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人口與人種》說課稿.doc
人口與人種說課稿一、教材分析:一堂好地理課,應該正確把握地理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特點,充分發揮和挖掘新教材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的重、難點。1、課標要求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舉例說明人口問題對社會、經濟、環境產生的影響。2、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節教材是七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居民與聚落中的第一節內容。主要包括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問題、不同的人種四個方面。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地球與地圖、陸地與海洋、天氣與氣候等基礎知識后,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世界人口的增長特點、不同的人口問題及其對策。與學生前面學過的大洲與大洋、天氣與氣候等知識聯系緊密,與我國的國情國策也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現實教育意義。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使學生受到良好的國情、國策教育,又可以為后面進一步學習世界的語言、宗教、聚落、國家等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3、學生情況分析受年齡、心理及生理特點影響,七年級學生普遍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些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多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世界人口的增長特點,學生有一定的認識,但許多學生只是在電視、廣播和報紙等媒體,聽到或看到有關人口方面的知識,了解很膚淺,不夠全面。在本節課中,要引導他們通過與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通過對地圖、資料的分析與歸納等學習方式,循序漸進地學習。學生對人口問題的具體表現比較感興趣,老師應抓住這些有利因素,通過閱讀課文、圖片、聯系生活舉例,引導學生認識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帶來的問題。但通過人口問題的具體表現來分析其社會影響、解決問題的措施,對于七年級學生困難較大,需要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和點撥。使學生認識到學好地理不僅能正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還能培養學生科學的人口觀。4、教學目標知道目前世界上的人口總數,認識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舉例說明人口問題對社會、經濟、環境產生的影響。學會運用“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圖”及相關資料分析說明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學會根據有關人口數據,繪制某地人口增長柱狀折線圖。理解世界各國不同的人口政策,樹立正確的人口觀。(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對課堂的一切教學活動起到宏觀的調控作用,是對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本節課確定的上述教學目標,涵蓋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維目標,既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又切合學生實際,而且目標具體、明確,操作性強,能直接用來指導、評價和檢查本節課的教學。)5、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難點是一節好地理課的關鍵所在。教學重難點的設計,要符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體現教學目標要求,更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在課堂教學中,重、難點突出、策略得當實施到位,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運用“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圖”及相關資料分析,引導學生認識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人口問題的突出表現及其社會影響。確定依據:世界人口的增長是本節教材的基本內容,又是目前人類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而且人口增長過快是人口問題的突出表現,對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等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學難點:運用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相互關系,分析說明某地區或國家的人口增長情況。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人口問題,樹立正確的人口觀。確定依據: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本身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不同國家或地區人口增長情況錯綜復雜,學生同時接受消化這么多知識信息的能力有限。正確人口觀的形成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難度最大,要在日常教學中一點一滴的滲透,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而不是靠教師簡單的說教。二、教學策略教學策略是指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法、手段、媒體等。一節課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策略。如教學內容的組織、教法設計與學法指導、學習情境的創設、問題的提出,活動的組織,練習的設計等,是否能有效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是否對學生的發展有價值、有作用,是否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只有課堂教學重點突出、策略得當實施到位,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1.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依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目標、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對本節課教學內容做了一些調整,主要解決兩方面問題:一是世界人口的增長,二是人口問題。世界人口的增長是本節教材的基本內容,又是目前人類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而且人口增長過快是人口問題的突出表現。這兩部分內容前后聯系非常緊密,過渡自然,易于組織,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2.