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1《牛頓第一定律》教案(吉林省級優課).doc
第八章 運動和力第一節 牛頓第一定律 第2課時 慣性(一)學情分析 對慣性現象充分理解,實驗探究激發學生興趣,探究慣性特點(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是慣性,認識一切物體都有慣性。2過程與方法:會用物體的慣性解釋慣性現象,培養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慣性現象,向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三)教具慣性小車和長方體物塊,慣性球,紅色液體和燒杯,鐵架臺和長紙條,慣性小球和長木板,生、熟雞蛋各一個。(四)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么?答: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二、慣性教師: 從牛頓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體都具有保持靜止狀態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這種性質叫做慣性也可以說物體有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在我國以前有人用“動者恒動,靜者恒靜”來表述物體的慣性這句話可以做如下解釋物體具有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所以物體運動時要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物體靜止時要保持靜止狀態不變這里的“恒”是永久的意思,即原有的運動狀態會永久保持,直到有力的作用才能使它的運動狀態改變定義中提到一切物體都有慣性,也就是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這是慣性的一個特點,慣性還有哪些特點呢?我們來看一下大屏幕。(PPT)特點:1、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即無論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無論物體是受力還是不受力,在任何時候,任何狀態下都具有慣性.2、慣性不是力,在解釋慣性問題時,只能說“由于慣性” 、 “具有慣性”.而不能說“受到慣性” 、 “由于慣性的作用” 、 “克服慣性”等,否則就將慣性和作用力混為一談.3. 所有的物體都有慣性,但不同物體的慣性大小是不同的,物體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物體的質量越小,慣性越小,質量是物體慣性的量度.三、慣性現象教師:下面我們通過幾個表現物體具有慣性的小實驗來探究一下慣性的特點。演示實驗:1汽車起動發生的慣性現象(PPT)教師:我們在小車上立一個木塊,在小車突然啟動時,會發生什么現象?教師:請大家根據小車模擬汽車啟動,解釋汽車起動時乘客為什么向后傾倒?教師:我們用慣性解釋物理現象,必須抓住慣性是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這一實質,所以我們必須說明研究對象的原狀態,接著描述物理過程(哪個物體或哪一部分突然發生的情況),最后說出研究對象由于慣性要保持原狀態。啟動前木塊處于靜止狀態,啟動時,木塊底部隨小車一起運動,但是由于有慣性,木塊上部還要保持靜止狀態,所以木塊向后傾倒這個實驗再現了汽車啟動時乘客向后傾倒這一普遍現象2剎車時的慣性現象教師:在小車上立一個木塊,使小車和木塊一起運動,小車突然停住時會發生什么現象?(學生討論,回答,教師點評)教師: 剎車前木塊和小車一起運動,剎車時,木塊底部和小車都停住了,但是由于有慣性,木塊上部還要保持向前運動,所以木塊向前傾倒這個實驗再現了汽車緊急剎車時乘客向前倒這一普遍現象3慣性小球實驗我們把一個小球穩穩地放在小木片上,用彈簧片迅速地把小木片彈出去,注意觀察發生的現象(學生到前面演示)小木片彈出去后,小球落在了原處。教師:請大家解釋小球為什么會落到原處?(學生回答,老師點評)木片被彈出去之前,小球處于靜止狀態木片被彈出過程中,小球由于有慣性,還應保持原有的靜止狀態,所以小球落在原處。以上三個實驗說明了固體具有慣性。4、液體慣性實驗燒杯中裝滿紅色液體,使拿在手中的杯子突然由靜止變為運動。觀察到杯中液體向后潑出。教師:請大家解釋紅色的液體為什么會向后潑出呢?(學生回答,老師點評)杯子運動前,液體是靜止的,當杯子突然運動,液體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液體向后潑出,說明靜止的物體有慣性、液體有慣性。得出結論:靜止的物體有慣性,液體有慣性。5、 氣體慣性實驗在鐵架臺的橫桿上粘四張紙條,間隔為十厘米左右,然后對前端紙條用扇子扇一下,第一張紙條飄動說明空氣運動了,扇子停扇,后面的紙條仍逐一飄動。