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1章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教案.doc
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教學目標:(略)教學重點:1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定義、方向、周期和地理意義。2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情況的差異。3五帶的劃分及特征。教學難點:1由于地球的自轉所產生的地方時差。2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情況的差異。3四季的形成。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媒體演示法、啟發式教學法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地球儀若干、手電筒若干課時安排:2課時。建議第一課時講地球的自轉及地理意義、公轉的方向和周期;第二課時講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教學過程:導入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自然現象。那么大家知道這些現象的形成原因嗎?學習本節內容后,同學們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一、地球的自轉展示課件:地球的自轉教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并思考:地球是繞什么在不停地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怎樣?(地軸。自西向東)(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加以歸納,并講述自轉的周期)教師這有一個地球儀,哪位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轉?(請2-3名學生上講臺演示)提問日出日落現象是怎樣產生的?日月星辰為什么不西升東落?(由于地轉的自轉;因為自轉是自西向東)演示教師用手電筒照射地球儀,演示晝夜的產生,并講解產生的原因;然后再轉動地球儀,演示晝夜更替,并講解產生的原因。提問地球自轉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個晝夜交替,其經歷的時間是多少?(大約是24小時)活動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6人,每組一個地球儀,一個手電筒,完成:正確演示地球的自轉,注意晝夜是怎樣交替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在圖上找到中國北京、美國紐約、日本東京,并在地球儀上作好記號。討論當北京是白天時,紐約、東京哪個是黑夜,哪個是白天?(紐約是黑夜,東京是白天)北京和東京哪個地方先見到太陽?這說明哪個地方時間早?(東京。東京時間早)東邊的地方和西邊的地方哪個時間早?(東邊)教材圖1.17:在同一時刻,姨媽和暢暢互致問候時,為什么會有時間上的差異?如果暢暢中午12點打電話給姨媽是否合適?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轉導致東邊比西邊的時間早。不合適,因為這時紐約正是半夜)(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略作講解)教師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不停地公轉。二、地球的公轉展示課件:地球的公轉教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并思考:地球繞什么在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是什么?(太陽。自西向東)(學生回答,教師略作歸納,并講述公轉的周期)教師請同學們再觀察思考:地球在公轉的過程中地軸是傾斜的還是豎直的?地軸指向是否發生了變化?(傾斜的。沒有)展示課件:地球的公轉(教師用鼠標控制,當地球公轉到二分二至日點時,單擊鼠標,使地球“?!毕聛?,再單擊使該區域放大,指導學生觀察太陽直射的緯線,然后完成下表。)節氣日期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及緯度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教師地球繞太陽不停地公轉,太陽的直射點就在地球表面不斷地移動,這對地球表面的冷熱狀況產生了什么影響呢?提問(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常識入手,激發學生的欲望)一天當中,早晨、中午、晚上我們感覺什么時候最熱?這與太陽光的照射有什么關系?(中午。陽光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得到的熱量就越多。)一年當中,我們這里最熱是什么時候?最冷是什么時候?這與陽光的照射又有什么關系?(7月,因為此時陽光照射地面角度大。1月,因為此時陽光照射地面角度小。)(學生回答后,教師加以歸納,然后指導學生讀教材圖1.19,“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表)北半球的季節月份北半球得到光熱的多少春夏秋冬提問南半球的季節與北半球有何不同?(相反)討論(分小組)(是生活中的地理,是拓展知識)我們這里一年當中白晝時間一樣長嗎?什么時候長,什么時候短?為什么?(不一樣。夏季較長,冬季較短。由于地球的公轉)如果地球不是傾斜而是豎直的,地球表面有無四季變化?(沒有)教師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在同一時間,緯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陽光照射的情況也不同,冷熱就有差別。人們根據太陽熱量在地表的分布狀況,把地球表面分成了五個帶。(讀教材圖1.19“地球上的五帶”,請各小組完成)在圖上找出地球上的五帶,并找出它們之間的分界線。中國主要屬于什么帶?還有小部分屬于什么帶?湖南屬于什么帶?(北溫帶。熱帶。北溫帶)完成下表:五帶范圍有無陽光直射得到的太陽光熱多少四季變化情況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 關 鍵 詞: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1章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教案 人教版七 年級 上冊 地理 第二 地球 運動 教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