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2.3《快與慢》課件(宋老師安徽市級優課).pptx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第三節 快與慢,學習目標,1、知道速度的概念 2、能夠正確進行單位換算 3、了解勻速直線運動以及平均速 度的概念 4、運用速度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一、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一) 、相同時間比較路程,(二) 、相同路程比較時間,(觀眾),(裁判),如果時間和路程都不相同,怎樣比較快慢?,汽車和飛機誰運動得快?,1s:,利用兩個物理量的比值,可以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這種方法叫比值定義法。,二、速度,(1)定義:,在物理學中,將物體在一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與 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稱為速度。,如果我們用符號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則上面的公式可寫成:,速度的物理意義:在物理學中,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推導:,讀作:米每秒,秒,米,(千米/時),小時,千米,讀作:千米每時,基本單位:米/秒(m/s)常用單位:千米/時(Km/h),速度單位,(米/秒),“m/s”和“km/h”兩個單位之間是否存在關系,如果有,那是多少? 1m/s=3.6km/h,思考題,1m/s=,=3.6km/h,m/s km/h,1km/h=,速度單位換算,結論:,3.6,3.6,10m/s表示的意義?,54km/h表示的意義?,物體每秒鐘通過的路程是10m,物體每小時通過的路程54km,一些物體運動的速度 v/(ms-1),蝸牛的爬行 約1.5mm/s 人步行 約1.1m/s 自行車 約5m/s 高速公路上的小車約28m/s 普通列車 約40m/s 雨燕 最快達48m/s,例題: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ms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聽到距你3.4km處產生的雷聲?,要求:,(用文字和符號寫出已知量,注意單位要統一),(用文字和符號寫出所求量),(寫出原式公式和推導公式,帶上公式進行計算),(最后寫出答案,注意單位不加括號),例題: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ms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聽到距你3.4km處產生的雷聲?,已知:340ms 3.4km3400m。,求:t,答:需要大約10s才能聽到相距3.4km處產生的雷聲.,一輛汽車行駛在合肥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汽車上的速度表指針始終指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汽車由圖中所示的位置處行駛到處,需要多少時間?,例題,活動一:,請根據速度公式計算下面這輛小車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20m/s,20m/s,20m/s,汽車的運動有哪些特點?,1、運動速度不變,2、直線運動,3、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勻速直線運動,請根據速度公式計算下面這只天鵝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返回,10m/s,13.3m/s,20m/s,活動二:,天鵝的運動有哪些特點?,1、運動速度發生變化,2、直線運動,3、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一定都相等,變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相等的。,變速直線運動:,物體速度發生變化的直線運動,物體在運動中,運動快慢在發生變化,我們可以用平均速度來大致表示物體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課堂小結,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惑呢?,課后作業: 課本作業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