教師,后面的紙條為什么能飄動呢?(學生回答,老師點評)扇扇子使氣體流動,當停止扇扇子時,氣體由于慣性,仍舊向前運動,直觀現象就是帶動了后面的紙條飄動。證明運動的氣體繼續運動,得出結論:氣體有慣性。6、 質量對慣性的影響的實驗同一輛小車,兩次都從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下滑(到達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第一次,小車里沒有砝碼,質量較小,第二次,小車里加入砝碼,質量變大,觀察到質量大的小車移動的距離更遠,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點評)小車由于慣性會繼續向前運動,質量越大,說明小車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能力就越強,越不容易停下來。結論:物體質量越大,慣性越大。這個實驗說明了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要嚴謹超載。教師:接下來我們來做個生活趣味實驗7、 雞蛋旋轉實驗一個生雞蛋,一個熟雞蛋,旋轉,輕輕按停后立即松手,一個雞蛋繼續旋轉,一個雞蛋不再旋轉.教師:原因是什么?由此判斷哪個是生雞蛋?(學生回答,老師點評)繼續旋轉的是生雞蛋,當雞蛋旋轉時,生雞蛋的蛋清蛋黃是液體,會運動,當蛋殼被按停,蛋清蛋黃由于慣性繼續運動,于是帶動蛋黃一起重新動起來。8、 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事物做關于慣性的實驗學生發揮,讓學生一一演示,并解釋。課堂練習PPT四、慣性的利用與防止教師: 同學們現在對慣性已經十分了解了,而慣性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經常涉及,有些慣性有利于我們生活,有些慣性則需要避免,我們簡單來區分一下,看這兩幅圖,PPT 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采用助跑的方式讓自己跳的更遠,為什么呢?學生回答:經過助跑的運動員起跳后在空中由于慣性仍能向前飛出一段距離,所以跳的更遠。教師:所以 這屬于-慣性的利用(停頓,學生齊答)教師:再來看這兩幅圖,安全帶和安全氣囊,能起到什么作用?學生回答:防止汽車在剎車時由于慣性對人體的傷害教師:所以這屬于-慣性的防止(停頓,學生齊答)教師:接下來同學們看,以上現象中,哪些是屬于慣性的利用,哪些是屬于慣性的防止的呢?(3、4、5、6、7、8)利用(1、2、9、10)防止。教師:接下來我們總結一下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別PPT五、課堂小結并總結性書寫板書板書: 8.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一、 慣性:定義二、 慣性特點三、 慣性的利用與防止四、 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別六、課堂練習1在水平軌道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列車車廂的天花板上懸吊一個小球a,地板上有b、c、d三點,其中b點位于小球a的正下方,如圖所示,若空氣阻力不計,燒斷細線后,小球a將()A落在b點上B可能落在bc兩點之間C落在d點上 D可能落在bd兩點之間2、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 和 的兩個物塊甲與乙放在上表面光滑且足夠長的木板上,隨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線做勻速直線運動,當木板突然停止時,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甲將與乙發生碰撞B若,甲將與乙發生碰撞C只有當時,甲、乙才不會碰撞D無論甲與乙的質量關系如何,它們始終不會碰撞3、 如圖819所示的幾種現象中,不是利用慣性的是()4小麗同學在家里自己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她將一個熟雞蛋放在蓋住水杯的硬紙板上,當她用尺子突然彈擊紙板時,看到紙板飛出,雞蛋落入杯中。請你結合所學物理知識簡要解釋原因。 5、課下討論題要想擊中地上的目標,飛機應當飛到目標上空再投彈,還是提前一段距離?為什么?(五)、教學反思1、對學生不放心,怕學生出錯,所以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不足,不利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2、對教學過程的設計,還可以進一步加工,使知識變的更生動,提高學習興趣
- 關 鍵 詞:
- 牛頓第一定律 人教版八 年級 下冊 物理 8.1 教案 吉林 省級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