教法設計與學法指導:新課程強調,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年齡特征和學校條件,選擇地理教學方式方法。要做到教法得當,學法合理。本節課我以“聯系生活學案導學合作探究歸納總結應用實踐”的方法進行。教法:以“學案導學法”為主,輔以“讀圖分析法”、“交流討論法”、“歸納總結法”等。在學案的輔助下,引導學生通過讀圖分析、討論交流等活動,獲得知識,訓練能力、培養方法。學法:學案導學、合作探究、討論交流、練習鞏固。以學生的生活為出發點,從學生的身邊悉的地理事物入手,從提出問題導入,引導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身邊的地理,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與現有知識水平,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關注學生的發展為了很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落實教學目標,我認為在教學中要把握以下幾點: 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形成。“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地理教學中,要使學生獲得基本的地理知識,培養基本的地理學習技能和能力, 樹立正確的地理觀。學生不僅有知識上的收獲,同時能夠獲得技能的提升,情感的升華。地理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例如,讀圖4.1“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長特點時,不僅引導學生讀圖觀察,還指導學生通過計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億所用時間的變化、影響決定人口增長快慢的因素、比較一些國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方法,幫助學生認識世界人口的增長特點。 注重學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展開地理探究。在得出“世界人口增長越來越快”這一結論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探究人口增長過快產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并聯系我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實際人口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在這樣的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使學生受到良好的國情、國策教育。注重動態與生成。教材的編排給教師留下了較多機動的空間和時間,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對教材做一定的拓展和延伸。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時間。在教學中,對“人類應該如何解決人口問題”這一問題,教師不能局限于教材上提供的方法,而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鼓勵學生嘗試從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信息,運用已有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使學生的思維、個性得到發展和張揚。試想,如果我們只強調教科書上的一種方法,這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大大束縛了學生的發展。三、主要教學環節(一)“世界人口的增長”: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利用投影展示圖片“擁擠的地球”,引導學生觀察。提出問題:人們常說人類進入了“人口爆炸”的時代,同學們怎么看待這個問題?鼓勵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積極參與討論。教師適時揭示課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在情境創設環節,利用當今社會的熱點人口問題來舉例,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學習中來。七年級學生的表達欲望很強,要鼓勵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動口表達。2.學案導航,合作交流:提出學習要求,組織學生分小組活動,結合學案自主學習,并與同伴交流。教師深入學生學習小組,給予必要的指導。組織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熟悉學習內容。按要求完成教材P71活動1。引導學生讀出表格中所填數據,觀察數據的變化規律。說一說世界人口的增長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歸納。讀圖分析:讀圖4.1“世界人口增長曲線”,結合圖中的數據、曲線的變化分析世界人口的數量變化和增長趨勢。教師及時歸納。讀圖4.2,討論人口增長的快慢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之間的關系。指導活動:組織學生按要求完成教材P73活動2。引導學生結合表格中的數據認識世界不同國家人口增長的情況。師生交流,鼓勵學生匯報學習成果,教師及時點撥、整理板書。進一步運用投影展示我國、世界各大洲自然增長率的相關資料,引導學生認識到世界各地人口的增長速度是不同的。本環節中,學生主通過自主學習、同伴交流、小組討論等方式展開學習,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但部分學生學習能力較弱,教師要深入各個學習小組,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3.動手實踐:如果課堂進度較快,指導學生完成活動3,依據非洲的人口統計數據,繪制非洲人口增長柱狀折線圖,討論非洲的人口增長情況,加深印象。學生在此之前已學習了“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的繪制方法,人口增長圖的繪制,既鞏固了繪圖技巧,又強化了人口增長的知識,一舉雙得。(二)“人口問題”:1.聯系生活,動手計算:運用投影展示教材P71活動1,引導學生觀察。教師介紹:目前,世界上每年增長近8000萬人,有人稱人類進入了“人口爆炸”的時代。組織學生計算出我們上一節課的時間,全世界大約增長多少人,感悟世界人口增長速度之快。通過計算,使學生通過具體的數據認識到人口增長速度之快,并且認識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蘊藏著許多地理知識,明白“留心生活皆學問”的道理。2.學案導航、合作交流。教師介紹學習內容,明確學習要求。提出問題,指導學生結合學案自學“人口問題”。整體感知:組織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熟悉學習內容,完成學案中的習題。讀圖分析:組織學生讀圖4.7,結合生活實際討論交流,舉例說明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教師及時點撥,引導學生認識人口增長過快對社會、環境、資源的影響。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我國的人口國情和國策。進一步聯系“不同的人口政策”中的資料說說其他國家的作法,教師及時點明主題。(三)課堂小結,鞏固練習:1.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的收獲或困惑,教師及時整理板書內容。2.課堂練習:運用投影展示練習內容,組織學生思考、交流。3.布置作業:完成填充圖冊習題。聯系生活實際和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寫一篇學習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