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音樂2《歌唱祖國》教案(西藏市級優課).doc
歌唱祖國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 1. 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進行曲風格及其速度、力度、節拍特點。2. 分析歌曲中附點音符和八度大跳對歌曲情緒表達的作用。3. 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 背唱歌曲。2學情分析 在學唱這首歌曲時,要有唱譜聯系。第一,用首調唱名法,了解D大調的音位;第二,掌握弱起節奏和附點節奏,從理論上理解時值關系,從感覺上體會節奏。3重點難點 1.學唱歌曲做到有感情地演唱,并背唱。2.用首調唱名法了解D大調的音位。3.準確演唱歌曲的弱起節奏和附點節奏。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提問導入 (1)學生踏著歌曲歌唱祖國的節奏進教室,教師采用提問方式導入課題。(2)欣賞升國旗視頻,教師提問:看升國旗同學們想到了什么?在什么場合需要升國旗?(3)介紹作曲家王莘的個人生平和歌曲的創作背景。活動2【講授】新課學習 2.新課學習(1)聆聽歌曲歌唱祖國。(2)請學生談聆聽后的體會和感受,并回答問題。(例如:歌曲表達了什么情緒?是什么風格的音樂?)(3)再次聆聽歌曲或教師范唱,請學生思考或分組討論為什么歌曲是進行曲風格?這種風格是怎么表現出來的?(4)教師總結:歌唱祖國的進行曲風格正是通過行進的速度、鏗鏘的力度、強弱對比鮮明的四二拍表現出來的。3.學生學唱歌曲 (歌唱祖國歌曲學習)(1)學唱歌曲曲譜,請學生試著用首調唱名法演唱歌曲曲譜。(2)請學生討論在曲譜中有哪些特殊的節奏。(3)練習附點節奏。教師拍擊節奏,學生模仿。老師結合歌曲曲目出示節奏練習:,并請學生說說附點節奏給人的感受以及對表現歌曲情緒的作用。(4)練習弱起節奏。教師講解弱起節奏的概念,并通過對比練習讓學生感受弱起節奏的強弱特點。教師出示兩條節奏練習:教師請學生談談這兩條節奏在強弱變化上有什么不同,在唱譜時應怎么做。(5)學唱歌詞。按歌曲旋律節奏朗誦歌詞。填詞演唱,注意附點節奏和切分節奏要唱得準確。注意切分節奏的強拍位置。教師糾正學生演唱的不當之處。學生隨歌唱祖國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活動3【活動】歌曲分析 歌曲分析(1)聆聽錄音,請學生思考:這首歌曲可以分為幾段(課件歌唱祖國樂曲結構圖)。(2)聆聽教師范唱(范唱應注意第一和第二樂段間的情緒對比),請學生討論:歌曲的旋律進行有什么特點?歌曲表現了幾種情緒?采用什么表現手法來表現兩種不同的情緒?(3)請學生思考討論這首歌曲的調性,教師通過對比第一段大調色彩與第二段小調色彩,進一步闡釋第一段與第二段演唱情緒的不同。完整演唱歌曲請學生帶著感情隨音樂歌唱祖國伴奏完整準確地演唱,并嘗試背唱。活動4【活動】拓展教學 欣賞銅管樂合奏歌唱祖國,與歌曲演唱進行對比,感受兩種不同表現形式的不同音響效果和細微的情感差異。活動5【活動】課堂小結 (1)歌曲的進行曲風格是通過速度、力度、節拍表現出來的,并通過附點音符與弱起小節的使用體現了歌曲雄壯有力的進行曲特點。而歌曲第二段的抒情情緒(在對比中)更襯托出歌曲(第一段和第三段)勇往直前、雄壯寬廣的氣勢。(2)在這節課結束前,請同學們思考歌唱祖國是懷著對祖國之愛的奮斗之歌,還是思念之歌?我們應該如何演唱?(3)請學生集體有感情地演唱或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