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花城版七年級下冊音樂《彼得與狼》教案(何老師).doc
交響童話彼得與狼片段欣賞課教案1 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初步了解樂器的音色特點和豐富的表現力,體驗音色、旋律、節奏、速度等音樂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現效果。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和想象力,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2.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分辨弦樂、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圓號、定音鼓等樂器的音色,能說出樂器所塑造的音樂形象。熟悉交響童話中人物的音樂主題,能說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題。3在音樂賞析過程中,培養學生對音樂童話的欣賞興趣,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增強學習信心。二教學重點:聽辯各種樂器的音色,說出樂器名稱以及各個樂器音色所刻畫出來的人物。三教學難點:感受并出演樂器所塑造的音樂形象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題旋律。四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導入:“我做你猜”游戲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稱叫我做你猜?我做動作你們來猜,猜人物?開始(分別模仿老爺爺和少先隊員的動作)學生:自由回答師:同學們真棒,一下就猜出來了!今天老師要用音樂來講一個故事。而剛剛的老爺爺和少先隊員就是故事的人物角色,我們的故事叫:板書課題交響童話彼得與狼(揭示課題,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如何用音樂來講故事。(二)新課教學1.齊讀課題彼得與狼,解釋什么是交響童話?(學生回答后根據答案及時評價)就是通過管弦樂器演奏音樂來敘述的童話故事。2.展示西洋管弦樂隊圖,認識樂器分類。3.簡介普羅科菲耶夫,播放視頻了解故事梗概。請學生說說劇中人物關系。4.搶答:以小組為單位,聽音樂辨別這段旋律所代表的角色,說說為什么?5.依次觀看短視頻,了解樂器的演奏方式、感受其音色及其塑造角色的形象特點。(1)“小鳥”主題旋律聆聽旋律,感受其音色及速度,通過樂器演奏刻畫了小鳥什么樣的形象和特點?(出示長笛演奏視頻)(2)獵人的“槍聲”聽聽這聲音,感受其速度與力度,什么樣的樂器才能把槍聲的爆發力展現出來呢?(出示定音鼓)(3)“貓”主題旋律師:(播放貓主題)它想干什么呢?為什么會讓你有這種感覺呢?(跳音)師:能把貓那躡手躡腳地,想吃小鳥的心態表現得那么逼真!會是什么樂器呢?(出示單簧管)(4)“彼得”主題旋律a.感受旋律所表現的人物性格特點(從旋律、情緒上說)b.用“啦”哼唱主題旋律(5)“爺爺”主題旋律師:這時,彼得的爺爺出來了,聽聽這段音樂的速度怎樣?它表現了一位怎樣的老爺爺啊?為什么爺爺會有這種情緒?大家想想,用哪種樂器來表現老爺爺好呢?(播放老爺爺主題)(6)“狼”主題旋律師:這段音樂讓你感受到了怎樣的氣氛呢?為什么會讓人覺得那么陰森、可怕呢?能聽出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出示圓號音頻與視頻)師:這樣的音樂讓你在眼前出現了一只怎樣的狼呢?這是用三支圓號演奏的。即興表演:請個別學生上臺表演狼的角色 (7)“鴨子”主題旋律師:你覺得這段音樂表現了一只怎樣的鴨子呀?為什么?(從速度、情緒、裝飾音說)師:什么樣的樂器能把鴨子的步履蹣跚及悲劇命運表現出來呢?(出示雙簧管并簡單介紹)6.連線鞏固練習:聽主題音樂、辯樂器并說出主題音樂對應的人物形象特點。(請學生上黑板完成連線)7.小組討論:第一幕 彼得與小伙伴們以小組為單位,按照任務卡的角色對號入座,討論角色的表現,聽到對應的主題音樂,整個小組動起來把角色表演出來。8.我能演: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出來合作出演第一幕(老師根據表演及時給予表揚鼓勵)9.第二幕 狼來了師:對于老爺爺的擔心,彼得卻并不害怕。他說:“少先隊員最勇敢了,我可不怕狼。”可是,不久,狼就真的出現了!彼得的小伙伴面臨怎樣的處境呢?(播放狼吃鴨子的視頻片段)10.第三幕 抓狼師:現在的情形是這樣的,鴨子被狼吞進了肚子,貓和小鳥都躲到了樹上,彼得則在大門里把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一點兒也不害怕,他決定和小鳥合作把狼給制服。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播放抓狼視頻)11.第四幕 獵人(集體模仿獵人的腳步聲和槍聲)師:狼是被抓住了,可還是不能靠近它呀,會被咬的。這時,大家希望誰能出現呢?那獵人來了沒有呢?(播放獵人主題)師:你們想當獵人嗎?想體驗獵人開槍的感覺嗎?我們來做一回獵人,踩著音樂節奏踏步,槍聲用掌聲表示。(再次播放獵人主題,師生共演)(三)小結彼得終于在爺爺和獵人的幫助下成功抓住了狼,并把它送進了動物園。這部彼得與狼完整的播放共需要將近30分鐘,由于時間有限,我們不能在這節課上完整地播放它了,我們下節課再完整地來欣賞。通過這節課對交響童話彼得與狼的欣賞,你有什么收獲嗎?它帶給了你怎樣的啟示呢?(要團結起來,機智勇敢地去斗爭,就能戰勝兇惡的敵人。5
- 關 鍵 詞:
- 彼得與狼 花城 年級 下冊 音樂 彼得 教案 老師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