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2地球的結構 課件(20張PPT).pptx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第2課時 地球的結構,火山口,我們現在看到的地球表面和地球的構造有關。地球的內部結構是什么樣的呢?,視頻:“地球內部結構”,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殼,是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由巖石組成。厚度各處不一樣,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為35千米,大洋地殼平均厚度為7千米。,地幔,位于地殼以下地核之上,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頂部和地殼一起合稱為巖石圈。巖石圈以下是軟流層,被認為是巖漿發源地,熱對流活躍,推動了巖石圈板塊的運動。巖石圈和軟流圈是地質構造發生、發展的區域。,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核,是地球內部構造的中心圈層,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地球的內部結構,閱讀資料,思考以下問題并完成表格: 組成地殼的巖石分為哪幾類? 我們研究過的花崗巖、砂巖、大理巖分別屬于哪一類巖石?,組成地殼的巖石按照其成因分為三大類: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 地球內部的巖漿在一定地質條件下會噴出地表或侵入巖石中,冷卻凝固后形成巖漿巖。 由水、空氣或冰的搬運,沉積在河、海、湖水、盆地中或陸地上的沉積物質經固結形成沉積巖。 在地殼發展過程中,原來已存在的巖石因變質作用,在基本保持固態的情況下發生結構、構造和礦物組成的改變而形成的一類新的巖石就是變質巖。,地殼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是什么力量使地殼運動? 地殼的運動又會產生哪些自然現象呢?,巖層為什么會發生彎曲變形?,做一個地球結構的模型,材料: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橡皮泥 工具:卡尺,是按照實際數據去制作地球結構模型嗎?,平均厚度約為17公里,平均厚度約為2865公里,平均厚度約為3400公里,地殼:藍色,薄薄一層 地幔:黃球厚度6.3cm 地核:紅球直徑3.4cm,根據地殼、地幔、地核的厚度,將數據進行等比例縮小。因此,地球結構模型的三個圈層的大小分別為:,根據三個圈層比例,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橡皮泥分別代表地核、地幔、地殼三個圈層結構,從里到外逐層制作地球結構模型。,2.根據三個圈層的厚度比,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殼三個圈層結構,從里到外逐層制作地球結構模型。,3.切開模型,觀察它的剖面。,實 驗 步 驟:,1.根據地殼、地幔、地核的厚度,按照比例計算地球結構模型的三個圈層的大小。 紅球直徑(地核):3.4cm 黃球直徑(地核+地幔):6.3cm 藍色地殼:薄薄的一層,2.地球內部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你的理由是什么?,1.組成地殼的巖石大致分為幾個類型?它們分別是什么?,地球內部的不斷運動,會發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