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六年制)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6.回顧整理 第二課時 教案
6 回顧整理 第二課時n 教學內容教材102頁,回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獲取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n 教學提示本節(jié)課讓學生通過回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獲取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情況進行自我評價與反思。n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通過回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獲取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過程與方法能正確地計算靈活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公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n 重點、難點重點 能正確地計算靈活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公式。難點獲取解決問題的策略。n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n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串聯(lián)情境,喚醒舊知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回顧整理了本單元的所有知識,提出并解決了許多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做一些練習。(出示多媒體)1.填一填3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7606毫升( )升( )立方分米8.78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2.用心判一判(1)一臺冰箱的容積大約是320毫升。( )(2)一個棱長6厘米的正方體,它的表面積與體積相等。( )(3)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30立方厘米,它的長是6厘米,寬是5厘米,高是1厘米。( )設計意圖:串聯(lián)情境,通過基礎練習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為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奠定基礎。(二)自主練習:1.出示綜合練習第6題先觀察圖示或聯(lián)系家中抽屜的形狀,思考抽屜有哪幾個面?再解答以此鞏固表面積知識,提高學生解決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2.出示綜合練習第7題想一想這到題求得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引導學生理解用“240厘米長的鐵絲做成一個最大的正方體框架,棱長是多少”這一關鍵問題。這個問題弄明白后,再求體積和表面積,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解決問題的能力。3.出示綜合練習第8題學生根據獨立填表,教師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每個空格的數(shù)是怎樣算出來的,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設計意圖: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索解題思路,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獨立解決的過程中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他們把握知識的關鍵部分,做到重點突出,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三)聯(lián)系生活,解決問題: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有關長方體正方體的問題,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以下問題,要仔細讀題,動腦思考呀。1.出示綜合練習第9題一個集裝箱長是9米,寬是3.2米,高是2.5米。(1)制作這樣一個集裝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鋼板?(2)這個集裝箱的容積大約是多少立方米?(厚度忽略不計)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容積的?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計算集裝箱的容積時,因為厚度忽略不計,所以從里面量的長寬高和題目給出的長寬高的數(shù)據是一樣的。通過解決這一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對比中進一步體會物體表面積和體積之間的區(qū)別。2.出示綜合練習第10題一個長方體,如果高增加3厘米,就變成棱長為8厘米的正方體。原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操作學具觀察體會,再思考中明確長方體變成正方體后長和寬都沒有發(fā)生變化,變化的只有高,所以長方體的長和寬都是8厘米,高是(83)厘米。然后再計算長方體的體積。教師還可以借助此題,溝通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聯(lián)系: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考空間。3.出示聰明小屋。這是一道發(fā)展空間觀念的益智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解決。教師通過讓學生動手搭出實物模型,幫助思考。學生通過觀察計算得到體積是35立方厘米,表面積是15690平方厘米。提醒學生在數(shù)的時候要想辦法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特別要留心被遮住的小正方體。設計意圖:練習題的設計是有層次和針對性的。從填空判斷到實際問題的應用,都滲透了本單元的知識點,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獲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這樣學生即有效的鞏固了學習成果,又真切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