m=1.2103J;(3)此定滑輪的機械效率=W有W總100%1103J83.3%.4.利用杠桿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總=Gh=320N0.5m=160J;利用杠桿所做的總功W總Fs=100N2m=200J;杠桿的機械效率=100%160J/200J100%80%.1.總功:拉力所做的功2.額外功:利用機械做功時,對我們是無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有用功:總功減去額外功4.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機械效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1.在區(qū)分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明白對沙子所做的功是有用功,而其他的如動滑輪、繩子、人自身重力等做的功,是無用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實際過程中使用機械做的功為總功接著,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實際事例相互交流與分析,從而加深理解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概念2.理解機械效率時,可以結(jié)合身邊使用機械的實例,設(shè)計數(shù)據(jù)計算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再計算機械效率,這樣既熟悉了功的計算,又加深了對機械效率的理解3.改變提起的物體的重力可以影響機械效率,教師可以設(shè)置以“同一滑輪組提起不同重力的物體,計算它的機械效率”為題目的實驗,讓學生動手計算進行比較,來消除學生心里的疑惑(這個也可以留在下一課時中加深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5
- 關(guān) 鍵 詞:
-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0章第5節(jié)第1課時 認識機械效率 教案含教學反思 滬科版八 年級 一冊 物理 10 課時 認識 機械效率 教案 教學 反思

關(guān)于本文
相關(guān)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