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1《壓強》教案(廣西省級優課).docx
第九章第1節壓強 教學目標1.知道壓力及其三要素。2.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3.會用公式p=進行相關計算。4.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并能解釋與壓強有關的物理現象。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理解壓強概念。教學難點:壓強應用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法、列舉實例法、多媒體課件演示法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一頭削尖的鉛筆、四角小桌、沙子,鉤碼,氣球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課題視頻:睡釘床觀看視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出課題。新課教學一壓力一: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請畫出茶杯對桌面,圖釘對墻面,木塊對斜面的壓力示意圖和茶杯,木塊,圖釘所受重力的示意圖。教師活動學生作圖學生活動檢查學生對了示意圖的掌握情況設計意圖新課教學二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一.實驗1.1.用手掌和一手指一起擠壓氣球,保持氣球靜止。(1)氣球左右兩邊受力相同嗎?氣球左右兩邊形變相同嗎?(2)再用力大點又有什么發現?教師實驗2:提出問題1.兩個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 2.兩個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觀察兩個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 二.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提供的器材有:小桌、海綿、鉤碼。 方案設計:1.采用什么方法?2.如何改變壓力和受力面積的大小?3.如何體現壓力的作用效果?教師活動思考回答根據力的平衡,兩個壓力相同。手指壓氣球,氣球形變大,加大力度壓氣球,氣球形變更大思考回答1.根據力的平衡,兩個手指受力相同。2.尖的一端手指覺得更疼。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多。學生思考,并猜想:壓力的作用效果影響因素:1.壓力的大小;2.壓力作用面積大小。1.控制變量法。2.在桌子上加鉤碼,桌子正放和反放。3.桌子陷入沙子的深度。學生活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鍛煉觀察能力和總結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的能力設計意圖新課教學二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指導學生實驗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實驗結論學生分組實驗,完成表格記錄歸納實驗結論:1.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2.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不相同。培養實驗操作能力和歸納總結和語言表述的能力以及團結合作的精神.新課教學三壓強引入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二、壓強 1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 用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 提出問題根據壓強的公式,壓強的單位應該是什么?為了紀念科學家帕斯卡在物理學,特別是壓強知識上的貢獻,我們把N/m2用一個專用名稱代替:帕斯卡。2壓強的單位: 帕斯卡,簡稱:帕 符號:Pa。 1 Pa表示物體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教師活動聆聽做筆記思考回答壓力的單位是N。面積的單位是m2。所以壓強的單位應該是N/m2。學生活動掌握科學的定義物理量的方法完整學習有關壓強的知識。使學生對物理單位大小有基本的認識。設計意圖新課教學三壓強引導學生完成計算,糾正計算過程中錯誤(過程略)小試牛刀:(1)已知坦克的質量G=6.0105N,每條履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1.5m2求坦克對地面的壓強(2)圖釘所受的壓力2,圖釘尖的面積2510-8 m2求圖釘尖對墻面的壓強。計算壓強檢查學生對壓強的公式的理解與應用糾正計算過程中錯誤新課教學四增大減小壓強方法小游戲:如何增大與減小你對地面的壓強?歸納總結增大減小壓強方法.想想議議:下列四幅圖中,哪些地方要增大壓強?哪些地方要減小壓強?它們是通過什么方法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教師活動按老師要求做出相應的動作以增大和減小你對地面的壓強.拖拉機鏟韌,篆刻刀做得鋒利,破窗錘錘頭做的尖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拖拉機用履帶承接,鐵軌鋪在枕木上增大受理面積,減小壓強.學生活動考察學生對壓強知識的實際應用,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學以致用.拓展學生的認識視野,培養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拉近知識與生活的關系。設計意圖新課教學四增大減小壓強方法回答為何垂落石碎,人卻安然無恙?錘尖突起,減小受力面積,壓強增大,石頭被敲碎.釘床上密密麻麻的釘子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人安然無恙.前呼后應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通過實驗探究了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進而形成壓強的概念,并討論了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和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事例。使學生對整節課內容有一個整體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