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級上冊音樂6演唱《叮鈴鈴》教案(浙江省級優課).docx
叮鈴鈴一、 教學內容分析叮鈴鈴是一首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歌曲,曲調采用了湖南民歌的素材作為本歌的主導動機,旋律流暢,情緒愉快活潑,它描繪了在綠草茵茵的山坡上,牧童們趕著羊群發自內心的歌唱,抒發自己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這首歌在力度和速度的變化以及演唱技巧方面要求較高,特別是前倚音和下滑音的使用增加了歌曲的鄉土氣息,這是一首一段體的歌曲。二、 學生情況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在音樂知識學習和演唱技巧上有了一定的基礎,對于二聲部的合唱曲學生也有一定的積累,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初步養成良好的歌唱發聲習慣。授課教師在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入歌曲意境學唱二聲部歌曲,喚起學生的審美情趣,加深對音樂理解的同時獲得美的享受。三、 教學目標:1、 感受歌曲叮鈴鈴中牧童趕羊群時的歡樂情緒,并能通過演唱、表演歌曲抒發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2、能夠用活潑歡快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恰當表現歌曲中的力度記號、速度記號。3、正確演唱歌曲中的裝飾音、變化音,通過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特征。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能夠用活潑歡快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教學難點:1、正確演唱歌曲中的裝飾音、變化音,通過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風格。2、能夠用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恰當表現歌曲中的力度記號、速度記號。五、教學準備(一)教學環境多媒體網絡教室(二)資源準備課件制作六、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1、問好回聲“喂你好啊!”1)教師引導師生呼應問好2)教師引導音量與聲音的位置2、歌聲回聲1)教師引導學生作歌聲回聲【設計意圖】:由呼應形式,引導聲音的傳高傳遠,通過歌聲的互動初步感受歌曲的齊唱的三個樂句,創設歌曲演唱的情境。(二)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內容與情緒。師:我們的聲音把我們帶去哪了呢?在這兒又有什么樣的風景和心情等著我們呢?一起來聽一聽。 師:歌曲給你們帶來了怎樣的情緒?生:很歡快的情緒師:你感受到了哪些風景?生:白云,山坡師:你都聽到了那些聲音?生:牧童的吆喝聲,叮鈴鈴的聲音師:這是小羊奔跑時脖子里掛的什么發出聲音?生:鈴鐺 【設計意圖】:初步歌曲,感受歌曲的內容與情緒,并為發聲練習創設演唱環境。(三)情境發聲練習1、單音練習師:綠綠的山坡上有羊群和牧童,這么美的大自然,連天空中飄的朵朵白云里都藏著那動人的音符,各唱四拍。師指導:教師柯爾文手勢輔助音準引導用輕柔的聲音傳達云的溫柔。云層很高也很厚需要我們的氣息去支持,讓你們的小肚子使點勁去幫忙2、音程練習指導:柯爾文手勢輔助音準,和諧演唱指導:柯爾文手勢輔助音準聲音像天空中的云朵飄的高高的,和諧演唱。3、二聲部基礎練習指導:柯爾文手勢輔助音準和諧演唱【設計意圖】在情境下引導歌曲中的骨干音的練習,更有利于演唱的興趣,從而通過柯爾文手勢、歌唱聲音的比喻引導學生聲音的和諧演唱。(四)二聲部的學習1、全體學習低聲部:師:白云下面,綠草茵茵的山坡上,紅牧童和藍牧童在一起快樂的歌唱!請你們聽一聽我彈的是誰的旋律?師:是哪一隊的旋律?1)畫圖譜(板書)跟師一起畫藍牧童的旋律足跡,并輕聲唱一唱生跟琴邊唱邊畫2)鈴鐺聲引導a、動作輔助引導演唱方法b、頓音記號引導表現師:這里用了音樂記號?它提示我們這里要怎樣唱得更好?師生交流 學生演唱表現c、引導力度記號的表現師:羊兒由遠到近,又由近到遠你們覺得可以用什么音樂記號來表現這樣的場景?生回答出示音樂記號,教師引導學生表現強弱3)引導最后一句學唱(那是我們在趕羊群)a、對比聆聽升記號的引導b、引導揮鞭動作輔助演唱4)完整演唱低聲部并表演2、全體學習高聲部:1)師生合作師:我也忍不住要加入了,我們合作下,注意你們的音準,聽一聽我唱的誰的歌聲?師生合作我唱的是誰的歌聲?2)畫圖譜(板書)跟師一起畫紅牧童的旋律足跡,并輕聲唱一唱生跟琴加上歌詞唱3)襯詞演唱引導a、教師引導學生站起來感受牧童的快樂并啟發用動作來輔助表現情境。b、引導力度記號的表現4)引導最后一句學唱生邊唱邊揮鞭動作輔助演唱5)完整演唱高聲部3、分組并合作演唱:下面我邀請你們兩組來幫藍牧童,這兩組來幫紅牧童唱一唱,你們來合作來唱一唱。你們看藍牧童和紅牧童的歌聲,有時候是重疊在一起的。(板書)1)生分組表演唱2)生合作演唱4、揭示課題,復聽歌曲師:牧童們我們在山坡上休息一會,來聽聽歌曲叮鈴鈴,看能不能找到我們合作的地方,聽聽歌曲唱了幾段?師生交流 5、演唱第二段合唱的歌詞1)藍牧童演唱教師啟發動作輔助表現下滑音手勢輔助尾聲音準2)紅牧童演唱3)生合作演唱【設計意圖】:二聲部的學習,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形式,結合圖譜、動作輔助演唱等方法引導,讓學生在情境中和諧準確快樂地歌唱。(五)齊唱樂句演唱1、聆聽歌曲(三聽),尋找齊唱的樂句師:山坡上縈繞著我們的歌聲,如果加上鈴鐺的聲音會更有意思,你們覺得用什么課堂小樂器可以表現鈴鐺聲?學生交流,自選樂器個別演奏師:紅藍兩隊牧童,我們默唱歌曲并可以用你喜歡的動作表現歌曲,在我們合作演唱的地方盡可能的找到自己的聲部來用動作表現出來。生聆聽并自由表演,個別學生聆聽演奏樂器聆聽后師生交流還有什么演唱形式?2、學生演唱(齊唱的三個樂句)1)“深處”教師示范引導2)鈴聲更更輕巧些3、教師指導感受第一樂句1)聽辨感受升記號,并演唱歌譜2)圖譜與手勢引導 一字多音 “白、魚”字4、完整演唱齊唱的樂句(第一段)(第二段)5、學生推薦,個別生唱師:你們能不能推薦一位牧童來唱一唱?(六)表現全曲1)學生合作表演唱教師獎勵牧童小馬甲和鞭子給個別學生單獨學生演唱齊唱的樂句,紅藍兩隊對坐合作演唱合唱的樂句并加上動作快樂的唱一唱!2)全體學生起立演唱全曲并表演唱3)你們覺得還可以有什么表演形式?生交流并表演(個別學生到前面表演,其他牧童站著表演,演奏樂器的牧童為歌曲伴奏。)【設計意圖】:歌曲情境表演能讓孩子們更加熱愛演唱,表演的形式層層遞進把課堂孩子的熱情推向高潮!(七)總結課堂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了這首具有濃郁的湖南地方風格的歌曲,詞曲緊密結合,讓叮鈴鈴的聲音充滿了朝氣與活力,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有那么一點點的叮鈴鈴,去尋找你們的叮鈴鈴吧!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