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8《魚兒游游》教案(池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魚兒游游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的內容,通過以學生熟知的動物題材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欣賞、探索、創作、評價等教學活動,從而認識美麗的魚與人類、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教材旨在以豐富生動、色彩鮮艷、具示范性的圖片、簡明的文字,引導學生參與美術學習交流活動,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合作能力并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個性發展。學生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獨立觀察的能力,他們接受信息的途徑很廣,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好奇心重,但動手能力較弱,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并且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會見到各種各樣的魚,所以對魚兒特別熟悉,也特別喜愛。教學理念: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性是新課標的基本特征。在美術學習中對表現方式的選擇,必然受到學生個性的影響,美術課在引導學生形成社會共同價值觀的同時要努力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個性。本課教學在欣賞自然界中各種形狀的魚的同時,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并能運用學過的點、線等不同的手法對小魚進行裝飾,使之能創作出有獨特個性的作品。在情感領域上,通過欣賞、模仿自然界中的魚,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表現欲,并使學生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的關系。從而使學生創作的作品富于情感和思想。教學目標:1、能用繪畫、撕紙或剪紙的形式表現水中游動的魚及周圍的環境。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裝飾魚。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魚的動態美,并能突出魚特點。教學難點:對魚兒形象進行大膽夸張、提煉、概括,并對魚進行創造性的裝飾。教具:大屏幕、課件(有關魚類的卡通片剪輯、各種各樣形狀的魚)、范作等。 學具:水彩筆、彩紙等繪畫工具。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1、交流海洋生物,同學們知道大海里都有什么嗎?學生交流,教師將一些生物圖片適時的貼到黑板上,營造海底的環境的氣氛。大海因為有了魚兒歡快的游動才顯得生氣勃勃,今天我們就和小魚做朋友,一起來學習魚兒游游。板書課題。2、誰能說說你見過的最漂亮的魚是什么樣的?能不能模仿魚的動作?(引導學生從形狀、顏色、花紋發面來交流)。學生模仿表演。(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交流海底的生物,教師出示圖片,喚起學生對魚兒生活環境的想象,為接下來的繪畫打好基礎。并且通過交流模仿表演,使學生能回想起魚的基本特征,游戲拉近了學生與教師的課堂距離。)二、觀察、感知階段1、欣賞交流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條漂亮的魚,我們一起來欣賞,邊看邊思考,這些魚都有什么形狀組成的?有什么顏色?魚有哪幾部分組成?魚身(魚嘴、魚眼、魚鱗)、魚鰭、魚尾出示各種形狀魚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魚的外形特征,感受魚的美。(設計意圖:通過觀察不同形狀的魚,能概括出魚的基本外形特征,給學生直觀的印象,并鍛煉了學生用概括的眼光去看事物的能力。)2、學生創作說說你想表現什么形狀的魚?學生交流。學生作業。(設計意圖:欣賞后讓學生在進行交流創作,使學生能馬上進行實踐。)3、引導學生對魚進行裝飾讓你的小手來休息,眼睛看老師,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將你的小魚打扮的更漂亮?看老師怎么做。師演示用點、線來裝飾。你知道老師用的什么把小魚變漂亮了嗎?(設計意圖:教師通過示范,對學生從形、色、花紋、動態方面引導。)4、學生繼續創作看看誰畫的小魚能最先游到黑板上來。(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以兒童的眼光欣賞同齡人的作業,教師的范作,體驗不同媒材的美術作品的美,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使他們的個性得到了自由地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創作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三、評價階段1、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引導學生說哪里美?形狀?色彩?花紋?2、教師小評,評價特別突出的。3、教師小結: 多么美麗的魚兒,多么美麗的海洋啊!我們要做他們的朋友;愛護海洋,不破壞生態平衡。讓我們的海洋更加美麗。(設計意圖:讓學生互評作業,并說出原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們通過發表感想,體驗做魚兒的感覺,情感得到了深化和升華,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和人與自然,小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感。)四、拓展階段除了用繪畫的方法,還能用什么方法來表現小魚?(設計意圖: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去探索更多精彩的世界。)教學反思: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安排:在本課中,安排了多樣的學生活動,有教師指導性的,也有需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的。活動均有明確的目標與要求,并安排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突出了培養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用課件、范作、掛圖等,給學生創設了表現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條件。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討論且活動量大,并有自由發揮的空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注意了自己角色的轉換與控制,在啟發與示范后,能夠把足夠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努力實踐與展示自己,在畫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藝術之美,提高審美能力和協作精神同時也注意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教學原則。個性化的作業極大的啟發了學生的創造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卻鮮有佳作“面世”,如何解決學生上課積極性高但是在動手時卻覺得無法著手的問題,在這節課我作了一些探索。首先,要使學生創作出優秀作品,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尤為重要。教學中我竭力創設一個民主的、愉快的氛圍,充分利用游戲、范畫等方式增強學生的感受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并鼓勵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大膽地用美術形式表達魚的形象。對學生獨特、有個性的回答及時地、不遺余力地給與表揚。其次,教學設計充分體現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在本課設計之初,我收集了大量圖片,考慮到學生的多方面因素和要求,我確定了現在的教學方案:以情感游戲引入到魚兒的關注、觀察,再到欣賞魚類,最后用兒童的眼光欣賞同齡人的作業,教師的范作。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思維方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得到健康的發展
- 關 鍵 詞:
- 魚兒游游 人教版 一年級 上冊 美術 魚兒 游游 教案 師公 開課 作品

關于本文