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第8課第二課時 科技改變世界 教案.doc
第2課時 科技改變世界案 例 一教學設計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學課件、收集三次工業革命相關資料、繪制表格學生準備:收集科學發明與應用是如何推動社會發展的相關資料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1.導入: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出現,都會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改變著世界的面貌,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對世界的認識,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科技在不斷地改變著世界。2.質疑:科技發展經歷了怎樣的進程?我們一起來了解。3.板書:科技二、了解三次工業革命1.談話引導,科技的進程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2.質疑、思考:(1)每一次的工業革命的標志是什么?(2)每一次的工業革命有哪些科技成果?主要是哪位科學家發明的?(3)每一次的工業革命給我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哪些便利?3.學生自主閱讀教材60頁圖文材料,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4.教師引導填寫第一次工業革命情況。5.結合教材61頁“活動園”的圖示,聯系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交流:科學發明與應用是如何推動社會發展的?6.生展示交流,補充圖表7.自主閱讀教材61頁“閱讀角”兩個小故事。8.科技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在生活中,人們最熟悉的就是電,大家一起來找找生活和生產中的電。9.思考:從瓦特、愛迪生的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啟發?10.生交流,師引導梳理提示:從小熱愛科學,留心觀察生活,善于發現問題、大膽思考問題、勇于解決問題,不斷嘗試實踐等。11.學生講一講其他科學家的故事或補充收集的相關資料。12.小組內交流、討論、填寫第二、第三次工業革命情況表。13.教師引導并相機補充相關資料,如:每一次革命的時間等。三次工業革命情況次 數時 間標志科技成果帶來的便利著名科學家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14.完善表格的填寫,對知識進行梳理。次 數時 間標志科技成果帶來的便利著名科學家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火車、輪船、織布機方便了運輸和出行,提高了生產效率瓦特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紀70年代電的發明和廣泛應用電力、汽車、飛機、電話、電報、電視機、冰箱、空調照明、帶動機器、出行快捷、通信聯系方便、生活質量提高法拉利,諾貝爾,愛迪生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50年代計算機的發明電腦、核技術、生物工程、太空技術更方便交流信息,人類有了新的能源,揭示生命的奧秘,探索宇宙愛因斯坦三、了解信息化社會的科技成果1.過渡:20世紀90年代國際互聯網的形成,標志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它使人類的生產、生活、學習和工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互聯網技術為我們創造了發布信息、閱讀新聞報道、娛樂、交流等的新平臺。2.出示圖片,了解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發揮的重大作用。3.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你的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用互聯網技術干了什么?4.學習新名詞:創新驅動發展。5.過渡: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了豐碩成果,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打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6.教師介紹相關知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其具體內涵是指,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和文化創新相結合,推動發展方式向依靠持續的知識積累、技術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升轉變,促進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精細、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過去一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能力和效率進一步提升。2012年底召開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我們黨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決策。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自主創新,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兩層含義:一是中國未來的發展要靠科技創新驅動,而不是傳統的勞動力以及資源能源驅動;二是創新的目的是為了驅動發展,而不是為了發表高水平論文。7.閱讀教材62頁“活動園”,了解“天眼”: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8.補充相關資料。教師播放視頻:“天舟”會“天宮”創新驅動型科技成果強國惠民的視頻。9.學生認真觀看視頻,談談觀后收獲。四、高科技帶來的麻煩1.過渡:任何一項科技成果的應用,往往蘊含利與弊的雙重性。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在享受科學技術成果的同時,也遇到新的煩惱。2.閱讀教材第63頁圖文資料,說說哪些科技成果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危害?3.學生交流:農藥對土壤、水、農作物的污染;電子垃圾對環境的污染。4.你還發現生活中有類似的例子嗎?和小組同學說說它給人們帶來了哪些危害。5.引導質疑:如何減少科技帶來的煩惱,讓科技更好地為人類服務?6.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的網站,讓學生明白:科學需要更多的觀眾參與。7.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63頁的正文內容,提示:減少科技的煩惱,還需要科學家的道德自律和相關的法律來保障。8.閱讀“相關鏈接”,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的法律條例,讓法律保障科學技術的純凈。五、課堂總結科技的發展經歷了三次大的工業革命,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改變了世界。我們在享受科學技術成果的同時,也發現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善用科技,讓科技更好地為我們人類造福。板書設計: 科技改變世界三次工業革命作用:發揮科技成果(創新驅動發展) 危害:減少
- 關 鍵 詞:
-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第8課第二課時 科技改變世界 教案 部編版 六年級 下冊 道德 法制 第二 課時 科技 改變 世界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