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九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3章第三節 內燃機 教案.doc
第三節 內燃機 1、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熱機中能量的轉化(2)知道四沖程內燃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3)了解汽油機和柴油機的主要區別能力目標:通過分析汽油機和柴油機的構造個工作過程的異同,學習分析和比較的研究方法情感目標:了解這些內燃機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感受到技術進步在工業文明發展中的重要作用2、 教學重難點重點:汽油機的工作過程難點:汽油機和柴油機的做功沖程的認識三、教學過程1、引入新課:用酒精燈給試管中的水加熱,由于燃料在試管外燃燒,熱量損失較大,內能的利用率較低。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內部去燃燒,來獲得更大的動力?2、進行新課:板書:第三節 內燃機內燃機:燃料在氣缸內燃燒的熱機課件展示:各種現代交通工具(讓學生說說感受)(1)汽油機最常見的內燃機,以汽油或柴油為燃料,分別叫做汽油機和柴油機我們首先介紹汽油機板書:一、汽油機:用汽油作燃料的內燃機構造(課件展示,邊指示邊講解):進氣門,排氣門,火花塞,氣缸,活塞,連桿,曲軸。(介紹名稱的同時,介紹各部分的功能)沖程:活塞從氣缸一端運動到另一端叫做一個沖程工作原理:(邊動作邊講解,并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活塞、氣門、連桿、曲軸的動作情況)內燃機的工作過程以一個循環為一個單元,一個循環又分為四個沖程開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氣缸上端,進、排氣門均關閉。工作時,活塞由上向下運動,進氣門打開,排氣門仍關閉。由于缸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空氣和汽油的混合氣體被吸入氣缸。這是第一個沖程板書:吸氣沖程活塞運動到最下端,就開始轉為向上運動。這時進氣門、排氣門都關閉,混合氣體被強行壓縮,使氣體的溫度升高,壓強增大。這是第二個沖程板書:壓縮沖程壓縮結束時雖然溫度較高,但未能達到燃料的燃點。在壓縮沖程結束的瞬間,火花塞產生電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燒,產生高溫高壓氣體,高溫高壓燃氣推動活塞由上向下運動,通過連桿帶動曲軸轉動。實現了內能向機械能的轉化。這是第三個沖程板書:做功沖程做功沖程結束,活塞繼續由下向上運動,進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燃燒后的廢氣被活塞推出缸外。這是最后一個沖程板書:排氣沖程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運動,從此進入下一輪循環。能量的轉化:問:汽車在開動前,是如何使內燃機起動的?學生回答后總結:通過外力先使飛輪和曲軸轉動起來,由曲軸通過連桿帶動活塞運動,消耗機械能來幫助內燃機完成吸氣、壓縮兩個沖程內燃機一旦開始做功,內能就會轉化成曲軸的機械能。這時曲軸獲得的機械能一部分通過做功,一部分通過飛輪(與曲軸相連的質量較大的輪子)保存起來。然后依靠飛輪的慣性再反過來向外輸出帶動曲軸轉動,靠消耗飛輪的機械能完成排氣以及下一循環的吸氣、壓縮。這樣內燃機就可連續工作下去了。板書:在做功沖程燃氣對活塞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其余三個沖程靠消耗飛輪的機械能來完成打開flash課件,讓學生理解汽油機的工作原理。(2)柴油機板書:二、柴油機:用柴油作燃料的內燃機柴油機與汽油機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柴油機與汽油機的相同點:都是內燃機;一個工作循環都要經歷四個沖程柴油機與汽油機的不同點:構造方面:柴油機沒有火花塞,而在相應位置上安裝的是噴油嘴;工作過程上:吸入的氣體不同(汽油機吸入的是什么?柴油機吸入的只是空氣);壓縮情況不同(問:汽油機壓縮沖程末溫度、壓強多大?柴油機壓縮沖程末,氣體體積要小得多。所以壓強更大,溫度更高,這個溫度早已超過了柴油的燃點);點火方式不同(汽油機靠火花塞點火。柴油機由于壓縮氣體溫度已超過柴油燃點,從噴油嘴噴入霧狀柴油便可立即燃燒。這種方式稱為壓燃式);用途方面:柴油機比汽油機便宜,但汽油機一般比柴油機輕巧,所以汽油機通常用在飛機、小汽車、摩托車及一些小型農用機械上。而柴油機一般用在艦船、載重汽車、拖拉機、坦克以及發電機等大型設備上。3課堂小結(略)4布置作業(l)簡述四沖程內燃機的工作過程。(2)回答下列問題:內燃機的四個沖程順序能顛倒嗎?為什么?內燃機一個工作循環活塞往復運動幾次?曲軸轉動幾周?4、 課堂練習,鞏固提高 完成PPT上面的練習題五、板書設計第3節 內燃機一汽油機1、構造:2、汽油機的四個沖程: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3、汽油機的應用二柴油機1、柴油機和汽油機的區別2、柴油機的應用六、課后反思 教材利用圖例說明了汽油機的結構,并用四個參考圖詳細分析了汽油機的四個沖程,指出汽油機實際工作時,是靠外力使曲軸和飛輪先轉動起來,帶動活塞運動后汽油機才自己工作柴油機教學比較簡單,只是說明了其工作過程,并分析了和汽油機的區別,指出了柴油機的應用要求學生能說出汽油機和柴油機在工作過程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本節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總結能力,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所以在教法上有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比較、聯系實際這些方法6
- 關 鍵 詞:
- 滬科版九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3章第三節 內燃機 教案 滬科版 九年級 一冊 物理 13 三節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